第75章 朱元璋:咱问你为什么二十年不上朝?

作品:《讲各朝历史,开国皇帝们破防

    秦朝。


    始皇嬴政皱起了眉头,喃喃道“寡人算是明白了。”


    “后世人陈斌先前提到丹药之术。”


    “为什么,特别提了一下嘉靖帝。”


    “真是荒唐无比。”


    “不过十几名宫女想要在宫中杀皇帝,要是没有内应,寡人是一点都不信!”


    扶苏郑重颔首道“这么看来,嘉靖帝是命不该绝。”


    “君王前期仁政,后期昏庸不理朝政。”


    “当真不应该。”


    西汉。


    刘邦连连摇头,感叹道“世上人都知当皇帝好。”


    “而皇帝掌控天下,却还无法知足。”


    “非要去寻什么长生不老。”


    “这世间又怎么可能有长生不老药。”


    吕雉认同点头道“后世人陈斌说的很清楚了,这世界上没有长生一说。”


    东汉末年。


    洛阳。


    曹操讥笑一声道“这嘉靖帝果然不出我所料。”


    “沉迷丹药的皇帝。”


    “必备其害。”


    “始皇是,这个嘉靖帝也是。”


    唐朝。


    “真是愚蠢。”


    唐太宗李世民怒不可遏道“后世人还说嘉靖聪明?”


    “朕,是一点都看不出来。”


    “好在朕不喜欢丹药之术,要不然岂不是在历朝历代面前丢人显眼。”


    言辞凿凿的李世民,要是看到晚年的自己沉迷丹药。


    不知该作何感想。


    明朝。


    朱标摇头叹息,他不想看到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


    本以为炼丹不是什么大事情。


    没想到,竟然还弄出了个壬寅之变。


    嘉靖帝差点没有被十几名宫女杀了,简直是贻笑大方。


    帝王空间。


    朱元璋重重呼出一口气,说道“这个不孝子孙嘉靖。”


    “前期做的这么好。”


    “就为了炼丹,把朝政都荒废了!”


    “还聪明?哪里聪慧了!”


    “咱气啊!气他有天赋,却用错了地方。”


    朱棣也是脸色阴沉,先前看到前面的时候,他还笑的很开心,觉得嘉靖帝朱厚熜总算给大明长脸了。


    哪知后面渐渐不对了!


    沉迷炼丹,荒唐行事。


    要是嘉靖帝把心放在朝政上,他不敢想会是怎么样的盛世。


    啪!


    朱瞻基用力抽打着朱祁镇,怒气冲冲。


    “都是你这个不肖子孙,败坏了大明的国运。”


    “我恨不得抽死你!”


    “还有嘉靖帝朱厚熜,真是荒唐!”


    嘉靖年间。


    在看到前面的内容,嘉靖帝朱厚熜嘴都笑的耳朵根了。


    心情大好的他,都快飘起来了。


    哪知峰回路转!


    壬寅之变,他堂堂一国之君,竟然被十几个宫女差点没有勒死?


    护卫、侍卫何在?


    这些宫女为何知道帝王的行踪?这不是摆明了,有人内外勾结!


    在看到后世人,认为他是昏君。


    嘉靖帝更是怒不可遏,梗着脖子咆哮道“朕怎么可能是昏君!朕乃中兴之主!”


    【壬寅之变,嘉靖帝朱厚熜虽然没被勒断气。】


    【但由于惊吓过度,一直昏迷,许久不醒。】


    【宫变之后,嘉靖帝将自己转危为安归功于事玄之效。】


    【更加不理朝政。】


    【独居西苑潜心修道,长达二十年不上朝。】


    后世实时弹幕——


    “嘉靖帝自私自利,但是绝顶聪明,二十年不上朝,把一流水平政客玩弄于鼓掌。


    武将也是能人善用。


    但是百姓活得猪狗不如,他聪明但是混账只为自己。”


    “回复楼上不以百姓为天下,只以自己独天下。”


    “因为他是藩王,从小没有家国天下的教育。”


    “嘉靖帝不上朝是生活习惯问题,朝政还是管理的。


    他孙子万历才是真的抽象。


    二十年不上朝,缺官不补,不理朝政。”


    “嘉靖皇帝最聪明的一个,没毛病吧,所有权臣都是手中玩物。”


    “回复楼上是不是最聪明的一个不好说,但是最聪明且最阴损的就数他第一了……”


    “虽然不上朝,但是各方势力都怕他。”


    “道长(嘉靖帝)的智商在历代皇帝中都能排进前五。


    在位时候名臣武将都足。


    好好处理政务、治理国家,必然是中兴之主。


    可惜不走正道。”


    “(朱元璋瞪视图jpg)朱元璋咱问你,你为什么二十几年不上朝?看着咱的眼睛告诉咱


    !”


    “回复楼上估计能把嘉靖吓得当场位列仙班(狗头)。”


    【在用人上,嘉靖帝“忽智忽愚”,“忽功忽罪”。】


    【态度变化巨大,喜怒无常。】


    【对权力的把握有极强的占有欲,对文官集团强力控制,但同时误用首辅严嵩专国处事长达二十年。】


    【对明朝的政治,官吏系统造成极大的恶劣影响。】


    唐朝。


    李世民眨了眨眼,人都懵了,迟疑道“朕没听错吧?”


    “皇帝还可以不上朝,而且是二十多年。”


    “这也太夸张了!”


    魏征蹙眉道“二十多年不上朝也就罢了,还能掌控朝政。”


    “微臣算是明白了。”


    “为什么后世华夏人说嘉靖帝聪明。”


    “这要不是亲眼所见,是想都不敢想。”


    宋朝。


    赵构眼中一亮道“这嘉靖帝倒是个人物。”


    “当皇帝不用上朝。”


    “那是不是,朕也可以效仿一二。”


    秦桧笑道“陛下之明治,丝毫不下于嘉靖帝,甚至比其还要有天赋,不上朝自是无妨。”


    明朝。


    朱标脸色沉了下来,强忍破口大骂的冲动,手指越发频繁敲打着桌面。


    好一个嘉靖帝!


    沉迷丹道就罢了,还二十多年不上朝。


    哪个好皇帝,这么多年不上朝勤政的?


    嘉靖年间。


    严世蕃脸上的笑容凝固了。


    什么情况!


    后世华夏人不是透露,他严嵩父子是为了大明,苦了自己吗?


    为何后世人陈斌,突然说误用他的父亲严嵩二十年。


    对明朝的政治,造成了极大的恶劣影响。


    站在稍前的严嵩紧皱眉头,心中惊出一身的冷汗,瞥了一眼嘉靖帝朱厚熜正在怒发冲冠,反驳后世人弹幕。


    他大气都不敢出,生怕嘉靖帝追究他。


    万历年间。


    万历帝紧握双拳,那句【他孙子万历才是真的抽象。


    二十年不上朝,缺官不补,不理朝政。】


    让万历帝难受异常。


    好端端的,后世弹幕老是提起他作甚?


    而且每一次,都对他评价特别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