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搏杀

作品:《三国:从杀人亡命开始

    没有万一。


    李蒙暴喝道:“狗贼!你往哪里走?”向左右叫道:“射死他!”


    咄咄咄!


    数箭射来,被关羽用木桶挡住。


    关羽向右一扑,用道旁一块早就看好的石头挡住身形。


    但也只是这个角度挡得住,随着追骑走近,关羽高大的身形又会暴露出来。


    关羽弯弓搭箭,一箭射去。


    劲道极猛,箭矢嗡地一声锐啸,从李蒙身侧飞过。


    准头极差。


    李蒙吓了一跳,战马人立而起。


    其余骑士纷纷放箭,箭矢射在石头上叮叮作响。


    一边放箭,一边前进。


    关羽快速露出身形,又射出一箭。


    不出意外,这一箭再次射空。


    他闷哼一声,肩膀还中了一箭。


    幸亏那骑士为求角度,劲道不足,这箭入肉不深。


    关羽将箭拔出,迅速裹了伤口,绕着石头狼狈躲闪。


    李蒙等来到二十步外,一边放箭逼得关羽不敢露头,一边蓄足马力,准备冲刺。


    对箭术没有练好,关羽有些后悔。但这也怪不得他。他不过是个黔首黎民,家境普通,葬了父亲后,家里连马都卖了。刀法也是在官府农闲组织讲武中所学。


    一身勇武,皆由天授。


    憋屈在石头后面,只能坐以待毙。必须奋起一搏,才有生机。


    二十步,能不能冲过去?


    冲过去途中要挨几箭?


    如果甲胄在身,埋头猛冲即可,然而自己一身布衣,真能扛得住利箭么?


    关羽一咬牙就要闪身扑出,突然听得上方一阵毕剥哗啦之声,抬头一看,正对李蒙等人的山壁上,刘密、张洛等正滚落两块斗大的石头,轰隆隆向李蒙等砸落。


    李蒙等人吃了一惊,大骂着拨马躲闪。


    关羽已举着一个木桶猛冲过来。


    咄咄咄连声,木桶上中了两箭,关羽举桶的左臂也中一箭。


    这一箭极深,关羽几乎抓不住木桶。


    他凶性发作,怒吼一声,宛如晴天霹雳,忍痛顶着箭矢扑到李蒙马前。


    李蒙左臂摔断,还没痊愈,右手举刀向关羽砍下。


    关羽将木桶兜头砸了过去。


    李蒙视线被挡,刚挥刀把木桶砍成两半,就觉得腰腹剧痛,两腿夹不住战马,大叫一声摔落下马。


    肚破肠出,血流遍地,发出凄厉的惨叫声,一时不得便死。


    短兵相接,其余骑士都弃弓拔刀,向关羽猛劈。


    居高临下,腰背用力,凶恶异常。


    关羽面带轻蔑,没了弓箭威胁,还有什么能挡住自己?


    人如猛虎,刀如雷霆,脚步纵横,左劈右砍,眨眼间又斩杀三骑。


    来骑一共只有八人,一骑大叫道:“壮士饶命!我乃本县之兵,非董卓部曲,与公无仇!”拨马向后就逃。


    关羽飞身跨上李蒙战马,探手将马侧挂着的长槊握在手中,指着剩余三骑喝道:“尔等又是何人?欲为董卓报仇么?”


    一骑眼神闪烁,拨马就走。


    刚拨转马头,还没提起速来,就被关羽纵马赶上,手起一槊,刺于马下。


    关羽堵住最后两骑,喝道:“尔等又待如何?”


    两骑望着关羽手中滴血的槊尖,知道一個应对不当,就是命丧魂断的下场,忙翻身下马,跪倒在地,口称:“壮士饶命!小人乃是西州良善百姓,不得不委身董氏而已,岂敢提什么报仇?报仇也轮不到小人。”


    关羽问两人姓名。


    一名邓生,凉州武威人。


    一名陈津,凉州汉阳人。


    收缴了两人兵器,命其将李蒙等四人尸体草草埋了。当然,埋之前身上的值钱东西都是要搜索一空的。


    关羽换上李蒙的铁甲。


    该甲胄属于札甲。所谓札甲,即由甲片构成,因形似书札而得名。


    关羽斩杀李蒙那一刀乃是觑准破绽,从札甲对襟处竖直刺了进去。


    断了几根扎带,不影响使用。


    李蒙身材也算得上高大,关羽穿上札甲,感觉略有些紧,松一松扎带,适应一番,举手投足,无不如意。


    这副甲属于上身半袖甲,再戴上兜鍪,防护箭矢效果不错。算是补上了关羽的一个短板。


    李蒙此来八骑,逃脱一人,还有一匹马跑散,共收拢得六匹战马,收获颇丰。


    关羽命邓生和陈津各骑自己的战马,马上分别带着张洛和范季,行在前面。


    关羽骑一匹马,马上带了陈桃,跟随在邓、陈身后监视。


    刘密会骑马,自骑一匹跟在最后。


    剩下两匹马,牵了缰绳带着。


    关羽已从邓陈二人口中问知这次追兵近百骑,以樊稠为主。


    两天前,李傕等回到安邑向郡丞郭恂请令越郡追贼。


    郭恂听了董卓为贼所杀,大惊,立即派飞骑向朝廷报告,对李傕等人请求则大摇其头,认为朝廷有令,不得无故越郡,若是追贼,可移书冯翊,请求协助。


    磨蹭许久,李傕等送了重礼,郭恂才勉为其难地帮他们承担了这个责任,手书一封,让他们出示沿途各县,以行方便。郭恂本身名号没啥特殊,但他乃中常侍郭胜族弟,除了迂腐不懂事的县令,谁敢不卖郭胜的面子?


    李傕等得了许可,在派谁领兵追击上又陷入争执。


    李傕、郭汜、牛辅各怀心思,不肯离开安邑。


    最后还是樊稠愤然起身,率兵前来。


    樊稠率百余骑自蒲坂渡河,走大路,不惜马力,昼夜兼程,一路疾驰,赶到衙县时已人困马乏,遂决定先休整片刻。


    李蒙被安排去市集采买物资。


    李蒙随口打听是否看到一个身高九尺的红脸男子,结果居然真有人看到,顿时又惊又喜,一边派人去报告樊稠,一边直接出城,径来追击。


    在李蒙看来,暴雨遭袭,天时地利皆不在己方,因此才为关羽所乘。如今天高云淡,道路平整,无险可伏,关羽孤身一人,还能有什么作为?


    关羽不否认李蒙的说法,自己的确对付不了挟弓带箭的精骑。区区八骑就让自己疲于应付,何况数十骑、百余骑?


    那日暴雨遭遇战,确实是侥幸。


    侥幸不可能常有。


    逃命的骑兵回去肯定带樊稠前来追击。


    除了拼命打马奔逃外,没有别的办法。


    衙县至雕阴四百多里山路。开头还算好走,到后面便变得蜿蜒曲折,时而上山,时而下山,马速不可避免地慢了下来。有的路段,还不如步行来得快。


    空山寂寂,远远似乎听到马蹄的声响。


    必然是樊稠追来了。


    关羽等翻上一座山,回头看去,山脚下正有黑压压的一队骑士。


    刘密道:“恩公,敌骑看似很近,其实想追上我们,并不容易。”众幼童家都在上郡高地,对这种望山跑死马的情形很是熟悉。


    邓生、陈津眼神闪烁不定。


    关羽淡淡道:“你们还是祈求樊稠不要追上来。若他追上来,我第一个先将你们杀了。”


    两人忙道:“小人绝无二心!”


    一边赶路,一边吃胡饼垫肚子。


    夕阳西坠,暮色渐起。


    今夜有云,遮住了月亮,关羽等高举火把,继续小心翼翼地赶路。


    回望来路,也有蜿蜒的火光,宛如一条长蛇,张牙舞爪,蕴藏着浓烈的杀机。


    昼夜赶路,不曾稍歇。


    樊稠跟关羽差了半个时辰的路程,始终追不上。或许在平原上靠着不停换马,早就追上了。但在这山路上,想快也快不起来。


    关羽、邓生、陈津三人牵马步行,四个幼童坐在马背上。


    多了邓生、陈津二人,胡饼消耗很快。


    虽然关羽给他们的份量,只能让他们吃个半饱。


    关羽想过处理掉两人,但他们已经投降,杀之不义;放了又给敌人增添助力。所以还是得带着。


    翻过几座连绵的山峦后,已出了冯翊,进入上郡。


    又是平缓的洛水谷地,可以纵马奔驰了。


    关羽等打马奔出老远,才远远看到后方樊稠从山地下来。


    沿途村落多有残破,浓烟升起,隐隐有凄厉的惨叫声、哭喊声。


    偶尔有三五成群的胡骑出没。


    关羽攥紧手中长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