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被告了

作品:《重回议亲前,扶草包夫婿直上青云

    叶宛卿心中好笑又无奈。


    世子怕念书,竟怕成这样?


    她摘了颗葡萄“小石榴,过来。”


    小石榴撒着欢扑到她脚边,盯着她手上的葡萄,急得团团转。


    叶宛卿弯腰喂了一粒“走罢,进园子去。”


    清晨天气凉快,大家干起活来都格外轻松,也更卖力了。


    楚安澜挎了个竹筐,兴致勃勃地穿梭在葡萄架间,和侍卫们一同剪葡萄。


    日头逐渐升起,一筐筐葡萄被抬至园外。


    叶宛卿逛了一圈,抱着几串葡萄,带着小石榴出了葡萄园。


    称重之后,一筐筐葡萄被搬上马车。


    楚安澜搬着竹筐,从葡萄园深处姗姗来迟,边走边欣喜道“卿儿,你瞧瞧我捡到了什么好东西!”


    全部人齐齐抬头。


    楚安澜步伐轻快地过来,神采飞扬地将竹筐举过来。


    叶宛卿探头“这是……白蘑菇?”


    侍从们也纷纷好奇地凑过来“蘑菇不是长在山上的么?原来,葡萄园里也会长?”


    “漂亮吧?”楚安澜拍拍竹筐“等会带回家,让后厨给你们做蘑菇鲜鸡汤!


    把葡萄都抬上马车,准备回家吧。”


    侍从们受宠若惊“谢谢世子!”


    说完,越发卖力,哼哧哼哧地往马车上搬装满葡萄的竹筐。


    这时,一旁的园主人走过来,低头瞧了一眼竹筐,惊诧道“这蘑菇可不兴吃啊!”


    不能吃?


    叶宛卿和楚安澜对视了一眼。


    楚安澜扬眉“为何不能吃?”


    园主人清了清嗓子,才语重心长道“这蘑菇,是长在牛粪上的。


    牛粪越好,蘑菇长得越好。”


    “砰!”


    竹筐被楚安澜扔在地上。


    他干笑“哈……哈哈……”


    ……


    回去的路上,楚安澜表面笑着,背地里却一直疯狂擦手,手掌都擦红了。


    路过田间时,他一把掀开车帘。


    稻浪翻滚的田间,一个做农户打扮的男子正弯着腰拔草。


    楚安澜冲着那边喊“喂!”


    那人抬起头来,露出一张平平无奇的脸来“你是在叫我么?”


    楚安澜反问“你说呢?”


    那人表情不动,眼神却变了变。


    眼底,泄出一丝杀手惯有的森寒杀气。


    这人竟是个杀手?


    楚安澜忽觉头皮有些发麻。


    这时,手上微热。


    他转头,就见叶宛卿用温暖的手将他的手紧握住,用了用力。


    楚安澜轻咳了一声,指着田边的一棵梨树“你家的梨结得很好,我可以摘么?”


    那人终于敛了杀意,语气平平“可以。”


    楚安澜问“你做得了主么?”


    那人眸光又动了一下。


    楚安澜连忙补充“我的意思是,你同意我摘了这梨,你回家不会被你爹娘打断腿吧?”


    “不会。”那人回他。


    楚安澜转头,小声对叶宛卿道“他好蠢啊,哪个农夫会像他这样,说话时两个字两个字往外蹦?”


    叶宛卿不知他想做什么,欲言又止一番,只得道“世子当心些。”


    楚安澜跳下马车。


    他看了那人一眼,大摇大摆地朝田边的梨树走去,伸手摘下一个梨,咔咔地啃。


    他一边啃着梨,一边继续摘了放在地上。


    嫌不够,又转头招呼“全光站着看本世子干活儿啊?拎个竹筐来,再来两个人。”


    侍从们纷纷行动起来。


    一群人围着梨树,叽叽喳喳。


    隔着马车帘子的缝隙,叶宛卿仔细打量着田间扮成农夫的男子。


    此人扮相虽有三四十岁,手却极为年轻。


    忽然,那人直直地看了过来。


    叶宛卿眸色不变,淡淡地对视回去。


    那人只看了一眼,便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将视线移往别处。


    叶宛卿也移开目光。


    梨树上,攀着好几人。


    楚安澜站在树下,口中叼着一个梨,指挥着树上的侍卫“多摘点,全摘了。”


    侍卫问“世子,一个梨都不给主人留么?”


    楚安澜凶道“少废话,快摘!”


    侍卫不明所以,只好按照他说的办。


    很快,一颗梨树就被摘得一个果子都不剩,只余下满树绿叶。


    楚安澜心满意足地指挥着侍从将梨抬上马车,还冲那假农夫笑道“你家的梨很好吃,谢啦!”


    假农夫“……”


    沉重的车轮,闷声碾过乡间泥路,载着满车果子扬长而去。


    ……


    次日,府衙还未开门,府衙大门就被人敲响了。


    一农妇哭天抢地“请县令大人为我做主啊!我好不容易种了棵梨树,等着卖钱呢。


    谁晓得,今早去看了一趟,梨都被人摘光了!”


    ……


    楚安澜正睡着,就被叶宛卿唤醒“世子,府衙来人了,请你去一趟呢。”


    “什么?”楚安澜揉着眼睛。


    叶宛卿轻笑了一声“世子摘了人家的梨,梨的主人找上门了。”


    “啊?”


    楚安澜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起身,打着哈欠“我去看看!”


    侍女们进门伺候着他洗漱更衣。


    前厅。


    一脸幽怨的中年农妇,在县令的陪同下,别扭地坐在椅子上。


    听见脚步声,县令连忙起身“在下临安县令陈卓,见过世子、世子妃。”


    “陈大人多礼了,坐吧。”楚安澜大步进门“听说,本世子被人告了?”


    陈县令轻咳了一声“世子言重了,这件事许是有误会,故在下才亲自来一趟。”


    说着,他看向一旁的农妇“元嫂,你来说。”


    被叫“元嫂”的农妇扯着衣角,气势比刚进门时低了几分“有人跟我说,我家的梨是你们摘的?


    你们摘梨就摘梨,也不和我说一声。


    不说就罢了,你们好歹给我留几个啊,白梨可贵了……”


    说着,开始扯着衣袖擦泪。


    叶宛卿看了一眼楚安澜。


    楚安澜冲她灿烂一笑,随后扭头看向元嫂,坦荡道“你家的梨是我摘的没错。


    可是,摘之前,我明明同你儿子说过了啊。


    你儿子说,我喜欢哪个摘哪个,把梨树搬运走都可以,他回家没同你说啊?”


    儿子?


    元嫂忘了抹泪,满脸惊诧“我只生了三个女儿,哪里来的儿子?你可莫要诓我!”


    “真的假的?”楚安澜比划道“那人有三四十岁,戴了顶草帽,在田里忙活。


    他的个头约摸跟我一样高,相貌普通,五官周正。他不是你儿子,莫非是你相公?”


    元嫂脸色更难看了“我相公是个瘸子,从来不下田的!”


    “是吗?”楚安澜佯装惊讶“那……那人在你家田里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