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第 35 章
作品:《今日大吉》 《今日大吉》全本免费阅读
秦越将母亲送回主院厢房,停了半许,才对身后的云碧道:“回吧。”
两人转身,踏上廊庑,高挂廊顶的四角宫灯将人影一节一节打在拦柱上,四周风声簌簌,夹着鸟雀啁啾和秋蝉低吟。
回了留月阁,秦越便遣丫头侍卫们下去歇息,独留何莲一人把手月洞门。
秦越回房坐在支摘窗旁,慢腾腾拔下一头珠钗,松了发髻随意用一根木簪挽起。
头皮终于不再扯着疼,她这才拿起案上另一本宴请名册——
这是袁家那边要请的人,暮间才遣人送来,说是要她过目。
秦越将名册翻到第二折页上,第一行赫然四个大字——静修宗师。
再次看见这号人物,秦越的手还是忍不住发抖。
上一世,就是此人作了一番法后,当众确认她乃鬼上身,还说出了她现代之名林颂。
静修是青城山宗师,年近耄耋,精通道法,名气盛极,信徒遍布天下。
以静修的声誉,说秦越鬼上身,基本没人怀疑,更何况秦越还有诸多与原身不符的怪异言行。
这还不算完,最令秦越悚然的是,送名册的管家还与她对了一遍流程,特意叮嘱在郡主册封礼那部分,加一道祈福仪典,特请享誉天下的静修宗师前来作法。
这是袁观生向皇帝提的,原因是彰显郡主造福天下之心,皇帝允了。
可秦越自己知道,这次作法恐怕就是为了确认她是不是“撞邪”或者“鬼上身”。
袁观生心思缜密,一旦起疑,必定会不择手段确认。
秦越蓦地将手中名册摔出去,名册“哗啦”一下在空中展开又折断,飞出去的硬壳尖角将屏风砸出了一个破洞来。
秦越面无表情地静坐,待供下人住的偏房灯影尽灭,她才套了一件薄披风出去,将何莲叫到了库房。
袁观生下的聘礼共一百八十八抬,就是把她留月阁正房偏房都堆满也放不下。
是以,玉姑姑就只将最贵重的那部分先搬过来了,其余布、玉、瓷、酒、茶这类,反正要往相城郡主府挪,便没有再费侍卫。
秦越将八箱金条全部打开,而后看着何莲:“何侍卫,有一事我要嘱托你。”
何莲狐疑,但双眼依旧透亮忠诚:“此乃属下职责,小姐请讲。”
“用这十箱金条,帮我买些死士。”
语气轻若柳絮,却叫何莲瞪大了眼睛——十箱金条,都够买一旅万人军队了!
何莲考过武举,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脸色从疑惑逐渐转成了惧色,急舌头都快捋不直了:
“小姐,私养士兵罪同谋反,万万不可啊!”
何莲生的高壮威猛,但却缺乏胆量与野心,这看似是不足,秦越用起来却正好,无它,只因他不转脑子很听话,不想惹事嘴闭得牢。
见他这又惊又惧、汗流浃背的样子,秦越觉得好笑,语气也松了些:
“放心,只买五十个死士……”
顿了顿,秦越敛眸,图穷匕见:
“我要买,罗刹堂的死士。”
听到“罗刹”二字,何莲后跌一步,差点脱口叫出来——
罗刹堂乃养死士的江湖组织,堂内死士个个都是万中挑一的绝世高手。
但是,与一般贩买死士的人市不同,他们使用本朝明令禁止的蛊虫来控制死士。
雇主出重金买死士,便能得到母虫,母虫可掌控死士生死,对雇主而言是个很好的保障。
这都是些见不得光的买卖,罗刹堂也鲜为人知,小姐深养闺阁、金枝玉叶,又怎么知道此等阴沟当中的事情?
秦越知道何莲在想什么,搪塞道:
“王指挥使同我讲的,我觉得靠谱。”
反正,何莲总不可能去找王大海求证吧,不管是身份还是距离,两人都隔着千里呢。
何莲将信将疑,犹豫半响,咬牙道:
“属下知道不该问,但事关小姐安全,属下不敢乱从,请问小姐用这些死士是……”
两人皆未提灯,库房唯一的光便是从漏窗倾洒进来的冷月,微微弱弱,根本照不亮秦越的眸。
等了半响,静如寒潭的声音才在何莲耳旁幽幽响起:
“自然是,护人,或者杀人。”
何莲抹了一把冷汗:
“江湖与朝堂泾渭分明,罗刹堂再厉害也不敢行刺官家的人,更何况,他们恐怕连洛阳城关的身份检查都过不了。”
秦越转身往屋外走,声音不急不徐:
“这是自然,所以我才要交代你。”
迈出门槛,走入冷风冷月之下,秦越高挑单薄的肩背才显出几分纤弱来,孤孤立在空荡的院里,便是动人的扶风弱柳、清绝潋滟。
可从这样惹人怜惜的背影中说出来的话,却是字字硬如石、冷如刀:
“你就以江湖散客身份秘密进行,三日内跟罗刹堂做好交易,我已算好,这十箱金条买五十人绰绰有余。
人集齐后,即刻南下明州扬家角三墩镇,找到张齐和王盛东两家人,他们也是近两日才搬过去住的,应该很好辨认。
守门护院的大概有二十个官兵和一些家养侍卫,暗中全部捉起来关好,然后让我们的死士顶替,对张王两家就说,我们是张福沅派的新兵来保护他们的。
这些死士唯一的任务就是将张家和王家人看牢,若有人强行救他们或杀他们,一律不留活口。
另外,告诉死士,若他们感觉自己身上的子虫有异样,那就是我受到了威胁,不用犹豫,先剁张福沅他哥一根手指头送到京城来。”
何莲眉头皱得拱起,似乎还在艰难消化秦越一番长语,一双锐利的眼眯得像警惕的鹰。
秦越走近了一步,纵然是比何莲矮了一个头,却气势凌人、威仪十足:
“我乃郡主,这么做自有道理。况且,现在只看守又不流血,你怕什么?”
何莲握紧刀柄,作了一番心理建设后,才终于将眉头舒展,单膝跪地:“是!”
何莲不是愚忠的人,所以不会对秦越言听计从,但只要他应承下来,就必然会字字遵守,这点让秦越很放心。
何莲当夜就悄无声息地将库房中的金条转移出去,而后拿着秦越给的银票换了身行头,驰马往西北罗刹堂方向去了。
*
孤月悬天,漫天璀璨,粼粼银光将皇宫琉璃砖瓦渡了一层薄光。
皇宫南面御史台,破败后院的仓房内,黄色烛火随着灌入的冷风晃动着。
这间仓房,早已被改成临时的刑房,这几日已经将刑具上齐。刑具都还是新的,闻不见一丝血腥。
张福沅敲敲刑房案桌:“大掌柜,这批药材的供主是谁,你还不说吗?”
大掌柜努力撑开眼皮,露出半个浑浊发黄、疲惫至极的眼珠,不卑不亢道:
“我千金坊立世几百年,靠的是信誉,既然答应货主不透露来源,那我便是死也不会说。”
张福沅笑:“那我来说说。”
他将案上压纸的镇尺挪开,取出下面的三张文书,缓缓开口:
“贵坊虽立世百年,但却是近二十年才逐步膨胀起来的,你们吞并布、茶、酒、盐、马庄、首饰行行当当。
甚至,还把最大的赌坊和青楼开在了天子脚下,可偏偏这些生意,还都是袁朔安任职户部侍郎时审批准许的。”
大掌柜困得睁不开眼,咬破自己的舌也要保持那股儒雅的风度:
“只能说,我们千金坊积累百年,终于熬出头了。我们按规矩办事,开张财税上报户部侍郎,至于户部侍郎是姓袁姓黄,都不影响我们要做的生意和时运。”
张福沅冷笑,这话倒是把两家关系撇的干净。
他绕过案桌,走上前去,“唰”地一下将第一张文书展在掌柜眼前:
“这张是当年被你们搞跨的同行,供词都在这,袁侍郎以安全隐患、地租价格等各种理由将他们逼停关业,你还敢说你们没有伙同?”
“袁侍郎劳神耗力整顿商贾,尽职尽责查处害群之马,才让京城商业有今日之清廉繁华,我们千金坊的确是沾了光,但绝不存在伙同一说。”
张福沅并不意外,袁朔安当年撰写的查处文书很是详实合规,即便时隔二十年,找到当年被袁家打垮的商贾,他们也无法自证清白。
张福沅将第二份文书抽出来,摆在大掌柜眼前:
“这是贵坊家主近三年接触袁侍郎的时间地点,千金坊茶楼二十三次、携礼登门五次、同游白云山两次,这频率恐怕有点暧昧吧。”
大掌柜大笑了一声,脸上褶皱丛生:
“礼尚往来,人之常情。何况我千金坊茶楼乃天下第一,不仅袁侍郎,京中有头有脸的人物都会来,我们家主也时常陪同,张大人可不要冤枉我们。”
尸位素餐几十年的御史台,布下的眼线根本敌不过袁家,张福沅也只能查到两家明面上的交往,私底下的贿赂和进账,完全封死找不到半分击破点。
每样罪行都只能查到苗头,可证据却都是隔靴搔痒,难以力证,十分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