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静候君归

作品:《死遁后嫁人生子,侯爷找上门

    桂花九月,满村金灿,申时刚过,村里家家户户便升起炊烟。


    “郑央家的,你儿子又把我家菜苗糟蹋了!”


    屋里正在烧火做饭的美艳妇人动作一顿,听到这话只觉头疼。


    她撂下柴火,探出半个身子朝隔壁院嚷道:“郑元礼!你给老娘滚回来!”


    六岁大的孩子一路从隔壁院子跑回郑家院里,却站在院门口,扭捏着不敢进门。


    郑鸳儿站在房门口,叉着腰,袖子往上卷了几圈,露出一段纤细匀称的手腕。


    明明穿着一身粗布袄裙,不施粉黛不戴发饰,却丝毫不掩艳色。


    郑鸳儿瞪了儿子一眼:“傻站在那儿做什么?还不过来?”


    郑元礼吐了吐舌头,一副乖巧极了的模样,一步一步挪到郑鸳儿身边:“娘,我知道错了,您别揍我。”


    郑鸳儿一见儿子这副样子就骂不出口,又气又好笑地轻踢了一下他的屁股:“屋里鸡蛋煮好了,给你王婶送去两个赔礼道歉。”


    郑元礼见娘亲原谅自己了,连忙进屋,没一会儿就用衣服兜着两个滚烫的鸡蛋往隔壁跑。


    “不许再踩人家菜地了!”郑鸳儿扯着嗓子叮嘱。


    郑鸳儿看着儿子跑远,笑了笑。


    笑过,郑鸳儿望着门口许久,回头又看看院子挨墙根放的木头摇椅,极轻地叹了口气。


    一年了。


    她的丈夫郑央已经整整一年没回家了。


    自她和木匠郑央成亲,如今已有六年,育有一儿。


    去年九月,郑央被县里的老爷叫去打家具。


    郑鸳儿是垫着脚盼郑央回家,可等了一个月,只等回来一封信。


    信里说,县里老爷举荐他到州里给更厉害的人家做工去了。


    郑鸳儿知道郑央早就想挣大钱,这是个好机会,她不能拦着他。


    于是郑鸳儿只说让他安心做工,家里有她。


    整整一年了,虽然每个月都有一封信连带着银两往回寄,可没见到人,郑鸳儿心里到底还是不踏实。


    郑鸳儿刚要转身回屋,门口便响起叩门声。


    “是郑央家吗?”


    郑鸳儿回眸一看,是个送信的邮差。


    “有信?”


    邮差把手头的信交给郑鸳儿便离开了。


    郑鸳儿捏着这封薄薄的信,轻轻捂住了心口。


    也不知道报喜还是报忧。


    手里的这封信,郑鸳儿是思忖再三才拆开的。


    只看了几行,郑鸳儿便露出一丝笑意。


    郑央说,写下这封信的时候他正准备回来。


    正巧做工的主人家要来附近的山上划个山庄出来,他回家也能继续赚钱。


    信上还说,他给郑鸳儿买了好几匹城里的布料,还有簪花、手绢。


    郑央心实,也不知道憋个惊喜回来,一五一十地在信上全都说了。


    郑鸳儿心里漾起一丝甜蜜。


    回来就好。


    等郑元礼回来,郑鸳儿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儿子。


    郑元礼一蹦三尺高,又是跑又是跳,激动得不成样子。


    激动过后,他趴在郑鸳儿膝头,歪着脑袋:“娘,爹爹会不会给我带好吃的回来?”


    郑鸳儿戳了戳他的小脑袋:“这还用说?你爹最疼你。”


    “若是没带,你也别跟你爹急,准是路上匆忙,来不及买。”


    元礼还算懂事地点点头:“我知道。”


    晚上,郑鸳儿盯着元礼洗了脸和脚,催促着他上炕睡觉。


    元礼缩在郑鸳儿怀里,抬头眨巴着眼睛:


    “娘,你想什么呢?”


    郑鸳儿捂住元礼的眼睛:“别问,睡觉。”


    她一是激动得睡不着。


    二是为自己的激动感到一丝复杂。


    她和郑央当初走到一起,其实并不是因为喜欢。


    她当时急着嫁人,郑央又要出去做工又要照顾家里老娘、忙得不可开交。


    郑鸳儿主动找上门,说只要郑央给她一个名分,她便替郑央在家尽孝。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郑央每月带着工钱回来一趟、看看妻子儿子和老娘,就放心出门继续做工。


    郑鸳儿也是个过日子的好手,屋里屋外都操持得明明白白、儿子和老娘也照顾得极好。


    三年前郑央的老娘去世,都是带着笑走的。


    十里八乡的都说两人恩爱又登对。


    可郑鸳儿知道,那时候的两人之间只有恩,没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