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作品:《重生之心动2008

    《重生之心动2008》全本免费阅读


    方宁他们最终还是没能够去长沙看望地理老师。


    临近期末,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习。


    仿佛连睡觉时都在想着如何最大化利用时间,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两分钟用。


    现实是每个人的时间都不够用,一边祈祷期末考试不要那么快到来,给他们更多时间复习,一边又在寒冷的冬天里,希望寒假快点来。


    充分体现了“既要”与“又要”的矛盾心理。


    在这个被应试教育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代,梦想真的很遥远。


    每一张试卷都是一块沉重的砝码,压在他们的心头,让他们无法自由呼吸。


    那段时光里的每一个夜晚,都是在题海中挣扎,眼睛布满血丝,心中却只有一个念头:考上好大学,才能有出路。


    然而,当成绩单发下来的那一刻,有人欢呼雀跃,有人黯然神伤。


    方宁的语文和英语两门主科目十分优秀,但数学却成了他的短板,拖了后腿,导致成绩既不拔尖也不差劲。


    爷爷在沙发上思虑再三,最终一拍大腿,决定给他报一个数学培训班。


    等方宁知道这件事时,已经无力回天了。


    面对爷爷的威严,他也不敢反抗,只能老老实实地带着数学课本去补习班。


    方微在沙发上吃着葡萄偷偷笑他。


    结果爷爷也给她报了一个双语兴趣班。


    她顿时也泪目了。


    方宁尚且如此,其他人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余乐还有一堆补习班要上,从早到晚不停歇,就像开动了火力的马达,停不下来。


    钟广鸿的卧室里,各种复习资料堆满了书桌,连坐垫都是模拟考卷。


    李佳佳除了补习班,还有钢琴和舞蹈等兴趣班,忙得不可开交。


    方舟倒是能去长沙,但都是教练带队,集体参加体育学院的体能培训,没有时间去医院看望江老师。


    程曦的日子相对轻松些,平时在家看书,刷题,周六泡茶做瑜伽,周日去跆拳道馆当助教。


    但大家都没时间,她也不好意思一个人去看望老师。


    某日,50班下课。


    余乐把笔往地上一摔,仰天长叹:


    “妈的,不做了!”


    方宁走过来,把笔捡起来,笑着问:“咋了,这么大的脾气。”


    “还不是天天考试,考这个,考那个,我都快考吐了。”


    余乐趴在桌上,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


    方宁道:“也就两个礼拜的时间了,再忍忍。”


    “现在的日子都这么艰难,以后该怎么过啊……前途茫茫。”


    “那个太遥远了,想多了也没用。”


    一提到未来,余乐顿时有了精神,拉着方宁问:


    “方宁啊,你初中毕业后想读哪个高中啊?”


    方宁想了想:“应该是去二中吧。”


    “啊?”余乐愣住了,半晌才说,


    “怎么会是二中……按照你现在的成绩,如果继续保持到中考,咱们学校分配的一中名额绝对有你的一份。”


    “年纪轻轻的,怎么就这么想不开去二中呢?”


    “你以为最好的,未必是我想要的。”


    方宁摇摇头,对于二中,他有着旁人无法理解的情感。


    因为那本来就是他曾经的母校。


    “有点无法理解,不过我还是向往读一中,当然如果有能力读雅礼、长郡这些更好的学校,那我也愿意去。”


    “可惜我的天赋在那里摆着,还是不要好高骛远,脚踏实地为好。”


    余乐托着腮帮子,满怀憧憬地说道。


    “还是你家住得近,要去一中读书,也方便。”方宁笑道。


    余乐他家住在一中附近的运管所家属大楼。


    每天傍晚,他都会站在小区楼上,目送穿着白色一中校服的高中生们从楼下的巷子穿过。


    说不羡慕那是假的,但他也清楚,要想进一中只能靠自己的努力。


    光有梦想而不付诸行动,永远只是白日做梦。


    “好难,为什么不能有十二年义务教育呢。”


    方宁叹了口气,说道:


    “中国的制度就是这样,我们的人太多了。”


    “况且高考本质上还算是比较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方式。我们要学会的不是等社会来改变自己,而是学会如何适应这个社会。”


    中国教育改革的口号喊了多年,但体制却难以改变。


    很多人既是既得利益者,又是不得利益者,没有切肤之痛,是无法深刻改革的。


    方宁他们唯一能做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