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6 章 彼时的嬴政:迷路之事,寻常而已。

作品:《自爆穿越后,为始皇陛下搞基建

    《自爆穿越后,为始皇陛下搞基建》全本免费阅读


    成功‘劝降’东越君长,兵不血刃,将闽中郡从大秦羁縻之地,纳入大秦郡县制控辖的疆土。


    并非只因周邈和张良有舌灿莲花的口才,更因为兼并六国的大秦实力更进了数百步。


    本就是大秦手下败将的东越,已全无反抗勇气与志气。


    加之大秦好物频出,东越君长及旧贵族们也觉得,被大秦封侯、徙居咸阳的未来,比眼下在蛮荒野林间茹毛饮血般的日子,好上太多。


    周邈:宁要咸阳一张床,不要东越一套房?


    总而言之,周邈以大秦仙使身份,与东越君长及其贵族们初步达成了‘归降’协定。


    也顺利完成了杨汉水至闽中郡的线路勘探目标。


    之后便原路返回,按计划从长沙郡溯湘水南下。


    到长沙郡临湘县时,由郡守接待,歇整了一日,以补充粮食物资。


    其间见到了同样沿驰道,从咸阳直达临湘县的徐福等人——


    “……业已重新开始制取青霉素,正巧,就在昨日第一批已经精制提纯完毕。”


    “彭将军派来的兵士也正等候着,只待今日稍后取了青霉素便走。”


    彭越这是已经开打了?


    “让彭将军派的舟士稍候,明日捎带上他一道走,也能更早回去。”


    补充过粮食,又置换了新的青霉素。


    第二日,带上彭越的人,周邈一行重新出发。


    水陆双栖的钢铁神兽,嗖!——


    溯湘水南下,追赶率五千舟士先行一步的彭越。


    这一追,就追到了湘水源头上游。


    在历史上灵渠的选址附近,湘水与离水间的湘桂走廊东端,才追上驻扎在此的彭越军队。


    “……溯湘水南下至此地,沿岸百里之内,越人尽服。臣不敢冒进,欲缓缓慢行,以防越人反复。”


    楼船舟士也是水陆两栖的,既能走水路,也能上岸行军。


    因此是有能力穿过湘桂走廊,前往离水的。


    至于五千人的粮草后勤补给,如今南方遍种高产仙稻,已成粮仓,仅长沙郡就能供给。


    彭越却能在顺风顺水,高歌猛进时,选择缓行,也真是稳妥之举了。


    “臣留驻两千舟士,遣出两支各千五百的兵力,


    往沿岸溪流来时的山谷处前进,收服沿途越人。”


    确实,居住在河流沿岸山区的人,大多沿着溪流山谷两岸分布。


    每支一千五百人入山搜寻、收服,基本能确保常胜不败。


    咱就是说,湿热山林中的越人,真的不会巫蛊,虽野蛮但也单纯。


    大军当前,打不过就是打不过,乖乖地就投了。


    周邈表示赞赏:“很好,稳扎稳打,扎实推进。”


    而不是只沿河流嗖嗖地前进!


    好似所到之处,畅行无阻,便代表沿途两岸越人尽数臣服。


    显然是不现实的。


    彭越:“不过因驰道修到临湘,沿途越人听闻过仙使名号,臣打出仙字旗一路行来,越人无不是望旗而降。


    臣走到此地,乃是沾了仙使的光。”


    “得了吧。”周邈摆摆手,并不居功。“最多也就在靠近长沙郡的一段湘水沿岸,仙字旗还有些用。”


    “在这南地山区,越人聚落封闭,数代都未必出山与外部交流,能望旗而降?”


    “沿途战功,都是彭将军你们自己打下来的。”


    彭越愣怔之间,心中百感交集。


    无怪仙使受人尊崇。


    即便抛开广大神通,就仙使本性,也足以令人心生好感,愿结以为挚友。


    张良和韩信在一旁亲眼所见,彭越的神情相比初见时,更多了几分心悦诚服的真实。


    后者若有所思。


    前者张良则建言道:“彭将军何不奏疏一封,请设县于征服之地?”


    “所设县纳入长沙郡控辖。”


    这番建言的个中内涵,无需张良多说,彭越自己便能领会。


    一则这是他战功体现,来日说起,便是:彭越下*县之地。


    二则,纳入长沙郡,于长沙郡守而言也是好事。之后正式南征百越时,也能继续与长沙郡守协作愉快。


    “承蒙智武侯指点。”彭越揖礼向张良道谢。


    关于目前的长沙郡疆域,其实还没秦后期的郡域规模。


    当初驰道只修到临湘县,而不是往更南方,修到(秦后期的)长沙郡边界,也是因为郡域南部并不在大秦控辖中。


    若不然,也没有历史上南征百越时,前期推进


    到湘水源头便无法前进了。


    毕竟看历史地图的话,灵渠就在长沙郡和桂林郡交界附近。


    那按理说,在大秦境内呢,还不是来去自如?而事实并非如此。


    数日后,与周邈的家信一同送达的,还有彭越请旨设县的奏疏。


    类似当初的陈平,为河西郡请旨建制四县。


    始皇帝嬴政批复彭越奏疏:善。于征服之地,设零陵县①。


    随后一系列旨令,便陆续下达长沙郡。


    指派官吏前往治理,将臣服的越人编户,派农家博士及学子携仙粮种子前往指导播种……


    至于周邈的家信,总结下来:


    #陛下,安!#


    #彭越,赞!#


    ……


    在此之前,因为即将进入书信不通的百越,周邈无要事分享,却也给始皇陛下写了一封信,与彭越的奏疏一起送走。


    接着,周邈一行告别彭越:


    “反正也追不上,那彭将军你就见机行事,我们这就先走了!”


    挥一挥衣袖,嗖!——


    周邈自平坦狭长的湘桂走廊南下,到达离水源头上游。


    进入珠江水系。


    水陆双栖的钢铁神兽顺离水而下,数日便至主流西江,又小半日就到达入海口。


    举目南望,碧蓝汪洋!


    虽然已身至番禺,到达南越地界。


    但此地城郭未兴,一切都还趋近于原始蛮荒的状态。


    周邈驭使长四丈、高丈余的钢铁神兽,暂时驻足时,周围竟空无一人。


    料想中的石斧、石刀、弓箭、投石……等原始的攻击,也一样都没碰着!


    “……事实上,沿途确有越人窥视。”得知仙使的困惑,英布纠正道。


    “只是白日神兽瞬行神速,不等越人看清,便只剩背影远去。”


    “夜晚歇宿时,我等又宿在神兽腹内,虽有越人藏于密林中远远偷视,却不敢近前。”


    “第二日我等又早起赶路,风雨无阻,未与越人对话过,便也无从起冲突了。”


    项籍武将天赋发动,指着崖后密林:“海边多风浪,越人不会住在面海的滩上,而是会藏在背风的洞穴之中。看那里……”


    “是不是有一缕烟气?那应


    当便是一个越人聚集部落。


    说不定那崖上,还有越人藏在山石后偷窥我们呢!”


    海边夏季有台风,几近原始状态的越人建不出稳固的房子,当然不会住在面海一侧。


    而为了赶海——就近获得渔业资源,住在背风处的洞穴之中,才是最佳选址。


    张良开口询问:“可要去与当地越人交谈一番?”


    “不了,我们此行的任务是勘探线路,不是与越人建交。那是彭越,或者以后南征秦军的职责。”


    就和当初修建万里长城时一样,所经之地未必都是大秦疆域,只是边建、边派军队巡守。


    届时也边建边打,或许还没建完,百越就收服了呢。


    虽然现在书信不通,但周邈还是在晚上歇宿时,抄录完今日的勘探数据、充实‘九州秘藏·百越番外篇’后,提笔给始皇陛下写信:


    [敬爱的始皇陛下:


    展信安。


    今天是十月二十六,天气阴。


    我们到了海边。


    曾经与陛下说过的入海口的大城番禺,如今连小渔村都还不是……]


    [我们决定不去与此地越人交流对话,但我做了一个旅游不文明行为:


    在海岸边悬崖石壁上,刻下了——始皇帝五年,十月廿六,仙使邈到此一游!]


    这一封信,直到周邈回到巴郡、恢复通信后,才与沿途写的数封家信一起,送到章台宫御案上。


    彼时的嬴政:……


    皮一下,很开心罢。


    时间线拉回现在。


    第二日清早,周邈一行重新出发。


    溯西江原路返回,自南越进入西瓯。即自后来的南海郡进入桂林郡。


    在离水汇入的地方,自西溯浔江至郁水(郁江)。


    走到半道,上岸后偏西南而行。


    行走在后来的象郡。


    接着,继续向南行,一直向南行……


    跨过数条河流,一直向南行到了中南半岛南端!


    至于为什么知道?


    当然是面前拦着的一条大河,格外宽阔!


    而且往南看,竟然就是汪洋大海!


    周邈:……这,这难道是,湄那什么河?!


    当晚给始皇陛下写信:


    [……我对天发誓,我只是想提前跑出一个‘交趾郡’!


    可谁让半岛上雨热条件太好,杂草都有几人高,草木遮眼,虽系统地图有南北指向,可也还是太容易迷路了!


    我根本看不清前路,就只能估摸着,一个劲儿地埋头莽跑!


    跑着跑着,嘿嘿,就跑到了南端三角洲了。


    在此我反思三秒钟.jpg]


    [……鉴于任务进度才过百分之五十,我们决定溯大河北上,穿过半岛,进入滇地。


    再沿着历史上五尺道的大概线路,自滇地入蜀郡。


    另,附小画一张:


    旅行周周与大象站一起(将将有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