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 章 恬不知耻,竟耍诈欲说出姓名!

作品:《自爆穿越后,为始皇陛下搞基建

    《自爆穿越后,为始皇陛下搞基建》全本免费阅读


    大力士,抛掷铁锤击车。


    一击不成,还有二击、三击,就为给这主谋文士争取逃脱时机,舍生忘死之意,可比张良所得大力士浓厚太多!


    而能掷出后世六十市斤的铁锤,击中驰道道中的主车,即便是居高临下,又有几个?


    这很难不让人联想,这主谋文士,正是大力士真正的主人——仓海君!


    张良‘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锥重百二十斤①’的仓海君!


    “你就是仓海君!”


    周邈惊天动地一声,喊破主谋文士的身份!


    然而文士一脸茫然,而后不屑——大秦仙使不过如此。


    但还未等文士的轻蔑挑衅笑容凝成,周邈接下来一句话,就让其当即脸色大变!


    “眼下秦时郡县并无沧海郡,或许,该说你是东夷某君长?”


    周邈仪容灵秀仙气,又恣意鲜活,盯住人时真就像游戏山林的小神仙。


    一切掩藏起的秘密,都将被他掀开落叶,然后以游戏的姿态把玩欣赏。


    东夷,所指是时下箕子朝鲜半岛上的辰国、箕子朝鲜、东濊、沃沮、濊貊等国。


    周邈盯住文士,见他神色变化,暗道:后世的猜测,在这个时空竟然是对的?


    随即露出一个小邪恶的得意笑容:“准确地说,濊国(秽国)之君?”


    文士的表情已经收敛,闻言更是掩藏着隐秘的嘲讽。


    周邈一挑眉:“哦,再准确地说,你不是濊国君主,你区区一个燕国灭亡后出逃的燕国遗贼,哪里能做到君长之位呢?”


    “顶多只是一个因卷带的家财,小有势力的小奴隶主、小贵族?”


    在周邈点出文士只是一个燕国遗贼时,文士的神情虽极力收敛,那陡然间的变化却已足够明显。


    明显到周邈都发现了。


    作为唯粉,怎会不研究博浪沙刺秦中,除张良之外的另一个重要角色——仓海君?


    看,这不就蒙对了?


    李斯再次陷入迷惑:仙使周邈,他到底是单纯,还是聪明?难道真是又单纯又聪明?


    “得太子丹首级后,燕王东去,聚集辽东兵力,并称王。辽东距东夷半岛,可不多远啊。


    在通武侯王贲东进辽东,得燕王喜的前后,逃到


    东夷半岛,可不是顺理成章的事?”


    “先前岁首大朝贺时,陛下大封六国后裔诸侯——”


    “封故韩横阳君韩成、为横阳侯。”


    “故赵大将李牧之孙李左车、为武宁侯。”


    “故魏宁陵君魏咎、为宁陵侯。”


    “故楚怀王之孙熊心、为怀义侯。”


    “故齐王建弟田假、为齐忠侯。”


    周邈恶劣一笑:“唯燕国,在遗民黔首中择一德高望重者封伦侯,为鄢侯。”


    “哈!”周邈凑近嘲笑:“我知道你多半是燕国王族、文武将相后裔,但我就是不问你名字!”


    “就是让你无名无姓地腐烂入泥!”


    主谋文士嘴巴一张,周邈抬手立掌:“别说,你的名字不配被陛下和我知道,也不配记录史书!”


    “陛下说了让你无名无姓地腐烂入泥,那就不能让你留下一个名号!”


    蒙毅:论对陛下的赤胆忠心,仙使可算第一?


    李斯:……


    文士神情复杂憋屈,梗着脖子:“世上恨秦者千千万,今日死我一个……”


    “打住!”周邈一声喝止,他就是斤斤计较!


    “你不是硬气不告诉陛下姓名吗,那你就一直给我憋住!憋到阴曹地府去!”


    “就算你耍诈借口说出来,我也叫陛下让史官给你春秋笔法了!就记个‘东夷君’!”


    文士不是非要告诉姓名,而是已经必死无疑,还死得无名无姓,都不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这……


    蒙毅:这也太痛苦憋屈了。


    “仙使既知某是……”


    英布一把将文士脸朝下按在驰道的黄土路面上,摩擦摩擦:“恬不知耻,竟耍诈欲说出姓名!”


    周邈朝英布竖起一个大拇指:“干得好!”


    英布嘿嘿一笑,比方才嬴政赞赏他并许诺‘事后论功行赏’时,都笑得更灿烂。


    “愿为仙使分忧。”


    “……”


    嬴政看着先前不愿报上姓名,现在报不出姓名的主谋文士。


    诚如对方所说,他方才确实怒了,但现在……实在怒不起来。


    对方所怀歹意,无非是能刺杀成功最好,即便不能,也要吓破他胆。


    之后无论是


    打破他无上功绩的幻想,让他常怀不安,胆小多疑,雄心尽丧;还是将仙使挪作侍卫,破除大秦的大好前途。


    皆是对方所愿。但他为何要让对方,及许多一样心思的六国遗贼如愿以偿?


    “出巡为重,区区无名刺客,就地正法,弃之荒野,莫耽误行路。”


    若说打破无上功绩的幻想和自傲,早在周邈坦承穿越身份时,就已经被彻底打破。


    主谋文士闻言,比无法报上姓名更甚的强烈不甘涌上来!


    当即就叫嚣:“嬴政!你竟然如此轻松地让我死去,你何时如此仁慈了?你灭人国家时,可是铁石心肠!原以为你嬴政是雄心君王,居然是个虚伪小人!”


    “想骗凌迟之刑?”周邈拎来弹落一旁的铁锤,六十市斤的分量可不轻,“然后再在史书上多添一笔?”


    但周邈还是双手拎起铁锤,语气森森:“我说了等抓着刺客后要照着他脑门来上两锤,那就一定要来两锤!”


    掌司法刑狱的廷尉李斯赶紧去看嬴政,倒不是什么程序不合乎律法,而是:


    陛下!那一铁锤下去,红的白的脑浆子都要溅出来!


    现在周邈是盛怒之下,顾不上害怕,等过后回想,第一次给人脑袋开瓢,会吓得噩梦连连的!


    同样张口欲言的,还有隗状、萧何、蒙毅等等,然而还不等开口……


    “砰!”一声,已经传来!


    李斯等人连忙看过去,就见那个主谋文士额头一片血红!


    所幸没看见红的白的脑浆子,周邈的准头不佳。


    周邈果断重新调整姿势,“砰!”


    又一声传来,听声音,还是砸在地上了。


    但主谋文士这次是嘴鼻塌陷,砸断了鼻梁,砸掉了一口门牙。


    正翻滚呼痛!“啊啊啊啊!”


    两锤结束,周邈放下铁锤,“虽然准头不怎么样,但说给你两锤就两锤!”


    李斯:不,两锤照着脑袋砸,都没砸死人,准头堪称精妙了!


    仙使周邈的准头自然不可能那般精妙,而是他在砸下时本能闭眼,便给了英布把人往后拉的空当。


    文士死不足惜,然却不能叫仙使沾染性命。


    周邈是怒气冲头,又有话在先,才给文士主谋来上两锤,并不是


    起意去做行刑的刽子手。


    否则砸下时也不会害怕地闭眼了。


    嬴政将英布动作看在眼里,道:“仙武侯,今日应对极得当。”


    英布一脚踩在痛得在地上翻滚的文士前胸,制住了人,方才揖礼:“臣之本分。”


    “将人带去道旁野地,处理了。”


    即便没有周邈道出文士身份,嬴政本也没打算多做询问,于是干脆道。


    来一个杀一个,来一双杀一双。总能杀完六国遗贼。


    至于因刺杀,而迁怒咸阳的燕国、甚至六国后裔及遗民?


    那么先前的安抚之举,便要大打折扣了,因泄小愤而失大谋,非明智之举。


    “唯。”英布一手提起主谋文士,手下士伍押上大力士,便去往道旁野地。


    隗状、萧何和叔孙通一干人等,见嬴政并无深究株连之意,轻抬手便料理完毕。


    足见始皇帝心胸雅量,不禁心生信服和安定。


    大秦有如此明智之君,又有仙使襄助,何愁不兴?


    “臣方才莽撞愚蠢,让陛下陷入险境,请陛下降罪!”王离扑通一声,结实跪倒在驰道路面。


    刺客处理了,但王离在此次遇刺时的不当应对,仍旧需要追责。


    周邈看着跪拜在地请罪的王离,心情有些复杂。


    后世曾有人说,秦的灭亡与‘将三代’王离、‘权二代’李由等人的无能,有直接关系。


    直到现在,周邈仍不觉得这话对,在那样雪崩一般的局势下,怎是一二无能之人造成的大秦灭亡?二世胡亥、阉人赵高才是亡秦的首恶、直接原因!


    但想想今日刺杀发生后,王离的应对……若叫周邈他上、他也不行,惊慌之下肯定不会比王离强。


    但相比哪怕如英布一样的后起之秀,王离也显得不够沉稳周全。


    夫为将三世者必败,周邈认为,不是因为杀伐过多、后代必受恶债的惩罚。


    而是代代皆出军神将星的可能性太低。


    相比周邈这样的普通人,王离无疑已经是一个聪明人,只是相比天生的将星、顶尖的人中之龙,就显出短处来。


    嬴政看着跪拜在地的王离,半晌后才道:“一切如旧。且等出巡结束,回到咸阳再论功过。”


    “谢


    陛下宽宏大量!臣一定尽改前失,将功赎罪!”王离深深磕拜在地,以表决心道。


    王离的忠心谁都不怀疑,他今日只是无心之失。而归根结底,可能只是天生能力稍缺。


    但他还有一个父亲王贲,祖父王翦。


    嬴政既作出决定,便也无人再提出异议,表示即刻严惩王离。


    嬴政随即下令:“此后行路途中,将领仍可穿甲戴盔,然不得有显眼红黄之色。开路王旗,亦不可轻移。”


    王离穿甲戴盔,还披一大红披风,平时又骑高头大马,威风显眼是没错了,但即便不见面容,远看也能一眼辨出是高位将领。


    刺杀一起,高位将领所往之处,多半是皇帝行驾。还有王旗移动,简直就是在给刺客指路!


    因为这,周邈看王离一时都觉得不顺眼起来。


    但他又明白,王离只是无心之失,加上他们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