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 仙使赐福&神谕圣旨

作品:《自爆穿越后,为始皇陛下搞基建

    《自爆穿越后,为始皇陛下搞基建》全本免费阅读


    周公五年,始建成周新邑,设丘兆(圜丘)于南郊,建大社于国中。


    之后平王东迁,国都由镐京迁至洛邑。


    直至赧王召集六国诸侯伐秦,失败亡国。


    八百年的周朝社稷,早已亡于始皇帝曾祖、大秦昭王之手。


    如今仙使周邈再掘成周大社,其实无甚紧要。


    掘也就掘了。


    掘断周遗民的那点不甘野心,认清形势,促进融合,岂不是一桩好事?


    但理是这个理,眼下仙使真的掘了土台大社,运土来筑‘登仙台’,还是引得众人侧目。


    周邈:???


    仙使脸上的疑惑太过真切,令冯去疾诸人,皆不由怀疑难道他们多心了?


    或许是酒壮人胆,酒后吐真言。


    这两位不知姓名的三川郡守和洛阳县令,竟口出质问:“你怎能掘那处的厚土,来夯筑高台呢!”


    “本使在咸阳章台街上,以百石重的条石垒成三丈高台,到了洛阳后,自然也当垒起高台,以便举行大典。”


    周邈疑惑眨眼,神色不解:“可是本使入城后一路行来,未见洛阳城中有堪用的石材。


    那总不好去毁黔首房屋,抽出基石,又或者去拆洛阳城墙,捡来石砖,用以垒砌高台罢?”


    “本使只好转用泥土夯筑,可寻来寻去,却不见可用之土,也不能去掘黔首耕地中的沃土。


    人生地不熟的,又无人指引,恰好看见王城中有一荒草满身的土台。”


    “便想着废土利用,掘来夯筑高台也正合适。这样有何不妥吗?”


    周邈表情纯真诚挚,解释也是娓娓道来,有理有据。


    黔首房屋基石不可抽,御守城墙石砖不可拆,无石可垒,便欲以土筑台,可又不能掘耕地沃土。


    无法可想,又无人指引。


    可不是就只能就近找了一个荒草土台,废土利用?


    如果大秦仙使不知王城之中,右侧土筑高台,为成周大社的话。


    冯去疾:据说仙使纯善,不通心计,直来直往。


    冯毋择:据说仙使坦率,所思所想,一如所言。


    众:但这种有仇当场就报的性情,嗯,怎么不是纯善坦率呢?


    周邈:他说他不是故意的,你们


    真不信啊?


    实在是周邈的话针对性太强。


    让人听了,很难狡辩他不知道那座土台的真身。


    夯实平整,边弧正圆,三层宽广圆台。


    即便长满荒草,也能看得出是精心营造之所。


    即便不知是太社,也能意识到必是特殊之所。


    不会是一个无名的小土堆。


    而周邈,自然不会这么没有历史常识。


    社稷二字都听烂了的。


    当周邈的表情泄露出他知情的真相时,成周太社被掘的刺激,又如火上浇了一瓢油。


    “夷狄邪物!”醉酒之下,三川郡守情绪失控,当即跳起指着周邈大骂!


    “东周遗贼!”英布大喝一声,抬腿一脚踢出!


    将那位酒醉失态的三川郡守,踹出足足两丈远。


    “竟然刺杀仙使!”


    否管是刺杀还是辱骂,这位醉酒的三川郡守已然废了。


    从来神情明朗的仙使周邈,此时却是面容冷然。


    高声斥道:“始皇帝陛下早已诏令郡县,言明今日于三川郡洛阳举行大典!尔等总理郡县公务,竟不曾为此做出筹备,如此懒怠公务,理当问责!”


    确实没明旨命令筹备大典,但大典举行,本身便在公务之内。


    倒在地上的郡守还挣扎着起来,想要回嘴。


    周邈能听他废话?


    “即便不曾见过本使,难以恭敬对待,但当那面玄鸟旗飘起时,你们竟也不屑相迎吗?”


    “身为大秦之官,让黔首感念的事儿做了几件?”


    享着始皇帝陛下赐予的大秦财富,却在这里不情不愿,为大周买醉。


    你既忠于周天子,倒是挂冠而去,或以身相殉啊!


    周邈碍于仙使的身份,没有说后面的话。


    仙使的质问,很快就有了答案。


    ……


    围观的役夫和洛阳黔首们,在郡守和县令率随从隶臣妾到达后,就远远关注着。


    此时惊见突变,纷纷踮脚去看。


    面目神情中并不因郡守被踢踹,而露出愤慨之意。


    何况英布踹出那一脚时,还大喝一声道他刺杀仙使。


    “竟然刺杀仙使?”


    “竟敢刺杀仙使!”


    洛阳黔首还罢,应役的役夫那是动了真怒!


    虽然大典尚未开始,没得仙使赐下工装和粮布,但二十尊神兽已经是真的了,驭使神兽的仙使神通也是真的。


    那大典赐福必然也是真的!


    如今这人竟然敢刺杀仙使,岂非毁他们福泽!


    “成周遗贼!”


    “竟敢刺杀仙使!”


    “成日醉酒,一对胆子也泡肿了!竟然刺杀仙使!”


    此时又听仙使高声斥责,听完只觉得有理有据。


    郡守太无礼了,仙使太宽容了!


    不知名郡守一脚被踹出两丈远,落在人群前不远处。


    此众怒之下,也看不清谁出手的,总之从人群中扔出一坨泥块,砸到他腿上。


    既有第一坨泥块,也有第二截枯树枝,接着扔出的杂物像雨一样砸下!


    看来这官做得比预估的还要失败啊。


    一旁的洛阳县令望着被踹出去,呕出一口血还被扔杂物的上官,酒醒大半。


    冬日寒风一吹,脑袋一个抽摆,打了一个冷战……


    冬风比秋风更无情,吹得洛阳县令腿一软,当即扑倒拜伏在地!


    “卑臣饮酒误事!仙使恕罪,仙使恕罪……”


    周邈可懒得与他们纠缠,当即果断吩咐道:


    “将三川郡守及洛阳县令捆了,绑在神兽挖斗里,大典之后我再修书一封,一道送回咸阳,交予陛下审理决断。”


    周朝都亡三十几年了,看郡守年龄,周亡的时候都还没三岁半吧?


    怎么,还是吃周朝的粮长大的?


    这里维护周朝社稷,惯得你!看他交给始皇陛下收拾你!


    “唯!”


    竟敢辱骂仙使。


    英布阴森森地唤出几个武士来帮手,三两下就把两人绑得严严实实,扔进了神兽的挖斗里。


    要不是怕路上冻死,仙使献给陛下的手信不新鲜了。


    待会儿送回咸阳时,就直接挂在神兽臂上吊着,见识见识神兽神速之下,冬日寒风千刀万剐的酷刑!


    “如今郡守与县令缺席,传令郡尉和县丞暂理月余公务。”


    月余之后,始皇陛下指派的接任者也就到了,至于原郡守和县令,自有秦律审判。


    冯


    去疾低眉垂眼,恭敬领命道:“唯。臣这便亲自去郡县两衙宣令,仙使且等臣归来。”


    刚才惊艳出手的仙使周邈,眼下却不解冯去疾话中深意了。


    周邈:话里有点子什么,但又不知究竟是什么。


    “劳烦冯上卿。”不解深意,那就静观其变。


    又道:“陈郎君助力甚大,估摸着郡中应役的役夫基本都到了。


    如此,我就先与武信侯他们一起,集合役夫,点名签到。等冯上卿回来,正好大典也可以开始了。”


    “那仙使稍等。”


    冯去疾转身之间,不由想起族兄冯劫①对仙使的评语:纯善坦率。


    现在看来却不尽然。


    遇到身边没有拿主意的靠山在,必须独自直面冲突时,也颇有急智。


    郡中役夫应役而来,都是成群结伴,互相照应,否则一个人走到半路上,可能就被猛兽一口叼走了。


    到了城中后,稍富点的都结伴住在官舍,贫困的就寻个荒宅破庙,甚至身后的旧王城里都寄居着一群役夫。


    因此郡中数千役夫,陈平竟都煽动得聚过来,一个不落!


    仙使周邈立于神兽胸前,拿着三川郡役夫花名册,点名一个,座下神就便重复一遍。


    如此即便身处数万人群中,也能清楚听到自己的名字。


    “阳武县户牖乡陈伯。”


    “阳武县户牖乡陈伯。”


    陈伯听到名字,从人群中挤到最前面,拿出在外必需的身份符节。


    冯毋择验明身份,便将人放进来。


    如此一个一个点名,虽然费口水,但能确保不出错漏。


    等周邈中途喝了两次水,点完四千七百二十个役夫的名时,时间也已到晡时。


    带人前去传令的冯去疾也已经返回。


    也没空手,还带回来一串儿的官吏。


    最显眼的有四个,三川郡监御史、郡尉,洛阳县县丞、县尉。


    周邈点完名,下到地上。


    冯去疾上前回道:“郡县两衙官吏,受郡守和县令胁迫,不敢来迎仙使。如今得知两位首恶已经被缚,皆愿随臣来助仙使。”


    周邈:要说真没点猫腻,你看我信吗?


    冯去疾:不痴不聋不作家翁,仙使可


    以信。


    话可能不对,但理没错儿。


    无非是杀鸡儆猴起效果了,于是见风使舵投诚而已。


    周邈点头:“如此甚好。”


    “大典筹备已毕,这就开始罢。”


    ……


    始皇帝二十七年,冬十一月望日。


    仙使邈晨主大典于咸阳,与始皇帝别。


    驭神兽瞬行千里,午至三川洛阳。


    掘成周大社厚土,日中筑三丈登仙台。


    日跌唱名四千七百二十人,诸事俱备……


    ——摘自《秦书·仙使邈传》


    ……


    晡时,日至于悲谷②。


    三丈夯土高台之下。


    三川郡四千七百二十名役夫,悉数到齐,于左右两侧排队列阵。


    二十尊钢铁神兽以环抱之势,矗立高台外围。


    以钢铁之身为屏障,隔离观礼黔首,护卫身后仙使。


    在此之时,仙使周邈身披玄黑金绣礼服。


    抬腿迈步,一阶一阶地,步上了厚土筑成的高台。


    相比早晨在咸阳城中举行的赐福大典,洛阳这一场大典——


    无人狂热高呼仙使千岁。


    数万洛阳黔首肃静立于原地,抬头仰脖,视线随登阶的身影移动。


    也无三公九卿,与文武百官。


    台下只有英布、冯毋择、冯去疾一干人等,及郡县两衙官吏,分列高台两侧,整容肃立。


    所幸还带了一个礼官。


    从咸阳带来的熟人礼官,在周邈登顶高台后,才将隐于台顶的身形现于人前。


    高声唱道:


    “维二十七年,冬十一月。仙使东出,巡治驰道,赐福黔首……”


    讲清事情缘由,照例又歌功颂德:


    “始皇帝仁,罪赦天下,恩诸遗民。科举取士,道通政达……”


    最后还是老规矩,告诫训话:


    “望尔勤勉,深忌怠懒……”


    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