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下罕有其匹【求订阅】

作品:《神话三国之魏武枭雄

    苍穹上的雷霆不断劈落。


    准确的说是点将台在一次次封将后,累积的武运达到临界点,在主动引雷。


    曹操得到词条提示后,足下化出浓重的紫晕,隔绝了台上攒动的雷电。


    将台引雷的位置,是基座的四壁。


    那四壁上浮现出三山五岳的烙印,吸纳雷电。


    将台在雷电劈击下持续蜕变,锈色褪尽,变得宛如一座黄金台。


    【将自身气运,修行,送入点将台】


    曹操依言而行。


    将台遂从侧翼,缓缓分离出一只铜铸的虎首!


    那是一枚虎符兵印。


    将台侧翼波澜如水,分离出虎符后,合拢如初。


    曹操从台上下来,将虎符拿在手里。


    这是一枚帅符,有半掌长短。


    虎符的头部有字,楚王,韩!


    韩信初为齐王,后为楚王,再然后被汉高祖罢免王位,贬为淮阴侯。


    这是他任楚王时的兵符。


    刘邦将其收回后,封存在这点将台内,算是始与终相合。


    用点将台封韩信为将,又用点将台收其权,封存兵符。


    但凡稍稍了解过兵事,就知道韩信是古今最强的兵家统帅之一。


    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至多三四人能望其项背,与其并肩者,不过一两人。


    他是兵家的丰碑……这是一位兵圣的兵符。


    曹操用手磨蹭着兵符。


    城头下,军伍跟随各自的将领,准备收兵归营。


    在归营前,还有一个武备阅兵,合击进退的展示。


    各队会轮替从城头下经过。


    聚兵封将的后半程,曹操的主要任务是吉祥物。


    他负责在每一支队伍,靠近城下时挥手,说:“众军奋勇!”


    然后下边由将领带头,回应道:“奋勇当前,参见魏王!”


    首领和部众互相捧哏。


    百姓反而最爱看这一段,曹军进退合击,动起来以后,比刚才的伫立听封,要好看的多。


    曹操站在城头,没什么事,便揣摩打量手里的韩信兵符。


    当他以气运之龙吞吐气机,又借用下方军伍的一股兵锋,融入手里的兵符。


    兵符上有刻纹游曳,浮现出一个个古拙的小字:


    “兵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


    “背水一战,十面埋伏,暗渡陈仓,战必胜,攻必取,分兵符为用,则用兵多多益善。”


    声音入耳,曹操精神微振。


    韩信曾留下兵书,兵神通,共三篇内容传世。


    但在吕后掌权的时期,就严禁传阅,慢慢失传。


    这兵符内藏锦绣,至少有韩信的部分兵书内容,以神念篆刻的方式,收容在其中。


    用武运兵锋融入,方可打开。


    其中有分化兵符,多多益善的字样,很可能蕴含着韩信对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和指挥方法。


    这对兵家来说,是不可替代的瑰宝。


    尤其对掌握洞悉能力的曹操,格外有价值。


    韩信的大兵团作战经验……曹操忍不住纵声而笑。


    到下午申时,聚兵封将,彻底结束。


    收了点将台,各部兵马归营。


    看热闹的百姓,士族相继散去。


    曹操则在众人簇拥下,回到府内。


    武将在城外安置部众,文臣都跟着一起回来了。


    核心圈子的几个人,齐聚书房,情绪都颇高涨。


    今日封将拜官,大家都有晋升。


    忙碌数年,算是阶段性回馈,升官涨俸禄。


    个个满心喜悦。


    少顷,众人告退,各司其职。


    “文若,你先别走,有事商量。”曹操叫住了荀彧。


    除了荀彧,仅剩在书房里的贾诩,在曹操示意下,取出一个圆腹的木壶,递给荀彧。


    “给你造了个尿壶,你拿回去试试,老憋对身体不好。”


    荀彧顿时感觉斯文扫地,不过眼神落在壶上,犹豫了下,一把接过。


    “魏王还有何事?”


    留下荀彧当然不止是给尿壶。


    “皇帝那边时机到了,准备把他送走。”


    曹操:“皇帝自己也不愿再留在我们这边,总觉得去了外边会更好,能做大事,那就让他走。”


    荀彧沉默了一会:“好…”


    曹操做这些事,其实不用跟他商量。


    曹操是怕他心里有芥蒂,才提前打招呼,荀彧很清楚:


    “送走皇帝,然后…称王!”


    如今的曹营,已是一个庞大的势力团体,以百万计的人,兵马,臣属,要跟着曹操混饭吃。


    这股力量,往前推进,不可阻挡。


    包括曹操也无法让它停下来。


    而今的曹营,根基渐厚,称王而非称帝,时机是合适的。


    一旦送走皇帝,曹操便将称王。


    “那就按王的意思办。臣告退了,今天的事没做完,心里沉甸甸的。”荀彧说。


    他这句话,用‘王’来称呼曹操,是对曹操称王的一个回应。


    算是公然表态。


    曹操笑了笑,荀彧拿着尿壶走了。


    曹操转向贾诩,递出一卷竹简。


    之前封官拜将,为什么没封贾诩?


    一来是他自己不同意,当众封他,心脏受不了。


    他的工作性质,也不易公然受封。


    贾诩是密谍之首,要尽量减少曝光率。


    所以武将最后一个受封的是黄忠。


    文臣最后一人,是影子般站在曹操身后的首席带宝护卫贾文和。


    此时,曹操才把评定,册封给他。


    贾诩翻开一看,定语很简单:“诩有良,平之奇谋。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


    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无有不中。论识略,聪慧,贾文和当数第一。”


    贾诩很少露出喜怒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


    “诩谢过魏王。”他躬着腰说。


    至于名册后边还有官职,俸禄的升迁,贾诩反而不怎么在意。


    升不升官,他都是干这些事。


    至于涨俸禄,他要钱没什么用。


    老板这边都管,跟曹府吃住好几年了。


    曹操在看桌上的封将名单。


    这次册封,带兵的五虎将,封了黄忠,赵云,张辽,太史慈,四人。


    以悍勇论,个人武力盖世的将领,只封了俩,就是那对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其实还有几个人有受封资格,比如于禁,乐进,曹仁,夏侯兄弟,封五子良将没问题。


    但曹操压了压,没一次封满。


    还有上进空间,再等等。


    也就是十虎将封了六个,这剩下的名额不多啊……曹操心忖十五名大将,都有些不够封。


    “士族那边,暗中串联的人,盯紧些,还有凉州的韩遂,开始安排吧,早日收回凉州。”


    贾诩答应一声,下去安排。


    骄阳西移。


    曹操拿出韩信的兵符和仙台印,摆在一起研究。


    ————


    “二弟。”


    刘备从院子外走进来,“三弟说,从上午到现在,你一直在往北眺望,数个时辰未动?”


    关羽高大的身形,一身古绿色长袍,外披半甲,立如重山,视线一直在瞩目北方的天空!


    张飞也跟在刘备身后,走了过来。


    “天地间有一股大气运,在往北涌动。”


    关羽探出强有力的手,像是在触摸虚空中的某些东西:


    “中午的时候,天地气机变化剧烈,现在倒是放缓了!”


    “往北涌动,冀州?”


    刘备也探手感觉了一下。


    但什么都没感觉到。


    修行达到关羽的层次,对天地的感知,玄之又玄,远隔千里,也能生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应。


    张飞:“有就有呗,跟咱有啥关系。”


    “今日上午,整个天地都在往北倾斜,以某个位置为中心,聚天地之气。”


    关羽:“你不关心是什么原因,引动了这种变化?或者说,是谁让天地往北倾斜?”


    刘备凝重道:“二弟是说,天地间的异常,是因为…曹孟德!”


    “不,不是一个人,是曹军在聚兵,也有可能是在进行祭祀,万军汇聚,文武齐至。”


    关羽眯着狭长的眼睛:“曹孟德麾下,力量之鼎盛,占尽了气数,天下罕有其匹。”


    “曹军若南下谋荆州,别说荆州内患未除,便是鼎盛之际,也非其对手。


    大哥当早做准备。”


    刘备抬头看向北方,忧虑道:


    “不知为何,州牧(刘表)突然病了,据说找来一个道士,在给他看病。可惜不但没好,还越来越重的样子。”


    “关于后续…诸葛家的人,倒是给我出了个主意。”


    ————


    赵云带兵归营,而后入城,来到曹府隔壁的一重院落。


    这次来观礼的宿老,包括曹家的一些族亲,就安排在曹府隔壁。


    赵云的师傅,童渊也在这。


    “师尊。”


    赵云从外进来,给童渊执礼。


    屋里坐了一帮老头,都是当世大才。


    郑玄,蔡邕,张槐,童渊,张仲景,华佗。


    华佗,张仲景,在其中是最年轻的两个。


    “我家徒弟来了。”


    童渊看向赵云。


    早年他和张槐有过争锋较量,争夺武道巅峰的胜负。


    晚年再见,却是恩怨已泯,坐在一起谈的颇为欢快。


    “今日封将,除了当众宣读那些,魏王对你可是另有封赏?”童渊问。


    赵云坦然道:“王要给我封侯,我自觉来曹营颇晚,资历,功勋皆不及文远和汉升两位将军。王许我独自领兵,已足够亲厚信任。


    未立大功,不敢封侯。王已允准,以后再封侯不迟。”


    童渊笑眯眯的回头对众人道:“你们看,我这徒儿如何,可知进退?”


    众皆称善。


    原来这几个老头在互相显摆弟子。


    年轻时自己争,老了就靠显摆子女或传人来较量胜负。


    ……


    书房。


    曹操放下韩信的兵符和仙台印,琢磨了一会,而后闭目体察自身。


    他封将的时候,就感觉到每封一将,对方得了武运,便也给自己回馈一股气息。


    整场封将下来,他被众将回馈的力量,磅礴雄浑,需要运功来消化。


    同时,曹操还察觉到封将后,自身有了些特殊变化。


    当他闭上眼睛,体内的力量,流转不休。


    他身后的气运之龙,开口吐珠。


    那龙珠上,果然出现了变化。


    Ps:上两章,书友建议说十虎将分上下,不如左右来得好听,调整了下,左对应上,右应下。没看见也没事,不影响阅读~~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