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洞中凶险

作品:《岱海

    石笋林中,四人之前采集到地髓的那根巨大石笋周围,十余团黑影,阴气缭绕,死死盯着其上缺口,发现地髓已经不翼而飞,顿时怒不可遏,上蹿下跳,阴冷气息如潮水般弥漫开去,令周遭空气都寒冷了几分。


    石笋林中另一处,四人正在打坐恢复。


    程风游忽感一阵寒意,颈上毫毛纷纷竖起,不由得皱眉睁眼,警觉地扫视了一圈。


    “并未发现异常。难道是我的错觉?可周围的确是有一股阴气,哪里来的?莫非有怪物暗中潜藏,打算伺机偷袭!”程风游手按剑柄,看向彪行。


    彪行也已警醒,与程风游互视一眼,二人眼中警惕意味十足。


    “曹师弟,鲍师弟,速速醒来!当心有危险!”彪行低声喝道。


    曹结缕闻言,立马惊醒,手按大刀,就欲起身。


    “先不要轻举妄动!”彪行出言提醒。


    曹结缕听言,便又坐了下去,虽然按兵不动,却已提起十二分警惕。


    而鲍滓沏似乎有些睡得迷糊,这时才反应过来,猛地一惊,身子一歪差点倒了下去。


    “有…有什么危险?”鲍滓沏声音压得极低,口齿不清地问道。


    “有一股淡淡的阴气传来,可能是洞魈。洞魈喜群居,爱伏击,我们切不可轻举妄动。先坐着,装没发现,引蛇出洞,等到它们自己不耐烦了,便会主动现身。洞魈乃是阴煞类妖兽,待会便用火行功法或火行宝物对付它。程师弟我无需多问,曹师弟,鲍师弟,你们有火行之物吗?”彪行低语道。


    曹结缕点点头,“我身上带有几张火球符,能用吗?”


    “可以,鲍师弟,你呢?”彪行看向鲍滓沏。


    “不巧,我身上没有火行之物。”鲍滓沏眼珠转了转,细声说道。


    “既然如此,这五张火球符,你拿去。”彪行递了五张火球符过去,“待会洞魈来袭不要吝啬,尽快打退对方,洞魈生性记仇,吃亏之后,可能会招来更多同类,我们要快些离开,躲避追杀。”


    彪行话音刚落,数道黑影猛然从石笋背后蹿出,扑向众人。


    程风游腾地跃起,长剑上火焰缭绕,一撩一扫,黑影便被他悉数逼退。


    不过,更多黑影却从四面八方袭来。


    “走!没必要和它们死磕!”


    彪行抬手甩出一道火球符,化作一团火球,砸向前方扑来的黑影。


    紧接着,火球在空中爆开,火花四溅,黑影四散而逃,其中之一避退不及,被火花及身,“滋滋”的烧灼声响起,黑影发出一声凄厉尖鸣,萦绕身周的阴气滚滚流动,方才艰难地将火花扑灭。


    旁边几道黑影见此,慌忙又退了一段距离,显得对火焰畏惧非常。


    趁着对方后退,彪行向前疾冲,开始突围。


    程风游等三人,此刻也都或以火行功法,或以火球符,将袭向自己的洞魈击退,紧跟彪行往前冲去。


    洞魈畏惧火焰,不敢太过上前,却有着藏身黑暗,熟悉地形的优势,又兼生性记仇,不愿放弃,故而一路纠缠不舍。


    直到四人钻进一个狭小洞口,又用火焰将洞口封堵之后,方才摆脱追杀。


    四人有些灰头土脑地钻出洞口,彪行手指前方:“这里就是地图上标记的,第一处地髓产出地点。”


    “跟我来!”


    彪行高举夜光石火把,一马当先。


    前方数丈外,洞顶垂下的钟乳石,与地上拔起的石笋,尖端相连,形成顶天立地的“灵芝柱”奇观。


    众人上前仔细查看,果见石笋底部空心,可惜其内并无地髓,不知是未有产出,还是被人捷足先登。


    彪行眼中略有些失望,拿起地图,又看了一阵,指着另一个方向道,“此处没有也不打紧,至少地图所言不假,此处确实有出产地髓的可能。我们去下一处!”


    ……


    第二处产出地髓的隐蔽地点。


    彪行看着空空如也的石笋内部,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我们去第三处!”


    ……


    第三处隐蔽地点。


    透过石笋上的一线缺口,可以依稀看到其内反射出一丝白光,众人为之一喜。


    彪行蹲下身子,破开石笋,伸出玉匙,往内捞去,才捞了两匙,便见了底。


    四人尴尬地面面相觑。


    “只得了半瓶多一点。”


    彪行摇晃玉瓶,眼中的失望之色难以掩饰,“这次的运气实在奇怪!在并非地图标注之处得了半瓶地髓,而在地图上标注的地髓产出之处,却只得了两匙……”


    “会不会是那位执事前辈,将地图卖给师兄之前,还卖给了其他人?”程风游心思活络,当即推测。


    “呃……我与那位执事前辈素有交情,而且他自己说了卖给我的是独一份,应该不会有假……不过,知人知面不知心,反正他都要调离峦起郡了,与我的交情可有可无,如此一想,一份多卖,倒也可能!”彪行眼中似有阴霾笼罩,喃喃着说道。


    “唉,别说这些了,你就说该怎么办吧!我们受师兄之邀,冒着生命危险,辛辛苦苦钻一趟九环洞不说,总不能回去之后,反倒还要亏钱吧!”


    辛苦奔波,加上担惊受怕,鲍滓沏如今怨气满满,青黑着脸,连番抱怨,语气也有些不客气起来。


    他在暗自悔恨,自己就不应该来,一路艰辛,提心吊胆,生怕被什么洞穴怪物偷袭,死于非命不说,结果还一无所获,反倒得赔出去不少!


    这谁能接受,反正他不能接受!


    彪行自觉理亏,不好反驳,便把目光投向程风游和曹结缕二人,“还要不要去下一处?下一处比此处深入不少,可能会有不小的危险。若是大家不愿冒险,我们便就此回返。回去之后,任务失败倒扣的功勋值,由我一力承担。让各位师弟白跑一趟,是我的错,怪我太想当然。回去之后,彪某再另行补偿各位!”


    “彪师兄不必自责,你有地图,完全可以自己探索,如今却邀请了我们,这本就是一番好意。我们怎能不领情?至于找没找到地髓,地髓有没有被人捷足先登,这些都不能怪师兄。”程风游含笑劝慰,一脸洒脱,根本不在意地髓的有无。


    “没错,不是彪师兄的错,运气不济和没安好心,我还是分得清的。”曹结缕在一旁点头附议。


    鲍滓沏闻言,脸色又黑了三分,心中怒骂:“领情?分得清?你们一个领情,一个分得清,合着是说我不领情,我分不清,我没安好心!”


    鲍滓沏心中恼火,却又不敢当着三人的面发作,只好讪讪笑道:“你们误会我的意思了,我不是要指责彪师兄,我只是一时心急,希望彪师兄能够快些拿个主意罢了!”


    “好!”彪行点点头,目光逐渐坚毅,“既然如此,大家都表表态,去不去下一处地点?”


    “去,为什么不去!”曹结缕抢着说道,并斜了鲍滓沏一眼,“彪师兄好心邀请我们,最后还要让师兄赔钱,我如何过意得去!”


    “没错,只要齐心协力,就是龙潭虎穴也可以闯一闯!”程风游豪爽一笑,显然也同意了。


    鲍滓沏面色不愉,他早已在打退堂鼓,但眼下看来,没人会听他的,他又不可能独自返回,即便不迷路,他独自一人也无法保证安全。


    “罢罢罢,既然大家都说去,那我也去吧。”鲍滓沏暗叹口气,嗓音略有些中气不足。


    “好!接下来,我们便冒一次险,深入一次九环洞,若是下一处地点,还是无法找够地髓,那就回去。天意如此,不可强求。”彪行重新振作,斗志昂扬。


    ……


    ……


    “彪师兄,你有没有感到什么不对?这半日来,我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在盯着我们。”程风游眼神透着一丝凝重,低声说道。


    此时距离他们从第三处地髓产出地点出发,前往第四处地髓产出地点,已有两日。


    一路谨慎,未出差错。


    只是半日前,很不巧的,再度偶遇了一群洞魈,四人边打边跑,挟火球符之威,未多时便摆脱了对方。可也从那时开始,程风游的心头就隐隐感到不安,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在暗中窥伺。


    一开始他还不怎么在意,预感又不一定准,也就没有说出来。然而,半日后的现在,不安感变得越来越重,压在心头,不吐不快。


    “我没有发现异常,师弟不要自己吓自己。”


    前方,彪行回过头,看了三人一眼,见鲍滓沏脸色苍白,眼神涣散,曹结缕脸色也有些发白,好在目光还算有神。


    但队伍中的士气确实低落了大半,如果再一直精神紧绷,绝对会出大问题。而且,他也没发现危险的迹象,最好还是别疑神疑鬼了,免得人心惶惶。


    彪行心里清楚,人在幽闭环境里待得越久,黑暗压抑的情绪就会越来越难以控制,心性不坚者会被黑暗一步步侵蚀,导致神智扭曲混乱,性格反复多变,直至崩溃,甚至死亡!


    看鲍滓沏的样子,就处在被黑暗侵蚀的边缘,曹结缕也快集中不起精神了,而他自己要不是之前来过数次九环洞,体会过那种感觉,恐怕也只会比曹结缕稍好一点。


    毕竟,身处幽暗洞穴,一连六七天不见天日,任谁也难保持正常。


    可看程风游,却像个没事人似的。


    “难道是因为程师弟道心极坚,故而不惧黑暗,能够消除恐惧?还是说……他看着表面如常,其实也在疑神疑鬼,我就没感觉有什么东西在盯着我们。”彪行暗中猜测。


    “大家打起精神来,我们离第四处地髓产出地点,只有数里之遥了,一个时辰便能到。”彪行收回心思,举起地图,大声吆喝,想要鼓舞士气。


    曹结缕闻言,精神一振,抖了抖肩膀,回答道:“好!终于快到了!”


    鲍滓沏却恍恍惚惚,随便应了一声“哦”。


    程风游走在队伍最后,一双眼睛依旧清澈发亮,沉声说道:“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关头,大家不要放松戒备,必须更加小心!”


    说话的当口,他还不忘扫视四周,提防着幽暗的洞穴后方。


    便在后方十余丈外,某个众人无法察知的黑暗角落里,潜伏着一只怪物。


    这怪物如孩童大小,灰白色的鳞质皮肤,前有细长两爪,后无腿,蛇身蜥蜴首,体格纤细,略显瘦弱。


    怪物无眼,但头上长着一个馒头状、圆鼓鼓的肉包,可以感知灵气的细微变化,故而能在地形复杂的溶洞中来去自如。


    正是半日前一行四人遭遇洞魈,施用火球符时,产生的剧烈灵气波动,引来了它。


    它一直远远缀在众人身后,像个极有耐心的猎手,等待着一击必杀的机会,不出则已,一出誓要饮血!


    ……


    ……


    九环洞内,不知某处。


    不同于其它地方是幽暗潮湿的洞穴,此处溶洞竟仿佛空间宽敞、明亮如昼的厅堂,方圆足有两三百丈,其内形态各异的大小石笋数以千计,仿佛雨后春笋般错落林立。


    在这些石笋的表面,绽放着一簇簇洁白晶莹的石花,淡淡光华从中漫出,一同点亮整座溶洞厅堂。


    厅堂中央,立着两人,一人是穿着月白道袍、身形如鹤的耄耋老道,另一人则玄服帷帽,浑身都包裹在一片黑暗当中,就连手上也戴着一副漆黑手套。


    在二人脚下,是一个直径不到一丈的小型法阵,法阵上镌刻的符文古朴粗犷,看似简洁,却无处不透露出奇异之感,仅仅只是看着,便让人有种似乎身在异国他乡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