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东边不亮西边亮

作品:《今天也在等大佬带飞

    《今天也在等大佬带飞》全本免费阅读


    “如果他不受贿,怎么会被杀。”宸王皱眉,陛下并非残暴,论罪都有实据。


    “五百七十三。”将军说出一个数字。


    “什么?”


    “五百七十三,五百七十三位袍泽,都是他在养着。”


    将军抬头,双目通红,道:“殿下,您应该清楚。徐春一个校尉,是凭什么能收受贿赂十数年?无一人上报。”


    他当然清楚,却仍觉得对方是自寻死路,害人害己。


    活该。


    宸王安静了一会儿,把嘲讽忍下来,才勉强说道:“不过是些死囚,能留一命已是奖赏。大顺已经免了他们的罪责,对得起他们了。”


    卫寅没有反驳。


    确实,大顺对得起他们。本是必死的死囚,戍边之后免去刑法,充做平民,算是银货两迄。


    “那五百七十三人都是伤残老兵。他不管,他们活不了多久。我知死囚不受津贴。但……终究是袍泽。”卫寅长叹一声。


    说着,卫寅深深向宸王行礼,“多谢殿下恩德。”


    “别把我想得太好,若非为了你们的支持,我才不干这麻烦事。”想到这里,宸王烦躁的踢了一脚椅子。


    再踢一脚,越踢越气,再来一脚。


    合州事后,那些伤残老兵都是宸王在出钱养着了。


    不养不行。


    他要是敢不管,这些为了所谓袍泽情谊不顾性命的粗人就敢继续顶风作案,到时候削减的是他手下的势力。


    就连这个徐春,要不是他让人带着上柱国的手书去拦下来,这些憨货就得凑上前去当同谋了。


    真以为军中不算朋党吗?


    宸王把椅子踢散架了,又跺上两脚,才解气。


    “殿下仁德。”


    妈的,解气不了一点。


    “仁德个屁。”宸王指着将军鼻子骂到:“你知道老子付出了什么吗?老子亲自帮老六牵线给施仪。”


    “现在好了,文臣、武将、谋士、侠客,老六全都沾完了。”


    说完,宸王脸上的愤怒收起,面无表情。维持了不到一秒,又破功恨恨道:“你们怎么就没杀了人呢?你哪怕杀一个啊!”


    “亏本王还专门派遣高手掠阵,结果屁用没有。”


    他一脚踹过去,这次是真的霍霍到人身上去了,“要死要活要杀人,杀了吗?啊?还要老子擦屁股。”


    比起瑞王,他才是真的怕此事被揭露出来的人。新年时节在上京上演生死时速,是多大的罪过?最重要的是还无功而返,宸王都块气死了。


    他赔的可不止是送人到施仪军中而已,潭潇越亲自前来,宸王陪着笑脸给出去不少消息,有的还是从泰山处得的。


    卫寅膝盖挨了一脚,生生受了,对着又继续拿着桌腿出气的宸王殿下回道:“我们错估了解令的武力。”


    还有执行兵士,居然怜惜性命。卫寅得知详情后也是羞愤难当,当日便亲自杖责了,将其全编入了先锋营。


    却并不准备在暴怒的五殿下面前提起。


    宸王好歹在踹坏桌子前压下了愤怒,向卫寅道歉:“抱歉,本王太激动了。”


    “六弟的要求,得劳烦卫将军了。”


    他说完,仔细吩咐道:“把人送进去就行,别的不用管。”


    卫寅想想,“殿下,要不要在路上……”说着比了个割喉的动作。


    宸王忍了忍,没忍住。一脚踹过去,咔的一声,书桌成了三条腿,笔架散落在地。


    他转过头,阴惨惨的眸子瞪着卫寅,“卫将军觉得呢?”


    卫寅盯着在地上咕噜噜滚来滚去的毛笔,觉得嗓子有点干,“太延军中的裘军医从前与我军中随行医师有旧,我会请他去信一封。”


    宸王点头。


    今日上京无事。


    ……


    恍恍然又是一个大朝。


    今日朝会人齐,被陛下责难后称病的廖尚书以及确实经常称病的曹相国都站在了太和殿。


    万岁之后,小太监为相国搬来椅子坐下,其余臣子站立听宣。


    锦王殿下率先启奏,“儿臣新得了利器,想要献与父王。”


    他做足了准备,在最后一批赈灾银装载之际,他不相信朝中还会有人拖延钦差的任命。


    受挫了几日的锦王私下和幕僚讨论过后一致认为是两位兄长心中不满,所以才想办法拖延此事。不愿锦王过早进场纂取民心。


    锦王只能咽下这个暗亏,四哥五哥确实也没有食言,只是钻了空子。


    在满朝文武的陪同下,锦王将皇帝带到了田间,展示耕田利器的用法,并将自己之前所做的试验结果上呈陛下。


    “此种利器,会极大提高民众耕田的效率。”锦王说出了从潭潇越处学来的词语。


    “好、好、好。皇帝拍掌大笑。”但见重犁转过一圈之后,陛下的神色已经收敛了。


    “锦王有心了。”回到大殿上,皇帝道:“授中顺大夫,暂领工部郎中一职,携屯田清吏司择地推行深耕犁。”


    喜上眉梢的锦王殿下领旨谢恩,并乘胜追击说出了自己的另一个目的。


    “儿臣想带着深耕犁去往陇安,帮助当地的灾民重新下种,或许不会误了秋收。”


    锦王行礼,脸上坚定而真诚,一心只为受灾民众打算。


    朝堂寂静一时。


    陇安确实也适合深耕犁施为,于是高坐于堂的陛下开口,“既然锦王有这份心,那就……”


    “臣也有一个人选。”陛下还未出口的话被打断,他皱眉,看见了坐在太和殿众臣最前方的曹镁。


    扬了扬首,对自己的相国给予了尊重。


    锦王殿下低着头,失算了。


    曹镁从御赐的凳子上站起,遍布老人斑的脸微微低着,动作颤巍,“老臣认为张公主驸马宁敬源堪当此任。”


    众人的眼光看去,着才发现今日的朝会稍有些不同,不仅曹镁到了,就连几乎从来不在太和殿出现的宁敬源也在。


    此时宁敬源从朝臣中出列,神态自若,神影自如,“臣请往陇安赈灾。”


    好像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臣子,而不是不被允许涉政的驸马。


    随着宁敬源的出列,朝中又有了好几位老臣表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