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言辞无需成本

作品:《大宋小商圣

    周庄位于萧太后河畔的一个小镇。


    以前没这么干旱时,这里更加繁荣。即便现在人烟稀少,但南来北往的商人依然络绎不绝。


    周庄是个交通枢纽,镇上有卖南方商品的,有售本地特产的,有开设餐馆的,有经营杂货店的...


    街头巷尾,一片喧嚣,与百户所那冷清的鳝鱼沟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陈铭和孙梧并未刻意打听陕西人的消息,只是漫无目的地在镇上闲逛,东瞧瞧西问问,显得悠然自得。


    两人在周庄的大街小巷悠哉游哉地逛着,不慌不忙。


    逛了半个时辰。


    孙梧走在后面,略显焦虑地低声问道:"铭公子,我们该怎么找到陕西人呢?"


    "周庄地方不大,想找还不简单?我难得来一趟,正想四处逛逛看看..."陈铭笑着回答。


    "公子似乎胸有成竹啊?"孙梧有些好奇。


    "不是有句俗话吗,高底靴踏烂泥,平头袍脚跟齐,一股葱椒味扑面,不用听声就是陕西佬..."陈铭悄声说道。


    "公子真有才,还如此押韵?"孙梧笑着称赞。


    "哎呀,这些都是徽商取笑陕西人的,不是我想出来的,是郑焕告诉我的。"陈铭用折扇掩着嘴,悄声说。


    根据那句俗语,二人询问了路,又顺着气味,轻易找到了"齐德隆"皮货行。


    还没进店,远远就能闻到一股皮革混合的气味,比百户所后的鳝鱼沟还要浓烈。


    陈铭被熏得差点晕过去,却又不便捂鼻子,幸好手里有把折扇,不停地摇着,显得颇有公子哥的派头。


    孙梧也被辣得眼睛疼,但任务在身,只能硬撑着,豁出去了。


    "两位贵客,有何贵干呢?"


    见有客人上门,皮货行的大掌柜连忙上前迎接。一看他们的装扮,外罩一件羊皮袄,看不清本来面目,果然和郑焕描述的一样。


    "太好了,两位请跟我来!"大掌柜一听有生意,心中一喜,连忙鞠躬道。


    二人鼓足勇气和决心,跟着大掌柜来到了皮货行的后院。


    后院里晒满了各种皮料,常见的如牛皮、羊皮、狗皮,稍好点的狐狸皮、狼皮、兔皮,甚至还有不少熊皮、豹皮...


    陈铭和孙梧四处浏览,视线并未停留在店员特别推崇的高级皮革上,而是紧紧盯着那些普通的羊皮和牛皮。


    见他们只关注普通货色,店员猜测这两位可能只是随便逛逛,于是态度略显不耐。


    但他碍于职业素养和身份,不便表露出来。


    "兄弟,劳烦找一个能做主的人来谈谈吧!"陈铭摇了摇纸扇,保持着矜持的姿态说。


    "不必了,十两银子以下的交易,掌柜授权我可以自行决定……"


    店员撇了撇嘴,对二人说,随即伸手拉住陈铭。


    陈铭顿时一阵寒意,以为店员有什么特殊的嗜好。


    不过,随着店员的动作,他意识到这是按照旧习在"袖中交易"。


    简单来说,就是在袖口通过手势和暗语谈价格。


    陈铭对握手没兴趣,扇子一挥,说道:"我们工坊皮革用量大,一次大概要买三五百张,如果质量好,会长期采购……"


    "这个你可做不了主,让你们掌柜来,我们签合同,白纸黑字为准!"店员审视了陈铭一会儿。


    "客人,吹牛皮不用交税吗?我们可是要现银,不接受赊账的!"店员笑着说,他心想,这么年轻就提出三百张的大单,可能是想让对方知难而退。


    "现银支付,签完合同立刻付款,你们只要负责送货就行!"陈铭坚定地说。


    店员看到陈铭坚决的眼神,强忍住了内心的冲动,没有追问他是如何吹这个牛皮的。他转身飞快地离开了。


    半盏茶的时间过后。


    "干嘛呢,干嘛呢,五娃子!有贵客怎么不倒茶呢?"门口传来一声热情的叫喊。


    声音未落,一股混合着动物和男子气味的气息飘进来,差点让陈铭栽了个跟头。


    只见一个黑壮汉子,满脸络腮胡,身着泛黄的羊皮袄,冲进门来。这天气已逐渐炎热,他不怕捂出痱子吗?


    "我是掌柜齐有成,敢问贵客是……"穿羊皮袄的汉子恭敬地拱手问道。


    "免贵,我叫陈铭,通铭水行的。"陈铭扇扇子,潇洒地回答,可惜现场都是男性,没有女性粉丝。


    其实陈铭扇扇子并非为了摆谱,其中的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此处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