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过年
作品:《我的美食直播通古代》 《我的美食直播通古代》全本免费阅读
第二日,李阑青就办好了离职手续,不似之前的死气沉沉,今天她可谓是一身轻。
反正她都滚蛋走人了,也没必要按时按点上下班,只是公司也太着急赶人了,下午回家的时候她习惯性钉钉打卡,发现各种公司内部群都把她给踢出去了。
这才第二天,有必要做得这么绝对吗。
干嘛,怕她泄露消息,还是怕她像陈鸿光一样偷客户。
没有任何一点肚量。
原以为交接工作要一个星期才能完成,没想到只用了三四天。
还真是着急呢。
再也不用按时按点上班,就是爽,冬天就适合一整天都躺在温暖的被窝里。
不是,说错了,春、夏、秋、冬都适合,天下怎么会有床这么完美的场所,直叫人爱死。
距离过年有那么一二十天。
终于可以实现出去游一圈的计划,李阑青准备利用一整天的时间来做好旅游规划,她有时候懒得可怕,有时候效率高得可怕。
一天在追剧、规划两不误的情况下,她做好了好几个城市的旅行计划,顺带订好了车票还有酒店,她可太厉害了。
做好计划,说走就走。
到达一个城市就开直播,一个没有断过代的文明,带领直播间的朋友们去游古建筑,时空接壤的感觉真奇妙。
三天一个城市,走了四个城市,纵使不是特种兵打卡,回到家还是小累。
休整着就要开始准备过年啦。
一年之中最盛大也是最重要的节日。
这天,李阑青跟着父母亲一起逛超市、菜市场买年货。
2025年1月25,天气雨夹雪,在线人数12301。
“朋友们,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买年货。”囤货,总是兴奋的,李阑青说,“不知道大家过年的时候什么习俗,也会买什么年货。”
【宋·怜儿:那可多了。】
【宋·三郎:那简直就是要把集市上的所有东西都搬回家。】
【秦·玉珍:过年,那肯定是要有美酒、肥羊、桃枝,这三样东西的。】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肯定是要放爆竹的。】
【晋·重云:屠苏,那肯定得有屠苏酒哇,是吧,除病。】
【汉·卓华:有了屠苏酒,那得有五辛盘。】
【陆游: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唐·春桃:当然要画梅花妆,还得送拜年贴。】
【清·冬喜:对飞贴。】
【宋·怜儿:吃饺子。】
【明·子谦:鞭春牛、接灶神、贴门神、赏灯会,元宵节秦淮河放河灯,可好看了。】
他们所说的习俗,现代不同的地区一直都有保存下来,李阑青相当感慨:“正好,我这里都有,一代一代相传啊,了不起。”
【唐·仲羽:那可不,想到一千年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还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的文化一直都有保存,我就无比自豪。】
【清·叔跃:说得好,鼓掌。】
“鼓掌,鼓掌。”李阑青也是挺激动的,“其实我对过年的记忆记得最深的还是小学学的一篇课文,是现代作家老舍的《北京的春节》,有请alpha帮我把原文贴出来,大家可以看看,我想北京的朋友读了之后肯定很有感触。”
【清·叔跃:这就是我的生活啊。】
【清·叔跃:哇哦,好神奇。】
【宋·三郎:看着就很有趣。】
【清·冬喜:看得我都想去北京了。】
【清·叔跃:北京欢迎你,带你去全聚德吃烤鸭。】
“是吧。”聊得差不过,也该开始正式进入菜市场,李阑青带着队,“朋友们,现在开始疯狂囤货。”
此前批年华都是他们俩的工作,小时候可能喜欢缠着父母,长大后就喜欢躺着等吃的,这一次李阑青才是从头到尾跟着他们一起买买买。
这个过程还是比较爽的。
“要买什么东西。”进入菜市场,纵横交错的摊位,李阑青看着都眼花缭乱。
“要买的,那就多了去了。”吕阳华在这里那可游刃有余,“反正从现在开始到元宵节的菜都得买得差不多,接下来几天偶尔来买买新鲜的蔬菜就行,像一些鸡鸭鱼肉都得买着存起来。”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李阑青说:“那要买多少菜。”
“多的冰箱都塞不下就是。”吕阳华现在斗志满满,一头扎进年货大军里,“还等什么,开干。”
李阑青对菜市场不熟悉,对要买的年货也不熟悉,她和父亲只需要跟在母亲后面做小工就可以。
他们先是来到了生禽区。
吕阳华对摊主说:“给我拿五只鸡,五只鸭吧,要大点的,你帮我挑。”
“好咧。”摊主明显认识,“行吧,给你挑五只肥的、大的。”
“好说。”都是老熟人,吕阳华很大方,“我等会儿来拿。”
买完鸡鸭,吕阳华转战到下一个区域,生鲜区,又是一个老熟人,“猪肉多少钱一斤。”
老板:“十五。”
吕阳华:“十三,我要个一百块钱,然后再给我剁一百块钱排骨吧。”
老板:“可以。”
李阑青看得目瞪口呆:“买猪肉还可以讲价的。”
“不能吗?”吕阳华一脸淡定,这都不是事,“我从来都是在他这里买的,他挣了我多少钱,而且要是三十下午来买,还能砍到十一呢。”
“厉害。”李阑青只有羡慕的份,“我都是到超市买菜,只要来菜市场,那些老板必杀我,我可不敢来菜市场。”
吕阳华经验太多:“有些人就是这样的,杀生又杀熟,可恶得很,我为什么只买他的肉,别看这个老板很年轻啊,比起其他看起来敦厚的中年人,他做生意实诚得很,只要肉到了下午都会便宜卖,不过他的肉一般也到不了下午,基本上上午八点就卖得差不多。”
李阑青:“了解。”
“学着吧。”吕阳华仰着下巴,“这么多年也不是白活的,别人休想占到我一丝便宜。”
买完了猪肉买牛肉,逛着就到了海鲜区。
“基围虾的话肯定是新鲜的好吃。”吕阳华思考着,“也得买一点冻着,反正这些东西到了各种节日就疯狂涨价,螃蟹的话可以养,要吃的时候直接蒸就行。”
“我们是不是还要买一些鸡腿、鸡爪、鸡胸肉什么的。”
“肯定要啊。”
从生鲜区出来收获满满,接下来转战到干货区。
墨鱼干、银鱼、香菇、虾皮、瑶柱、干豆角、干腐竹、花椒、花胶、茶树菇、鹿茸菇……
除了食材,还有各种调料。
买年货脑子里得装这么多东西,而且她还不需要清单,厉害,李阑青真是佩服地五体投地:“妈,你是怎么把这些全部都记住的。”
吕阳华:“买得多了,就记住了,等以后需要买年货的任务交到你手上的时候你自然而然知道了。”
李阑青想想都累:“那得八百年后的事了。”
吕阳华:“快了吧,如果你和小韩结婚的话,组成了自己的家庭,那不就得置办起来。”
“还没得很。”李阑青可没想过结婚的事。
“还没就还没吧,我也不催,反正我是想明白了,结婚没什么好的。”吕阳华特意看了他一眼。
李安民持有相反意见:“结婚挺好的,我觉得早点结婚比较好。”
吕阳华没理他,拉着女儿上前:“呵,男人当然觉得好,但是结婚我们先不说啊,你们目前的状态是同居。”
“差不多吧。”李阑青没有隐瞒,“他基本上都住在我那,而且我不是跟你说了,他买了房子,说装修好就搬进去。”
吕阳华问:“民宿他就不管了。”
李阑青:“他是老板,有他高中同学管就行。”
“那,搬进新房子一起生活的话和结婚有什么区别。”
是个好问题。
“是啊。”李阑青此前也想过这个事,觉得很麻烦,“就是领没领证的区别,你说我们又没结婚,我为什么要住他的房子。”
“这样有点吃亏啊。”吕阳华虽然开放,但还是有一点保守的,女孩总是有很多不利的因素对着她,对于母亲来说,她肯定是介意的,“你还是回家住。”
“是啊,我肯定也是这样想的。”他们也聊过很多次,但在家住也不方便,李阑青也是愁,“但是吧,妈你觉得可能吗?”
吕阳华还真被问住了,年轻人,怎么可能不想黏在一起,她换了个话题:“他没和你提过结婚的事。”没提的话就死定了。
“肯定提过啊,但是我不想那么早。”李阑青说,“而且他之所以买房就是准备当婚房,在我们还没开始谈恋爱的时候他的房子就买好了。”
那还可以,主动一点不是坏事,挺加分,吕阳华接着问:“你觉得和他结婚怎么样?”
李阑青:“挺好的吧,就一个人,没有难搞的父母,就我们两个过日子,很轻松,他很勤快。”
从母亲的角度,吕阳华还是希望她能稳定一点:“那我建议你们其实可以商量着要结婚,因为你们现在的生活和结婚没有区别,但不要很快啊,还是得看看,目前来说他各方面都挺好的,但是后续也说不准,还是要多相处。”
“那肯定的。”李阑青有自己的打算,“还有一个事,他要把房子给我,一直在准备过户的事。”
“啊,为什么,还没结婚呢。”吕阳华还是小瞧了他,“他对你,你没觉得他过分得好,怎么可能有这样的男人,他是不是别有所图。”
“我也这样跟他说。”李阑青有点懂有点不懂,有点理解也不理解,“他说这是他的诚意,他就想给我。”
“他想骗你什么?”吕阳华防备心起,“三岁看老,他小时候不爱说话,孤僻了点,人还是不错的,这么多年没见,你们也没谈多久啊,他为什么要对你这么好,最近几次接触,我觉得他也挺好。”
吕阳华又改变了一种说法:“哎呀,不知道了,想开一点,他能做到这样确实不错,不过没决定结婚之前还是不能接受,我们家又不是,对吧。”
“嗯。”李阑青也是这么想的,“还是买东西吧,要搞明白这些挺费脑的,我会和他谈的。”
吕阳华预测:“你们肯定会谈到结婚,要结婚的话你会排斥吗?”
“和他的话,不会吧。”李阑青信任他,“想法瞬息万变,说不定我和他明天就去登记。”
逛完菜市场,转战到超市。
在超市买水果挺划算,年货节,可多折扣。
吕阳华非常阔气,有种指点江山的气场:“砂糖桔可以来一箱,粑粑柑也可以来一箱,橙子也来一箱吧,然后看看还要吃什么水果。”
超市里那是人挤人,可热闹,连带着购物欲望也暴涨,李阑青是看见什么都想买:“先买两筐草莓,再来点火龙果、哈密瓜、龙眼、葡萄,就差不多了吧。”
吕阳华:“苹果,平平安安,这肯定也要吧。”
“买,都买。”买完水果,李阑青又溜到了零食区域,她小时候最爱的区域,不知怎地,到现在这个年纪,她居然不爱吃零食了,平常买得最多的都是水果,啧,终于还是变成了无聊的大人,“诶,旺旺大礼包,李萧蓝的最爱,买点。”
“买买买。”提到小女儿,吕阳华有话说,“没高考的时候,我还真挺担心的,她说做什么音乐,怕养不活自己,现在好了,回家都没时间,那个比赛结束后到现在都没回来一次,那么忙,怪想的。”
“她要是混不出来,你更着急。”李阑青说出真相,“那时候你就烦了,说不定还要吵架。”
“是那样说。”吕阳华就没有完全完美的事,“唉,长大了,越飞越远了,我也不能祈求她一辈子在我身边,有一件事挺好的就是,在电视上可以时常看见,我就担心啊,有人不好,听说乱得很。”
李阑青也担心,但担心没有用,只能放开点:“没事,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她都知道,她也会保护好自己的,你还不知道她什么性格,跟你一样不能被别人占到一点便宜。”
“希望吧。”也只能是这样,吕阳华也做不了其他,还是继续买年货,“买点饮料。”
“要不要来点坚果。”李阑青很快转移注意力,“核桃、杏仁、开心果、腰果、夏威夷果,巴旦木奶枣还有山楂,山楂我喜欢。”
“红薯干,我爱吃,也称点。”
前面红彤彤一片,李阑青推着车上前:“装饰买点。”
吕阳华看了眼就失去兴趣:“去外面的地摊买就可以,这里面死贵,哦,买几箱奶回家吧,差点忘了。”
逛超市也是体力活。
买得多是很爽,但是将东西运到车上也挺累,累得李阑青只想回家躺下。
但这还没有结束。
他们还要步行去几条街外的一条街道,那里还有东西等着他们去买。
平时不锻炼的坏处就显出来了,李阑青是能坐着绝不站着:“买年货居然这么累。”
吕阳华还比较轻松,健步如飞:“是啊,你以前躺着吃就可以啦,现在知道这是一项多么大的工程了吧。”
李阑青:“现在懂了,辛苦了,我的妈咪。”
无论何时,好话都受用,吕阳华说:“嘴甜。”
也不远,十分钟就到了,这里也是热闹得很,堪比大集。
吕阳华介绍着说:“这里本来是一个早市的,但是过年这几天都特批可以摆点摊,所以很多人过年都会卖点东西,你看那边卖炒货的就是那边幼儿园的园长,别看过年没几天,赚得可多。”
李阑青一听有兴趣:“要不然,我们也来卖点东西。”
吕阳华:“卖什么。”
“卖炸肉丸。”李阑青说,“好吃,肯定很多人买。”
李安民:“诶,我觉得可以有。”
“累呀。”吕阳华可没这闲工夫,“首先啊,肉得处理吧,蔬菜还得切,我们家的锅那么小,一个上午也炸不出来多少,累死累活根本赚不到多少钱,还不如老老实实休息,自己家吃吃就得了,回家随便你们搞,咱家里的活也不少,留着力气打扫卫生吧。”
“说得也是。”想想这些李安民也累了,立马熄了火。
“好香。“一走进去,各种香味飘进鼻子里,还真是诱人,李阑青定睛一看,”这里什么都卖耶,酥饼、绿豆糕、蛋卷锅巴、猫耳朵、拉面丸子、小麻花、撒子、妙脆角。”
摊主都很热情,不买也可以尝尝,一圈下来李阑青可吃得尽兴。
不仅如此,还有各种炸货摊。
“有卖小肉丸的耶。”瞧她发现了什么,李阑青上前一步,“炸油饼、油条、麻球,糖炒栗子,柿饼,烤鸡腿,买这么多东西回去,除了吃还是吃,这是报复性进食。”
吕阳华买了对联过来:“也是报复性消费,平时花个几百块还有点肉疼呢,今天花钱如流水一点都不心疼,说起来也怪哦。”
李阑青说得头头是道:“过年,这是一个非常正大的理由,忙活一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总得有个犒赏自己的日子,不然人生都痛苦。”
“很有道理。”吕阳华本来豁达的心更豁达,“那就今天都买个够,我们去那边,都是我爱吃的,糖冬瓜、炒米饼、花生酥心糖、芝麻糖、糖麻花、沙琪玛、兰花豆,这些都买一点吧。”
称完这些,吕阳华又想起来:“对咯,有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我差点忘了买?”
“什么。”李阑青拿着刚刚买的米炮筒,一边啃着一边说,这东西嘎巴嘎巴地响。
吕阳华拍了拍掌:“瓜子啊,过年不剥瓜子算什么,南瓜子、五香瓜子、焦糖瓜子、话梅西瓜子,我最爱的没有味道的葵瓜子,哦,还有,花生都忘了,哎呀。”
李阑青:“天呐,这么多,吃得完吗?”
吕阳华:“那年没有吃完。”
三人可是忙坏了。
忙了一上午总算是把年货差不多给买齐了。
然后就可以出发回乡下。
过年的主要任务就是吃吃躺躺。
大年三十这天,从大早上开始,简单吃过早饭大家就开始准备今晚的年夜饭,将近二十道菜吧,任务还是挺重的。
以往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人,自认为是大厨的李安民自然揽过主厨的身份,但是今天不一样,他有了两个帮手,一个是切菜工,一个是洗菜工。
李安民丝毫不客气地使唤他们,三人在厨房忙得那叫火热。
吕阳华是无事一身轻,偶尔去厨房当个监工看看进度,实在是不要太爽。
“两个人看着都眼里有活。”监完工,吕阳华去汇报进度,“现在已经开始炸肉丸、小酥肉了。”
“新女婿上门肯定要勤快。”佟水英心里都有数,“小韩我是知道的,这个小贺,你觉得怎么样?”
“看起来就不好接近。”吕阳华剥着瓜子,“不过,看着态度是好的,做事也挺周到,来的那天送了一屋子的礼物,算是比较正式的登门吗,请我们一家去吃了饭,也算有心吧,问他什么话,回话也很礼貌,谈吐也比较好,不过也只能看到这些了,主要是他和镜一,他们之间相处怎么样,听他的意思是想毕业就订婚,他的家庭和我们家相差肯定是大的,就是怕他们家对镜一不好,家里又帮不上忙,镜一从小就,唉。”
吕阳华没继续说下去,说多了伤心,心里也泛着一股酸楚。
“唉,谁说不是呢。”佟水英也是满肚子的担忧,“也不能全往不好的地方想,今时不同往日,我们也别小看孩子们,她们主意比我们大,眼界也比我们开,有分寸的,反正家始终在这里,想回来就回来。”
“说得也是,操心归操心,也别太操心,多想点好的,少想点差的。”
房间内。
李萧蓝昨天两点到的家,三人闹了一会儿,她们是很早就醒了,但李萧蓝还睡得四仰八叉。
吃完早餐,李阑青照例又躺回床上,这会儿正和直播间的朋友聊天。
2025年1月28日,天气晴,在线人数13254。
“今天就是最后一天直播了。”
最后一天,虽然直播到后面变成了一项必要的任务,早就盼着这天到来,想着自己也能解脱,实际上还是挺不舍的,因为在这里她真的获得了很多的快乐和必要的情绪价值。
对于早期比较孤独的生活来说,一个人能有地方吐槽和分享,也是能释放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可惜她实在是不是一个完美的人,有时候对于必要的直播也会产生一种厌烦的情绪,她知道不是讨厌,她就是有点累而已,所以后期减少了很多直播,还是专注于自己的生活。
现在要脱离直播,也说不上是伤心吧,至于后续会不会想念他们她也不知道。
李阑青觉得自己还是挺冷漠的。
对着一个出弹幕的直播间,对她来说虚拟又真实。
【唐·春桃:不舍。】
【秦·玉珍:这一天终于还是到了,老大要好好过自己的生活。】
【明·子谦:相逢既是有缘,和大家认识这么长时间,祝大家心想事成。】
【清·叔跃:没想到我能够和各个朝代的朋友们交流,这段日子我也是长了见识,也学到了很多,认识大家很高兴。】
【宋·三郎:你好正经。】
【清·叔跃:别看我在网上这么e,其实我在现实中是个正经又严肃的i人。】
【宋·三郎:啊?】
“叔跃你是i人啊。”李阑青也是没有想到,“也是很多人都喜欢在网上放飞自我,理解。”
【清·叔跃:是啊,我可i了。】
【唐·仲羽:书到用时方恨少,那我希望大家都能财源滚滚吧。】
【三国·恒昌:和大家都有这么深的感情了,还真是不习惯。】
【唐·春桃:以后也看不到了,日子得多无聊啊。】
【明·柔音:总有分别的时候,没关系,大家都要过好自己的生活。】
【宋·怜儿:对呀,没什么大不了的,今天就好好告个别吧。】
【宋·怜儿:山高水长,人生遥远,下一个路口再见吧。】
【张骞:很简单,多吃点好吃的,对自己好一点。】
【曾巩:考试的时候下笔如有神吧。】
【徐霞客:世界就在脚下,什么时候出发都不晚。】
【李时珍:不要生病吧。】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国家兴旺。】
【陆游:希望和平,不要再有战争了,大家都能吃饱穿暖。】
【苏轼:就祝福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好,繁荣昌盛。】
【繁荣昌盛。】
……
李阑青也排上了队形:“我呢,就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吧,我觉得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对吧。”
李萧蓝睡到中午才醒,依然还是困得要命,连轴转,刚醒来的时候她以为是在酒店呢,没想到是在自己家。
平躺了一会儿,各种香味扑过来,肚子咕咕讲了两句,果断翻身下床。
葱香小酥肉,外酥里嫩,葱香浓郁,外面还撒了一层椒盐辣椒粉,别提有多好吃,就坐着的一会儿工夫李阑青就炫了很多。
人来得正好,她将这一盘的最后一根递到她的嘴边。
“也太好吃了吧。”李萧蓝简直就像是没吃过好吃的,做艺人没那么好当的,吃得那叫一个嘴里没味,好不容易有放纵日她要大吃特吃,“还有吗,我要大开杀戒了。”
李安民将一大碗刚刚新鲜出炉还冒着烟的肉丸端到她面前:“有,还有最好吃的小肉丸。”
李萧蓝双眼放光:“这一碗都是我的,都别和我抢。”
吕阳华:“放心吧,没人跟你抢。”
电视上播的是某卫视的春晚,看到熟悉的画面,李萧蓝说:“快到我们了。”
“知道,昨天晚上都看了一遍。”佟水英也是特意在等他们的演出,“等过了年,是不是还要去录制元宵晚会,也是这个台。”
“要录制,但不是这个台,是另一个台。”话音刚落,熟悉的旋律就响起,李萧蓝也摆好了架势,“来了。”
自己的歌,李萧蓝是全程都跟着唱,嗨得不能再嗨。
一曲完毕之后,大家的掌声也没少。
“不错。”从电视上看到自己的女儿,到现在吕阳华还是有点难适应,“每年看各个台的春晚,没想到有一天也能看见你在上面表演,太神奇了。”
“以后可能还有更神奇的。”李萧蓝说,“要是我上了春晚怎么办?”
“那就太有面了。”佟水英对春晚那可是有一种情怀在的,”春晚那可不是一般人就能上的。”
“那我就争取,让大家脸上都有面,我上了之后你们就可以说,看见了吗,这是我谁谁,她都上了春晚了,厉不厉害。”
“好,那我们就等着。”
晚上是大餐,中午就吃得比较随意。
上午食材都备好了,下午就集中火力开始制作,两个帮手也都闲了下来,然后就加入了麻将局。
李阑青不会打麻将,但看看热闹还是会的,反正好几局下来婆婆和妈妈笑得合不拢嘴。
看看电视、打打麻将、玩玩游戏,时间过得非常快。
很快就到了吃年夜饭的时候,一大桌子菜,视觉的盛宴,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拍照打卡。
吕阳华拍了个小视频,然后就夸起了今天的厨师:“哎呦,这么多菜,老李你今天真的是辛苦了。”
“没有。”给家人做好吃的,李安民真没觉得很辛苦,“我只要动动锅铲,今天两位帮手才是辛苦。”
吕阳华:“对,小韩小贺,今天你们俩辛苦了,一整天都没怎么闲下来,等会儿多吃点。”
“多吃点。”佟水英在主位落座,“也欢迎你们今天和我们家一起过年,来了就是一家人,千万不要客气,就当是自己家。”
韩休:“好。”
贺徵:“一定。”
干了杯,说了祝词,也就正式开动。
照例,李阑青舀了一小碗汤先垫垫胃,排骨玉米汤,一款出现在大江南北饭桌上的家常汤,玉米的清香和排骨的肉香结合得非常好,清爽又鲜美,排骨也炖得软烂一抿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