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以自己的名义行事

作品:《大秦仙医

    “大公子,你想知道真相吗?”


    扶苏微微一怔,然后点头。


    “依我之见,儒家之人,皆为愚昧之人。”江洋毫不客气的道。


    “怎么?”


    “我敢问,如果大秦出现了叛徒,我们该如何处理?”江洋沉声道。


    扶苏怔了怔,随即又道,“大敌当前,怎能姑息临阵脱逃,必须按律处置!”


    江洋见这一幕落入了他的圈套,沉声道:“如果他只是为了家里有个母亲,才临阵脱逃的?”


    扶苏一时语塞。


    这就是儒家与法家之间的区别。


    从儒家观点来看,当一个逃兵,是因为他在家里照料他的母亲,那是正确的。但是在法家处,却是要严惩不贷。


    江洋看着没有说话的太子,又补充了一句,“儒家讲究的就是仁义,想要建立一个完美而又和谐的社会,恐怕是不太现实了。”


    “儒家思想的调动能力很弱,根本不适合治国,没有足够的动员能力,而且还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我们联合起来,很有可能会再次分裂。”


    扶苏顿时一怔,但却从未有人敢当着扶苏的面说儒家的坏话。


    扶苏也有心想要辩驳,但一时间竟找不到什么话来。


    “但是,苛捐杂税,征兵,平民们的日子,实在是太难过了。”扶苏低声道。


    所以,扶苏才会始终以儒家为本。


    江洋对着江甫行了一礼,说道,“大人关心大秦子民,我代表所有人,向大人道谢!”


    “少将军不必如此客气。”扶苏一把将江洋扶了起来。


    江洋接着开口,“轻赋税,免差,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那如果儒法两家,各有所长呢?”江洋建议道。如果两家要争论,那就是三天三夜,都没有结果。可如果把这两种理念融合在一起,那岂不是说,就没有一种更好的方法,能够让我的国家,变得更加强大?嬴政虽然重视法家,却也不排除儒家思想。


    如果不是儒门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嬴政,也不会有烧书坑儒的可怕局面。


    扶苏也是恍然大悟,见了江洋之后,我心中的一块心病也就解开了。


    儒法两家,又何必一定要斗个高低?


    扶苏看了江洋一眼,再次行了一礼,“多谢少府指点!”


    这对现在的大秦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


    江洋呵呵一笑,道:“大公子果然慧眼如炬。”


    扶苏叹了口气,“如果太尉寺也是为了大秦的子民着想,那就让我们一起合作罢!”


    江洋也是呵呵一笑,他本来还没打算选择哪一方呢。


    不过,如果扶苏放弃儒家的传统,改为与法家相融,那么他的前途,将会更加光明。到时候,恐怕就不是扶苏给贬陇西的事情了。


    然后,历史就会被改变,而嬴政又被江洋救了回来。以后只要少做点活,多吃点东西,多运动。也不会死在东边的沙滩上。


    大秦很有可能会是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是亿万个王朝!


    江洋呵呵一笑,沉声道:“革命还没有结束,你还需要继续奋斗。”


    扶苏不知道江洋在说什么,但还是点头表示赞同。那铁鹰剑士高展也到了。


    高展看到江洋身边的大公子,也是一脸恭敬地行了一礼,“拜见大公子!”


    扶苏看到高展,也是大吃一惊,看来他也知道一些关于铁鹰剑客的事情。


    这是大秦第一勇士。


    想不到父亲连铁鹰剑客都派来了!扶苏也没有料到,江洋居然被嬴政看重到这种地步。


    江洋想了想,说道:"大公子,我这就去修炼剑术!"


    扶苏颔首,“既然如此,我便告退!”


    然后,扶苏走了,上了一辆同样坐在车厢里的黑色身影。“大公子,这太尉寺怎么样?”


    扶苏对于江洋却是十分的满意,他喃喃的说道:“这个人很有才华,值得结交,而且父亲也很看重他。”


    “大公子,你一定要和江洋打好关系!”


    高展等扶苏走后,将一把长刀递给江洋递了过去。江洋接过高展递来的长刀,和高展一起演练起来。


    高展对江洋的实力,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从一开始,他只是想学点剑术,但现在,却是可以和他打上一场。不过是两三日的工夫而已。


    “少府主,你在剑道上,的确是个天才。”高展赞叹道。江洋叹了口气,“这都是你的功劳!”


    江洋很清楚,他现在的剑术,还差得很远,和这高展比起来,他的剑术,只能算是半斤八两。


    “继续!”


    江洋终于将自己的宝剑收了起来。


    第二天。


    江洋起了个大早,穿好了衣服,就去了朝堂。


    这朝会并非定时举行,而是在一些重大的会议上,或是一些重大事件要公布的时候,嬴政方才会召集。"


    江洋还是头一回出现在朝堂上。


    在回去的途中,江洋就发现了王翦。


    王翦也恭敬的对江洋行了一礼。


    他叹了口气,说道:“最近太尉寺发生了不少大事。”


    江洋微微一笑,他明白王翦说的是那张椅子。现在满朝文武都到了,就等着嬴政了。


    江洋此时才发现,原来在药堂中的那个老李,就是李斯。


    江洋看了他一眼,李斯则是不敢和江洋对视。


    江洋在心里腹诽道:“这老李也太不够意思了,居然装作不知道我的身份。”


    嬴政一出来,整个大殿都安静了下来。


    他站在高台之上,看着群臣向他行礼,脸上的表情也没有丝毫的变化。嬴政目光一转,冷声道:“你们谁有奏?”


    嬴政也很不高兴,所有和嬴政对视的官员都不敢看嬴政一眼。


    “没用的东西!”


    在所有人的目光中,江洋站了起来,行了一礼,“皇上,我有奏!”


    大公子扶苏也是一脸好奇地看着江洋。


    “准。”


    江洋想了想,说道,“大秦的工匠们发明了一种可以用来抄录的文字,而且还能取代竹子,我觉得我们应该把这些东西印出来,然后在大秦建立一个藏书阁,让所有的寒门学子都可以阅读!”


    他看着下方的文武百官,冷声道:“你们有什么意见吗?”


    “我不同意!”王绾站了起来。


    与王绾交好的大臣们也都跟着附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