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有性格缺陷的崇祯皇帝!

作品:《回到明末做枭雄

    深夜,二更时分。


    京师—紫禁城—乾清宫内,崇祯皇帝—朱由检眉头紧锁,不停的回来踱步,而且步伐极为沉重,将地面上铺设的御窑金砖踩的咚咚作响,由此可以看出,这位大明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心情烦躁、很是生气!


    生气的皇帝,和吃人的老虎一样可怕,故而乾清宫内负责值守的太监、宫女们全都低头肃立、大气都不敢出一口,生怕引起皇帝的注意,进而成为出气筒,那就惨了,不死也得扒层皮。


    也有例外的,那就是秉笔太监—王承恩,紧跟在皇帝的身后,如影随形。


    王承恩,直隶邢台人氏,万历年间净身入宫为奴,成为了一名最低级的杂役,专门负责给后宫妃子们倒痰盂、倒尿盆,后来靠着聪明和勤奋,一步步晋升为中层的掌管太监,专门侍候皇子皇孙,而他负责侍候的对象,正是现在的崇祯皇帝—朱由检!


    不夸张的说,从朱由检出生那天起,王承恩就一直贴身照顾他,二十年来从未远离过,至于二人之间的关系,名为君臣,情同亲人,不离不弃,生死相伴!


    “陛下,夜色深了,还请保重龙体,早些休息吧!”


    “王大伴,你是知道的,如今十万建奴铁骑在京畿一带横冲直撞,连续攻破了二十多座城池,劫掠不计其数,而那些负责守城的文武官员们,辜负皇恩、非逃既降,国事糟糕到这个程度,朕那里睡得着啊!


    还有蓟辽总督袁崇焕,朕已经数次降旨,命他火速率军回援京师,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了,辽西的援军迟迟不到,他这是抗旨不遵、是不将朕的安慰放在心上……孽臣……孽臣,这个该死的孽臣,辜负了朕对他的信任啊!”


    “陛下息怒,建奴铁骑远行千里、绕路入关,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事情,一时间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官员们难免有点慌乱,等过上几天,大家都稳住阵脚之后,相信情况一定会有所好转的。


    至于辽西那边,锦州一带正在激战,袁崇焕身为总督,一时间抽不开身子,回援来迟也是情有可原的。


    何况有消息说,袁崇焕已经率领数万精兵,自山海关启程西进了,只是中途受到了建奴铁骑的阻拦,才迟迟没能赶到京师,相信再给他几天时间,他一定能率军冲突阻拦,来京师勤王护驾的!”


    ……


    平心而论,王承恩不是有意为袁崇焕说好话,而是实话实说。


    女真大军绕路入关之初,并未引起大明朝廷的重视,皇帝、内阁辅臣、六部九卿全都认为,这不过是少量的女真游骑骚扰边界而已,掀不起什么大浪来。


    之后城池失陷的消息不断传来,大明君臣这才反应过来,根本不是什么游骑扰边,而是女真主力大军绕路入关了,于是连忙关闭九门、京师戒严,同时派使者前往辽西—宁远城传旨命袁崇焕火速率兵回援。


    因为君臣反应迟钝,足足耽误了好几天时间。


    女真大军横冲直撞,京畿一带道路不通,负责传旨的使者只能绕路而行,结果中途又耽误了好几天时间。


    等使者历尽辛苦,好不容易到达了宁远城,却找不到袁崇焕的踪影,原来女真正红、镶红、正蓝三旗精兵猛攻锦州城,为了挡住女真人的进攻,袁崇焕亲自到锦州城内坐镇指挥了。


    无奈之下,使者只能冒着危险,前往锦州城传旨,期间为了躲避女真人的拦截,避大路、绕小道,走三步、退两步,用了整整十天,才来到了锦州城内。


    锦州一线战事正酣,袁崇焕不可能扔下奋战的将士们,立刻回援京师,打退敌军进攻、稳住锦州局势、返回宁远城内,抽调精锐人马、准备粮草辎重……一系列事情忙完,又耽误了十几天时间。


    好不容易出了山海关,又遇到了女真大军的伏击,只能进入永平城暂避!


    ………


    就这样,各种因素加在一起,一个多月过去了,袁崇焕迟迟未能带兵回援京师,虽然让人着急生气,可也情有可原。


    不过嘛,王承恩深深的知道,自己这一番解释的话,根本无法熄灭皇帝心中的怒火,因为皇帝真正火冒三丈的原因,不是袁崇焕回援来迟了,而是袁崇焕吹了一个天大的牛皮!


    继位之初,年轻的崇祯皇帝就立志中兴大明,做一个名垂青史的旷世圣君,而要想达成这个目的,就必须打败女真人、收复辽东一带的失地。


    于是乎,崇祯皇帝启用了曾经在宁远大战中重创女真大军,如今受人弹劾、被迫赋闲在家的袁崇焕,并向其询问平辽之策。


    不知袁崇焕是怎么想的,面对皇帝的询问,竟然拍着胸脯保证,只要授予自己全权,并保证足粮足饷,自己有把握在五年之内彻底打败女真人,平定辽东全境。


    女真人骁勇善战,经过数十年经营,已经成了气候,而大明内部灾害不断,国力下降严重,这种情况下,五年平定辽东,明显是在吹牛皮。


    对这个牛皮,内阁辅臣们不信、六部九卿们不信、皇亲国戚们不信,甚至连宫内的太监们都不信,可偏偏有一个人信了,就是年轻的崇祯皇帝—朱由检!


    于是乎,崇祯皇帝力排众议,加封袁崇焕为蓟辽总督、领兵部尚书衔、赐尚方宝剑,有先斩后奏之权,并全权负责辽东事务……至于朝廷方面,加捐加税,筹措粮饷,源源不断运往辽西,其数量之多,占了国家财政开支的七成以上。


    因为加捐加税、天灾人祸,致使饥民造反,将西北地区搅成了一锅乱粥,并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严重动摇了大明帝国的根基。


    而袁崇焕那边呢,五年之期已经过了三年半,别说平定辽东了,就连像样的城池都没能收复一座,牛皮彻底吹爆了。


    面对这样的结果,崇祯皇帝岂能不怒呢,不止是怒,简直恨不得千刀万剐了袁崇焕!


    话又说回来了,虽然心中怒火冲天,可在朝堂之上,崇祯皇帝从没指责过袁崇焕,更不承认五年平辽之策是吹牛皮,这是为何呢?


    因为袁崇焕是崇祯皇帝亲自启用的。


    五年平辽的策略,是崇祯皇帝亲自批准的。


    如果因为这件事指责袁崇焕,那不是打袁崇焕的脸,而是打崇祯皇帝自己的脸,而崇祯皇帝宁可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吞,也不愿承认自己头脑糊涂、用人不当、被花言巧语忽悠了。


    急躁、多疑、固执、还死要面子,不听人劝,更从来不肯认错……这就是崇祯皇帝—朱由检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性格了!


    ……


    对于皇帝的执拗性格,王承恩自然是知道的,可身为忠心老奴,又不能坐视不理,只好苦苦思索着,如何才能在不伤面子的情况下,劝谏一下皇帝呢?


    治大国如烹小鲜,切不可操之过急,更不可用力过猛,否则必然坏事!


    办法尚未想出来,就见一名禀事太监撒腿如飞的进了乾清宫,来到皇帝面前,双膝下跪行礼,手中还托着一份奏折“奴才鲁四,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里来的奏折?”


    “回圣上的话,是周阁老派人递进来的,而且指明了要立刻呈给圣上龙目御览!”


    “哦,呈上来!”


    周阁老,既是现任的内阁首辅大臣—周延儒,也是崇祯登基三年多以来,更换的第八位内阁首辅大臣。


    内阁首辅大臣,乃是百官之首、国之柱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却被频繁更换,如此可见,崇祯皇帝治国何等急躁,大明朝廷的统治又是何等不稳了。


    ……


    身为内阁首辅,向皇帝递奏折是正常事,可是深更半夜的,将奏折递到了皇帝的寝宫之中,那就不正常了,除非有大事发生。


    莫非女真大军兵临城下了?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立刻接过了奏折,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片刻之后,脸上露出了喜色。


    的确兵临城下了,不过不是女真大军,而是从陕西来的勤王之师,共计七千余人,已经在德胜门外安营扎寨!


    勤王之师来了,自然是一件大好事了,可崇祯皇帝很是疑惑自从女真大军绕路入关以来,自己多次下旨给北方各省的总督、巡抚,让他们立刻调集兵马,进京勤王护驾。


    旨意发出去一个月了,临近的山西、山东、河南几省的人马连个影子都没见到,距离最远的陕西省的人马反而到了,这怎么可能?


    而且山西、直隶两省的地方官员们,并未发来陕西兵马过境的消息,这支军队又是如何来到京城脚下的呢?


    难道说,来的根本不是什么勤王之师,而是女真人假扮的,试图混进京师,一举拿下大明君臣……想到这种可能,崇祯皇帝的冷汗都下来了,同时将奏折递给了王承恩。


    王承恩看过之后,立刻说道“陛下莫慌,待老奴亲自前去查看一下,来的是不是真的勤王之师!”


    “好,大伴多加小心,查清楚之后,立刻回宫!”


    “老奴遵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