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番外2
作品:《下乡支教成团宠[九零]》 学医是侯显真从很小时候就有的梦想,小时候在枫源村,爷爷躺在床上,病情总是反反复复,有时候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除了村里邻居帮衬一下,就没有别的办法。侯显真白天上学,晚上回去干农活照顾爷爷,一度想过放弃学业。
像他这样的家庭,也许一开始本就不该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能够活着都已经不错了。
要不是姜柚一直鼓励,帮他处理很多事情,教他社交和学习,自费修好了家里的水渠,还一直照顾他的心理健康。
侯显真非常感谢姜柚,从此学习不再敢怠慢,一开始学的很困难,但有的事情一旦体会到了,就很难放弃。
他想学习,想去大城市,想学医,想长大了建设村里。
但在真的知道自己要离开村里,去市里上学的时候,侯显真回家看着卧病在床的爷爷,陷入了漫长的沉默。
谁知,老爷子努力抬手,摸了摸孙子的头。
他的话含糊不清,侯显真最后也没看懂他说了什么。
但是他想,多半也是一些鼓励的话吧。
最后,姜柚让他不要担心,老人家他们大家会一起照顾,小孩子就应该无忧无虑的,好好上学就好。
爷爷在他高考结束后病逝了,死的很安静,姜柚那天刚想去送饭,没想到这一去就再也不用去了。
侯显真在回村里的路上接到的电话,他前一刻刚把自己的成绩告诉了姜柚,他考上了 一流的医学院,以后打算把爷爷接到市里租的房子,不用再麻烦姜柚他们了。
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的一个玩笑,刚好在他回来那一天,爷爷离开了。
原本给高考捷报的孩子们庆祝的一天,被忽然之间的变故打乱了所有计划。
侯显真思考了很久,最后告诉姜柚,希望暂时不要公开爷爷的死讯,等这几天过去再说吧,其他的高考生还在回来的路上,听说柳柳和陈南都考的不错,大喜的日子,让爷爷安静的离开吧。
姜柚尊重了他的想法,就想小时候那样。
庆祝过去后,便是爷爷的祭日。
虽然爷爷卧病在床,并没有给侯显真提供什么生活上的帮助,不如说反而增加了一些难题。
但是他始终是世上唯一和侯显真相依为命的人,葬礼上侯显真没有哭,一回到村里曾经家才崩溃。
复杂的情绪直冲天灵盖,称得上真正的悲喜交加,他到最后还没有告诉爷爷,自己想学医是因为想治好他的病。
他将拥有光明璀璨的未来,也不知道老人家能不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侯显真以后不会再受邻居照顾,不会喝积了灰的污水,也不会起早贪黑的背着比他人还高的背篓。
这些困难不足以压垮一个人对生活的热情,但在熬过漫长冬夜之后,发现经历这么多抵不过生老病死。
他是医生,不是神明。
生活总要继续,好消息是步入了医者行业,每每遇见解决不了的困难,侯显真都不会轻易放弃放弃了。
大学志愿者实习,侯显真被分配到了枫源村这一片,义务为附近的村民们看诊。
人类生死的课题依旧在继续,第一个死在他眼前的病人,是枫源村里的鸡蛋奶奶孙雅文。
这个消息令人唏嘘不已,侯显真第一次在周锦胜的脸上看见了悲伤和愠怒。
其实孙奶奶的寿命依旧非常可观,她甚至度过了枫源村兴旺发展的这几年,周锦胜和姜柚还给她买了电视机,教她怎么使用。
奶奶到最后也不知道,自己的家人早就离开,再也不会回来,每一年她的记忆都更加差,有时候上一秒还在和姜柚说话,下一秒就忘了她是谁。
但是她不会忘记送给年轻的小姑娘和小伙子鸡蛋,不会忘记逢年过节把篱笆门打开等着儿子儿媳回来。
侯显真忽然意识到,他未来将要面对更多这样的事情。
人们的不舍和痛苦,会在他眼前呈现无数遍,医院是离死亡最近的地方,却也是离希望最近的地方。
同行的同学担心他的状态,旁敲侧击的问他有没有事。
侯显真回答,没事。
他虽然记得爷爷和孙奶奶的离开,但也不会忘记医院里手术成功的瞬间。
这个行业不好干,起早贪黑,累死累活,学业和事业繁忙的同时总是在和死神打交道。
他们自己也调侃自己,但是对于学医,侯显真不后悔。
这么多年他就是这样过来的,他的心路历程其实再简单不过,没什么值得说道的。
多年后的聚会,面对朋友的疑问,侯显真想了一会,回答:“想想从哪儿说起呢……可能是世界上总要有我们这样的人吧,没什么难不难的,硬要说的话,感谢姜老师点拨吧。”陶晓英接过话,对陈阳说:“有什么能难到我们候医生啊,懂不懂妙手回春医者仁心?你这种财迷,还是想想怎么赚钱吧。”“陶晓英你怎么这么多年了还是这么不会说话啊,”陈阳看她一眼,说:“财迷怎么了?以后我买了大别墅你可别抢着要啊。”
"切,还大别墅!略略略!"
“你看看你有没有老师的样子!职称考试还要我姐陪你复习!”
“你管我,你姐乐意!”
陈阳和陶晓英一撞到一起就是两个柚稚鬼,柳柳笑着打了圆场,陈南笑着说了两句陈阳,陈阳就哼了一声:“看在我姐的面子,懒得理你。”
虽然陈阳有时候幼稚了点,但是还是很懂事的,他从小就崇拜陈南,向来都是陈南说一他不做二,唯——点有意见的就是觉得陈南的工作要各种出外勤,实在是危险又辛
苦。
侯显真提醒他:“醒醒,现在交通很发达的。”
柳柳说:“不过确实,南南你要小心水土不服,每个地方气候不一样,记得多带些衣服。”
陈南点头,说:“放心吧,这两年跟着各种跑,已经适应了。”
说着说着,陈南的电话响了,她起身出去接通。
"喂,妈?"
“南南啊,今年过年回村里不?”
“已经打算回了,在和朋友们吃饭呢。”
“这样啊,好好好,陈阳也和你一起对吧?你爷爷奶奶才和我念了一下,说想你俩了。”
“嗯嗯,我们不出意外,明天就回去。”
“好,那注意安全,你们现在都出息了,也不让我们操心了……当初你奶奶他们还不让你上学呢,现在到处和人说孙女多优秀多优秀,邻居都烦她了哈哈哈。”
“奶奶她真是……腿脚不方便,少出去走动,回来我让显真看看她,你们别太惯着她了。”
“好好好,那我们在家等你们。”
陈南的父母在村子发展起来的几年后回了村里发展,现在在经营一家小店,本身枫源村就是旅游热区,在村里赚的比他们在城里打工赚的还多,久而久之也就稳定下来了。陈南原本是得不到书读的小女孩,曾经长辈的重男轻女险些让她断送人生。
她如同侯显真说的,同样感谢着姜柚,如果不是姜老师那段时间天天去她家帮她干活,就没有现在的外交翻译官,她总也不知道怎么感谢姜柚,姜柚现在其实什么都不缺,物质上面是这样,精神层面更是。她是学校校长,她的爱人是书记官,两个人的感情也一直很稳定,这么多年过去还和小情侣一样。姜柚虽然没有生子的打算,但是一到各种节日,收礼不断,五湖四海的感恩心切,可以说精神世界非常富裕。陈南早年间时常想,自己能为姜老师做些什么,也唯恐表达不出分毫的感谢之情。但后来她才知道,姜柚不需要她做什么,看见她出人头地,拥有美好的生活,就是姜柚最高兴的事情。
姜柚说:“非要做些什么,不如抽空回去,再和曾经的恩师聊聊天吧。”这也是姜柚每年都抽空去广市的原因。
陈南挂掉电话,思绪回到了饭局,重新走进包厢。
服务员陆陆续续的把菜上齐了,五个人举杯同庆,互相道贺送上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