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武帝龙拳,五帝真形

作品:《开局少年马空群

    《开局少年马空群》全本免费阅读


    第248章武帝龙拳,五帝真形


    马骥在心中自嘲的同时,继续以神念观察那座宝山,随即发现在宝山一角放着一个小小的方形朱漆木匣。


    其他再贵重的宝物也都如垃圾般随意堆积,这木匣中若有东西,那必然珍贵到极点。


    心念一动间,那木匣凭空消失,同一时间出现在马骥的左手中。


    他放下“炼妖壶”,举起木匣仔细观看,上面并未加锁,又用神念感应,也未发现什么危险,于是轻轻掀开盖子,便看到匣中安放着一枚无瑕美玉雕琢而成的印玺。


    玺身方有四寸,上方以五条鳞爪毕肖的神龙相互盘绞形成印纽,拿起来翻看底部,见上面镌刻八个反体篆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它的样式与文字都与传说中的传国玉玺相同,只是并无黄金镶嵌的缺角,想来是越王李瑀败亡前为过一把皇帝瘾而仿造的赝品。


    片刻之后,他注入印玺中的那道真气散尽,五条神龙目中的光芒黯淡下来,五片光幕也随之消散。


    若是直接修习,不便在人前使用倒还在其次,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他在武道上已经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在此过程中,终日跟在顾镛身边的马骥便太过显眼。


    离开温州之后,他们的下一站是金华府,顾镛照例留驻府城金华县,先传见各县官员。


    那是五位分着青、赤、黄、白、黑五色冕服的帝王,虽然只是虚影又凝立不同,却都拥有无上的尊贵与威严。


    若说这印玺的玉质实属极品,便比不上那雕成传国玉玺的“和氏璧”也差不了多少,但马骥又没昏头,绝不会将这惹祸的东西拿出去变现,所以只当它是一块无用的石头。


    正有些泄气地要将印玺收回“炼妖壶”中,识海中的神秘玉碑却忽地有了动静:


    马骥调动丹田气海内的一道真气,依照某种特定的规律注入印玺上盘绞的五条神龙之内。


    其一,这件仿品和真品一样有凝聚和镇压气运的功效,只比真品削弱了许多。气运,虽然缥缈却真实存在。有气运加持,大则天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小则个人无往不利、有如神助。


    这些人在听讲之余,免不得借着切磋学问的名义为难马骥。


    每至一府,顾镛不但会认真考察该地教化之风,还会在府城公开讲学三日,为当地学子讲授经书义理。


    这门功法包含了武道练皮、易筋、锻骨、凝气、炼罡、抱丹六重境界的所有修炼及应用法门,但后面的雷劫、火劫、风劫三重境界便再无具体功法,有的只是五幅图画。


    由此他也生出一個大胆的猜想,昔年那位太祖武皇帝李赓,多半是得到了真品“崆峒印”,有了这件神器凝聚与镇压气运,又从其中的五帝真形悟出“武帝龙拳”这门绝学,才能赤手空拳荡平群雄,打下大虞三百年江山。


    其二,它的内部隐藏着越王李瑀学到的由太祖武皇帝李赓所创、成为大虞镇国神功的“武帝龙拳”秘诀。


    总算马骥不仅诗词、书法双绝,各地学子虽众,却都难以望其项背,而且在经义方面也受了杜衡与顾镛两人言传身教,根基极为扎实,再辅以前两世的见识及随机应变之能,也没有一人能将他难倒。


    前世他的武道境界未必不如这方世界武道四品的抱丹之境,只是被世界锁死了上限,才未能拥有与之匹配的武道修为。


    众多学子辗转打听到他的身份来历,许多人都不忿唯独他一人得顾镛器重,羡慕嫉妒恨者着实不少。


    如此一来,马骥的才名由杭州一地向各府扩散,渐渐传出“江浙第一才子”之名。


    他们从杭州出发,先依次经过了严州、衢州、处州、温州四府。


    他在心中默认了“加载”,而后内视玉碑,见【装备】一栏果然变成了“炼妖壶、崆峒印(伪)”,同时了解了这方印玺的奥秘。


    原本他只有等到修为臻达四品,才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推演更高一层的功法,如今有了这五幅蕴含无上武道妙理的“五帝真形图”,便可以提前参悟最后三十六种变化的原理诀窍了。


    马骥先将印玺装回木匣,收入“炼妖壶”中,而后凝神沉思。


    这门“武帝龙拳”的前六重境界于他的意义重在借鉴参考。


    顾镛虽然德高为尊,却是疏狂不羁的性情,总是看热闹不怕事大,又有心锻炼打磨弟子,对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