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父母在不远游

作品:《仙曾在此

    茶楼里议论纷纷显得有些嘈杂,但这会正是说书先生自己也特别想倾诉的时候,于是直接抓起醒木往桌上一拍。


    “啪~”


    茶楼里瞬间安静下来。


    “我便来说说王师北上最关键的几战之一,也是颜童成名之战,看破贼军目的,自请命星夜疾驰,驰援汜水关,率奇兵斩断贼兵粮道,布疑兵以诱敌,以少胜多……”


    说书先生越讲越激动,一把纸扇扇动飞快。


    茶楼内的众人都听得热血沸腾,人人都憋着一股劲,拳头反而比之前攥得更紧,恨不得立即冲上沙场杀敌才好。


    说书先生的这一番战事描述情绪激动,颜童也确实做得好。


    杨岱听了一会,听的不光是那说书先生的前线战事内容,也听众人言语。


    感受此间百姓的情绪,随后将茶水饮尽,就起身了,


    国力强盛,百姓齐心,大齐虽一时受挫,但绝非一蹶不振。


    片刻之后,茶博士过来提着茶壶过来。


    “各位客官,添茶咯!”


    那两个听得入神的书生回过神来,一人掏钱递给他,另外一人则捧着茶壶站起,准备再续茶。


    却发现方才那布衣先生早已经走远,只剩下空荡荡的座位和残留的余香,顿觉有些失望。


    “这位兄台,刚刚那位先生呢?”


    其中一名书生问站在廊座边的一个中年男子,那人正听茶楼内的声音听得入神。


    随便看了边上两眼,直接道


    “不知道不知道,你要找就自己去找吧。”


    那书生悻悻地收回了手,坐了下来。


    再看边上其他人,神色皆是被茶楼中的声音所牵引。


    两个书生面面相觑只能无奈放弃寻找杨岱的想法。


    “那先生眉宇间的气度绝非平凡之辈,定是一位饱学之士,可惜不愿意透露姓名……”


    这两书生叹息着,继续听着茶馆中的故事。


    “对了,马兄,如今各州府都在征从军之士,听说平定贺史之乱后,我大齐王师可能继续北上,定荒州之乱,开拓乾坤之功,我欲从军报效朝廷,你意下如何?”


    其中那名书生突然转向旁边一人。


    那人微微一愣,脸色变幻不定


    “我父母都健在,不宜远行,待得回乡后禀告爹娘,再做决定吧。”


    “唉!”


    书生闻言只是叹了口气,那位书生又继续说道


    “毛兄说得好,正如颜公子,我辈书生,案前可提笔,上鞍当握剑......”


    马姓书生拍了拍同伴的肩说道


    “各人自有境遇,他日我们再会!该听的都听了,我先去了,小二结账。”


    “哎来咯!”


    茶博士屁颠的过来,看了一眼茶盏便报出了十二文钱的价格。


    马姓书生从钱袋中取出十二枚大钱,依次排开。


    等付完钱,马姓书生向着好友拱手,直接大步离去。


    后面的毛姓书生只是看着对方的背影,几次想迈步追去,最终还是一拍腿坐下了,也默默走到桌前喝起茶水来。


    茶博士见状摇头不语。


    这种情况他见多了,也懒得理会,径直忙活自己的去了。


    杨岱穿梭在建安城的街头,时不时就能看到张贴的告示,有的告示边上还围着人,有人为众人阅读内容。


    杨岱停步倾听,大致了解是既有招募贤士从军的。


    也有朝廷贴出来的各种征召令以及赏罚条例等。


    在杨岱看来,大齐民心根本用不着振奋了。


    民间情绪比朝廷中很多人想象中的更加激愤,几乎人人支持不说,还纷纷踊跃报名。


    在城中游逛了小半日之后,杨岱还是去了颜府。


    颜府门前有名带刀甲士站岗,不过这些甲士应该也不属于禁军。


    应该是颜府自家的卫士,其中大半杨岱认得,当然了,他们也都认得杨岱。


    杨岱才到相府门前,守门甲士中立刻有人认出了他,赶紧下了台阶迎到杨岱面前。


    “杨先生,您来了?”


    这领头甲士名叫白三虎,乃是颜府的护院,也是颜老爷身边的亲信之一。


    “白管事好!”


    杨岱笑了笑,拱了拱手。


    “请,老爷正在里面等候。”


    白三虎做了个请的手势,将杨岱引了进去。


    此时颜府之中,一处花园内,颜卿正负手而立,仰望天空,沉思良久。


    杨岱走近,轻唤了一句


    “颜相公。”


    “杨先生,快请坐。”


    颜卿转头,看了杨岱一眼,目光闪动,似乎想要说什么,但却没说出口,反倒让仆人奉茶。


    “谢颜相公。”


    杨岱也不推辞,端起杯子抿了一口热茶,这才抬头看向颜卿


    “今日前来,实在有件事想要询问颜相公。”


    “哦?先生不妨说说?”


    颜卿淡淡笑了笑,示意杨岱随意。


    “当今国事,颜相公也是知晓,不知颜相公是怎样看待的?”


    杨岱缓缓放下茶杯,看向颜卿。


    颜卿眸光微微一凝,看了一眼杨岱,忽的展颜一笑


    “杨先生何必明知故问?”


    杨岱微微一怔,随即不语。


    ………………


    此时此刻,遥远的檀州南部,大齐王师的大军扎营处军帐林立。


    各部各队就寝巡查都十分有序,外围五步一岗十步一哨。


    在营区一顶大军帐中,一盏油灯灯光下,颜童着甲不脱,就着灯光坐在案前阅读手中的书籍。


    檀州的初冬已经很冷了,作为将军,颜童的账中自然有一个取暖的火盆。


    里头的木炭映出一片红光,为账内多添一分光亮,同时温暖了颜童略显冰凉的指尖。


    颜童并未因为寒冷而停止翻阅书册。


    军帐中,左侧兵器架上摆放着一对金锏,光是看上去就觉十分沉重。


    右侧兵器架上则是一柄精钢长剑,剑鞘上雕有龙纹,隐约散逸锋芒。


    乃是太子在颜童出征前亲赠。


    而除此之外,还有一杆银枪、一柄铜锤,与其说是武器,倒不如说是装饰品。


    “呜……呜……”


    夜里一阵冷风吹来,吹得营帐帘布轻轻摆动,账内的油灯火苗有些窜动。


    颜童起头,风已经过去,拿起铁签挑了挑油灯的灯芯,想让灯光更亮一些,不由皱起了眉头。


    “怎么感觉越烧越暗了?”


    帐内漆黑一片,颜童伸手摸索了一番耳朵却捕捉到了一丝异响。


    “谁?”


    颜童低呼一声,瞬间抽出腰中佩剑。


    “哗啦……”


    帐帘猛然被掀开,一股寒风夹杂着雪花扑进了军帐之中,将整个房间映衬得犹如鬼域一般阴森恐怖。


    在光线恢复的时候,颜童的动作却微微一顿,皱眉抬起头来。


    案前居然多了一人,而且还是个白发苍苍的佝偻老妪,在刚才他却没能听到任何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