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竹林游记

作品:《仙曾在此

    这几天,武安侯府的小候爷被誉为大齐第一少年剑客,引得许多习剑的少年不服,纷纷上门比剑。


    虽然每一场都是惨败,但仍旧有不少少年心怀侥幸,妄图扳回一局。


    送走一波人后,段峯擦了把汗,武安侯府门外热闹异常,侯府中也不遑多让,只是相较于门口而言,要清净的多。


    段峯瞧着侯府门前移动的长龙,门庭若市,胸中与有荣焉。


    世子如今算是真正入了世家的圈子,他既欢喜,又有一丝感怀世态炎凉的心酸,更有些伤感自己的境遇。


    侯府世子,他这辈子注定不可能达到那样高度了。


    段峯本身资质普通,加之家贫少年时自觉待遇不公,誓要轰轰烈烈一鸣惊人。


    后来泯然众人,遂入侯府谋生,自家小侯爷出头了,他恍然觉得那是另一个自己,便跟着沾光。


    可惜,他再努力,也追不上世子的脚步了。


    段峯接过又一张递来的帖子,正要开口客套,视线一停,停在请柬的落款上——竹林六友。


    “我的天!”


    段峯惊喜地唤出声来,匆匆吩咐了下人一句,自己侧兴冲冲地奔入侯府,直往主院而去。


    “世子,世子,竹林六友来访!竹林六友亲自来访!”


    段峯一路小跑到听潮阁里,气喘吁吁,满脸激动。


    听潮阁内的一处水榭旁,杨岱枕在绿萝的腿上,绿萝的纤纤素手正剥着一颗上好的龙骨果,喂给杨岱吃。


    而红菱则跪坐在一边,细心地帮他捶着腿。


    “嗯?”


    杨岱从半睡半醒间睁开眼睛,露出迷茫之色,似在思索什么。


    “竹林六友?”


    他皱眉问道


    “谁呀?”


    “世子,您忘啦?”


    段峯看向杨岱,急道


    “竹林六友啊,可是大齐一等一的大名士,士林的风范标杆,他们的竹林游艺向来被誉为士族最顶级的名流聚会,参与的无一不是当世翘楚,如今他们居然来咱们侯府,说明您现在已经是士族的核心了啊。”


    诸多世家弟子挤破脑袋想往里钻,却难如登天。


    现在六友亲自相邀,意味着杨岱小侯爷真正扶摇直上,成为万众瞩目的一代名士,受人敬仰。


    杨岱微愣片刻,才终于反应过来。


    “竹林六友吗?”


    他嘴角弯起,露出浅淡的笑容,


    “他们来做客,倒也是稀奇。”


    对于杨岱而言,竹林六友这种层次,已经不能吸引到他了。


    红菱见状,轻柔地帮杨岱按摩双腿,提议道


    “世子,奴婢替您更衣吧。”


    她很清楚自家世子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


    杨岱闻言,微微颔首。


    绿萝也笑吟吟的说道


    “这可是一件好事儿呢,世子爷可以趁机好好打扮一番,免得辜负了六友的美意。”


    杨岱笑了笑,随即点头同意。


    “是啊,是该好好收拾一番,不能失了礼数。”


    段峯忙见此情景,知趣地退了下去,将空间留给主仆。


    杨岱在红菱与绿萝的帮助下更衣沐香,堂堂武安侯府小侯爷岂能自己穿衣洗漱,所谓的沐香就是专供主子使用的熏香。


    这一沐,就是半个时辰。


    待杨岱梳洗完毕,整个人神采奕奕,精神焕发。


    “世子真俊呐。”


    绿萝赞叹道,眼眸亮晶晶的。


    红菱也连忙夸道


    “世子玉树临风,举止优雅,宛如谪仙一般。”


    杨岱轻咳两声,没说话。


    红菱见状,立马闭了嘴巴。


    绿萝见此,掩唇偷笑。


    “世子不如穿这套软烟罗锦袍吧。”


    她取来一袭雪白的锦缎,上绣莲花纹,腰部系一根镶金带子,垂坠下三朵洁白的云纱。


    杨岱望着镜中自己,微微蹙眉,他对这些华丽的装饰并不喜欢。


    “还是换一身吧。”


    绿萝和红菱交换了个眼色,绿萝提议道


    “竹林六友性情高雅,定喜欢清爽利落的装束。不如换一身青衫吧,那样看着舒适简单,也显得世子更英武。”


    杨岱想了想,颔首同意。


    红菱与绿萝二人立即拿来青衫,伺候杨岱换上。


    “世子,好了。”


    绿萝看着焕然一新的世子,满意地笑了,转身走到窗台边,伸手推开了窗户,顿时阵阵清风涌入室内,吹散房内的脂粉气,让人心旷神怡。


    杨岱走到窗边,抬头向远处眺望,碧蓝晴朗的天幕,白云悠然飘荡。


    绿萝抿唇微笑,道


    “竹林游艺定在下午申时,如今尚未至申时,世子还有一段时间准备。”


    杨岱微微颔首,他看了看天色,说道


    “你们先下去吧,我稍作休息。”


    “喏。”


    绿萝与红菱恭顺地行了礼,离开了屋子。


    ……


    酉时,太阳西斜。


    杨岱坐上一头青牛拉的车,缓缓而去。


    直至他人影消失在巷尾,段峯犹自立在浓密的树荫下,默默瞧着。


    半个时辰后,牛车抵达南山麓的一处幽谷中。


    杨岱下了牛车,隐约听到琴声随风飘来,夹杂山涧泉水叮咚,清脆悦耳。


    他抬头一看,两个头挽双髻的童子立在谷口,抬头挺胸,神气活现地验过请柬,领着他踏入谷中。


    曲折的山石蜿蜒而下,曲径幽深,一条蜿蜒的小溪在山坡间流淌。


    一棵古朴苍劲的梧桐树伫立在溪边,枝桠上挂着一串红彤彤的枣子,随风晃荡。


    谷里人影稀廖,杨岱远远望见阮秀与冷籍在幕天席地之下玩乐。


    他面上浮起一抹讶色。


    阮秀与冷籍早已察觉到杨岱的存在,但二人毫不理会,仍在继续。


    不堪的声音响彻山谷,令人面红耳赤。


    杨岱只好扭头避开眼睛,看向别处,其他几人也好不到哪去,或玩斗鸡,或服五香散,或饮酒作乐。


    唯独杨岱一个人孤零零的站着。


    “……”


    他忍住恶心感,耐心地等着,可是谁知道接下来似乎是群体活动。


    阮秀的声音越发放肆尖锐,杨岱实在听不下去了,决定告辞。


    “这就是大齐顶尖的名流?”


    杨岱想呕。


    这里的人都疯了吗?


    等等,或许竹林六友不喜世俗礼法,因而才特别喜欢在野外做那种事情,也不足为怪。


    杨岱浑身放松,心不知不觉静下来。


    心中灵光一闪,刻意调整呼吸,随着琴音一起一伏,一张一弛,整个人变得冥冥渺渺,自然而然地融入了竹林……


    忽然之间,四周的景物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