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讨董

作品:《这个三国不对劲

    《这个三国不对劲》全本免费阅读


    两小将下马齐声喊道:“叔父!”


    曹操认出他们是自己的侄子曹真和曹休,问道:“子丹,文烈,你们怎么来了?”


    曹真悲愤地说:“父亲被董卓杀害,我侥幸逃脱,一路辗转来到这里。”


    曹休说道:“我听说叔父起兵讨伐董卓,特来投奔。”


    曹操痛心地说:“子丹,伯南竟然…董卓老贼,我与你不共戴天!文烈,你是我曹家千里驹,你们能来,我很欣慰。”


    曹真的父亲曹邵,字伯南,是曹操的族兄,在洛阳被董卓杀害,以儆效尤。曹操自幼失去双亲,对曹真和曹休视如己出,格外疼爱。


    曹操积极备战,但招兵工作进展缓慢。乐进主动请缨负责招募士兵,竟在短时间内招募了千余人,曹操对他刮目相看,便将他提拔为武将。


    此时,桥瑁作为讨董联盟的使者,前来拜访曹操。


    桥瑁自我介绍道:“在下姓桥名瑁,字元伟,特来邀请曹操大人加入讨董联盟。”


    曹操热情地接待他:“元伟兄远道而来,辛苦了。我当然愿意加入联盟,不知盟主之位花落谁家?”


    桥瑁回答:“此事正要与大人商议,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曹操谦虚地说:“还有比我更合适的人选。”


    桥瑁好奇地问:“请问是谁?”


    曹操答道:“渤海郡太守袁本初。”


    桥瑁兴奋地说:“若袁大人愿意担任盟主,那就再好不过了!只是不知他是否会答应?”


    曹操胸有成竹地说:“袁本初喜欢出风头,他一定会答应的。”


    桥瑁恳求道:“那就拜托大人去说服他了。”


    曹操爽快地答应:“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曹操派使者将讨董联盟的檄文送往袁绍处。


    使者恭敬地说:“袁大人,这是我家主公曹操大人送来的书信。”


    袁绍看完信,激动地说:“终于等到这一天了!逢纪,整顿兵马,准备讨伐董卓!”


    逢纪领命而去,开始调兵遣将。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猛将颜良文丑竟然同时染上风寒,无法出征。


    颜良不甘心地说:“区区风寒,何足挂齿…”


    文丑也附和道:“没错,我们还能…”


    两人试图起身,却因为身体虚弱,再次倒下。


    袁绍见状,安慰道:“你们是我袁家的两员猛将,不必勉强。这次就让蒋义渠和淳于琼随我出征,你们安心养病吧。”


    颜良文丑愧疚地说:“属下无能,还请主公恕罪。”


    这时,一个年轻人毛遂自荐:“袁大人,在下不才,愿意跟随您出征,为讨伐国贼贡献一份力量。”


    袁绍打量着这位英姿勃发的年轻人,问道:“你是何人?”


    年轻人回答:“在下姓赵名云,字子龙。”


    袁绍点头道:“好,你仪表堂堂,武艺想必也不错。这次就随我出征吧,若你能立下战功,我便正式将你招入麾下。”


    赵云激动地说:“多谢大人!我定会竭尽全力,不负大人期望!”


    讨董联盟的檄文也送到了公孙瓒手中。


    公孙瓒看完信,豪爽地说:“讨董联盟?有意思,我当然要参加!”


    使者感激地说:“多谢大人支持,那我先告辞了。”


    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不解地问:“兄长,你为何要答应他们?”


    公孙瓒解释道:“这是一个调动军队的好机会。我们可以以加入联盟的名义出兵,先消灭韩馥,夺取他的领地。反正韩馥是董卓的人,我们有正当理由攻击他。”


    公孙越看着兄长脸上浮现出的野心勃勃的表情,不禁有些担忧。


    公孙瓒下令:“去将刘备叫来,让他们也出一份力。”


    公孙越领命而去,来到刘备的住处。


    刘备听完公孙越的来意,爽快地答应:“没问题,我们乡勇愿意跟随公孙将军出征。”


    公孙越高兴地说:“多谢刘将军,兄长一定会很高兴的。”


    张飞摩拳擦掌地说:“这次一定要好好教训董卓那老贼!”


    关羽沉稳地说:“公孙将军对我们有恩,我们理应报答。”


    田豫也跃跃欲试:“终于可以再次上战场了,我的大刀已经饥渴难耐了!”


    简雍却有些害怕:“我…我能不能不去啊?”


    话音刚落,张飞一巴掌拍在他的脑袋上,简雍应声倒地。


    甘夫人心疼地扶起丈夫:“夫君,您没事吧?”


    刘备笑着说:“没事,我们走吧,一起去讨伐国贼!”


    周仓对关羽说:“关将军,这次让我做先锋吧!”


    廖化不服气地说:“凭什么?关将军,让我做先锋吧!”


    裴元绍也来凑热闹:“这次该轮到我了吧?”


    龚都、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人也纷纷请战。


    刘备乡勇士气高昂,跟随公孙瓒大军,浩浩荡荡地向洛阳进发。


    讨伐董卓的檄文传遍天下,响应者众,诸侯数量竟达十八路之多。盟主袁绍、谋士曹操,旗下公孙瓒、刘备、孙坚,还有陶谦、孔融、桥瑁……皆是当世豪杰。且让我们回到诸侯收到檄文之时,看看他们是如何响应的。


    江东猛虎孙坚


    孙坚时任长沙太守,正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策儿、权儿、翊儿,抓到虫子了吗?”孙坚问道。


    被唤作“策儿”的青年,姓孙名策,字伯符,是孙坚与正室吴夫人所生的长子。


    “权儿”则是次子孙权,字仲谋,亦是吴夫人所出。


    幼子“翊儿”,则是三子孙翊,字叔弼。


    “父亲、母亲,一只都没抓到!”孙策沮丧地说道。


    “兄长,小心树枝!”孙权提醒道。


    “本来想抓给匡儿看的,可他不在……”孙翊嘟囔着。


    匡儿,姓孙名匡,字季佐,是孙坚幼子,尚在襁褓之中。


    “哈哈,让为父来帮你们抓吧!”孙坚大笑,熟练地攀上树,不一会儿便抓到一只威武的独角仙。


    “父亲真厉害!”孙策、孙权、孙翊齐声赞叹。


    “你们玩得真开心啊。”这时,吴夫人也走了过来。


    “母亲!”孙策跑上前,将耳朵贴在吴夫人的肚子上,“哇,他在动!”


    “是啊,他很活泼呢。你说这次会是男孩还是女孩?”吴夫人温柔地抚摸着肚子。


    “又是弟弟吗?这次我想要个妹妹。”孙策嘟囔道。


    “我也是。”孙权附和道。


    “我觉得还是兄弟好。”孙翊却不以为然。


    “哈哈,为父也想要个女儿。我已经答应了别人,要把女儿许配给他呢。”孙坚大笑道。


    “哎哟,你又擅自做主了。”吴夫人嗔怪道。


    “哈哈,那人比我年长两轮有余,估计他也不会同意。”孙坚打趣道。


    “那可不一定,咱们的孩子说不定性子刚烈,反而会让他喜欢呢。”吴夫人笑道。


    “但愿如此。”孙坚也笑了。


    “姐姐,原来你在这儿啊。”一个温柔的声音响起。


    “原来是国太啊。”吴夫人转头看向来人。


    这位被称作“国太”的女子,姓吴,是孙坚的侧室,也是吴夫人的妹妹。姐妹二人共侍一夫,共同养育孩子,感情甚笃。


    “姐姐,你身怀六甲,怎么还到处乱跑?小心大夫责怪。”


    “没事的,我听人说多走动对胎儿有好处。”吴夫人答道。


    “也不知道是从哪儿听来的消息。不过,兄长也在这里正好,我刚收到一封信,特来转交。”


    “你都嫁给我这么久了,怎么还叫我兄长?”孙坚打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