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新硬件就是好用

作品:《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

    能够快速专注沉浸在自己正做的事,不受外界各种因素干扰,可以发挥出远超平时的效率。


    眼下徐源便是这种情况。


    前世他考研时特意研究过这方面知识,学界称作心流状态亦或者深度学习,其特点是高度专注增强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获得成就感满足感有助于个人成长。


    但想要进入这种状态不怎么容易。


    他尝试了几次皆以失败告终后,便果断选择放弃。


    没想到重生后竟反而成了一件简单的事。


    “新硬件这么好用的吗?”


    多次尝试确认自己能快速进入深度学习,徐源心里也颇为激动。


    至于是不是十七岁大脑的原因,仅在心里纠结片刻便不再去多想,毕竟都重生了哪还用计较这些旁枝细节。


    知道是好事就行。


    而紧接着当他再次看向一道圆锥曲线大题,并很快沉浸其中确定解答思路时,视线内却突然浮现出一个特殊的进度条。


    任务:圆锥曲线解题


    学科:数学


    进度:25%


    结果:未完成


    ——


    徐源揉了揉眼睛,满是问号:“这是?”


    首先他确定周围其他人看不到这個进度条,而他也并没有眼花得什么飞蚊症。


    随即让自己冷静下来,尝试进一步研究。


    这道圆锥曲线题模型为斜率和积问题,题中已知直线经过定点,要求证明斜率之和为定值,他没有特意查看原解题过程的错误原因,选择直接按照现在思路重新解答。


    根据题中给出的斜率和点,列出点斜式。


    使用韦达定理表示坐标。


    计算完成证明。


    整个解题过程迅速流畅无误。


    直到最后一个符号写好,他赫然发现视线中的进度条已达到百分之百,同时结果那栏也变成了已完成。


    “难道说……”


    徐源看着这些变化,隐隐明白了什么。


    按捺住自己的情绪波动,立刻依照想法重新进行实验。


    几分钟后。


    他挺直身体将笔放在桌子上,长吐了一口气,看似平静的脸庞实则难掩内心喜悦:“能够根据我的解题过程确认完成度,这实在太强了。”想到自己的发现便止不住兴奋。


    现在可以确定,只要他在解答问题时精神高度专注,视线中便会浮现出进度条。


    并随着解题过程变化。


    出现错误进度条就会下降,反之增长。


    直至解答完成。


    或许现在对他帮助不是很大,可等以后参与项目的研发,那便相当于掌握了正确的研究方向。


    每项科研成果的诞生,背后都是一群人努力。


    但往往会经历各种试错。


    投入巨大沉没成本。


    若一开始便掌握正确的研究方向,定能推动整个华国科研体系的崛起,单是在脑海中想到那种场景,便令人不受控制的神驰向往。


    他的院士梦似乎又近了一步。


    随着这些想法闪过,徐源深吸了一口气,待情绪稍微平复些后从书桌里翻出新的数学试卷。


    打算趁着眼下自信心爆棚,好好找下做题手感。


    刚要动笔演算,动作却被坐在靠墙座位的杨斌伸手打断。


    “今天总感觉你有点怪怪的,没事吧兄弟?”


    顺着声音扭头望去,发现杨斌正用那双不是很大的单眼皮眼睛盯着他。


    神情颇为担忧。


    就差把关心两个字写在脑门上。


    两人彼此都很熟悉,突然看到对方整个早自习魂不守舍没有状态,还饭都不吃跑去班主任那里说事,难免会有些多想。


    对于杨斌这个同桌,徐源可以毫不犹豫的说这是他整个高中最好的朋友。


    去厕所都要一起的那种。


    哪怕毕业后都没有断了联系。


    也就是他成为副研究员忙于项目研究,来往才少了些。


    为避免对方担心,徐源尝试用平时的语气回道:“我能有什么事。”


    “没事就好。”


    杨斌闻声打量了徐源一眼,然后收回目光。


    想想也是。


    步入高三大多数人心态上都会有些变化,这需要自己想明白才行。


    外人帮不上什么忙。


    可眼角余光注意到徐源还在做数学题,又忍不住提醒了句。


    “上午前两节课可是英语。”


    徐源自然明白杨斌这话的意思,放眼整个固远一高他们英语老师都赫赫有名,虽是三十多岁的女老师,教学风格却非常严厉,上课时所散发出来的气场哪怕是英语成绩优异的学生都很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