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第4章 我
作品:《绝仙IV》 《绝仙IV》全本免费阅读
进来的那个大师眼神目光如炬,在我和弟弟的尸体之间来回扫视,似什么都知道。但他什么都没有说出来,让我意外。“你想拜师学艺?!”
突然转到其他的话题。
我自然是愿意,立刻跳脱出来,也精神过来,赶紧跑到大师面前跪下,连连磕头:“我想学艺,万望大师成全!”
大师没理会我的跪求,直接问道:“学艺作甚?报仇吗?”
我听闻此言,立起身来,直望着大师,眼里嚼着泪水,偏咬着牙忍住道:“对!报仇,为我家人报仇,也替恩人报仇!”
大师低头盯着我冷冷道:“年纪轻轻,要想报仇干嘛不另寻名师,偏偏要来做和尚!岂不知,出家要斩断俗念,又讲慈悲为怀!如何容你存怨?又如何报的了仇?难道你也不继你家香火了吗?”
我听罢瘫坐在地,怔怔道:“这......先前恩人就对我说过。那时,我还有个弟弟,如今我全家就只剩我一人,哪还有什么俗事可以眷念......”
说罢复又跪起,衣袖一抹眼泪,理直气壮道:“之前恩人救我,不就手戮妖魔吗?而且恩人教我,只要心存慈悲,照样惩奸除恶、斩妖除魔。我恨透了那些恶人,求大师成全!”
说完又跪下不停磕头。
但不见大师丝毫动摇!
我见央求无果,干脆转身跑到神像之前跪下,指天明誓:“我发誓,若能为我全家、恩人报仇,我甘愿此生侍奉佛祖!”
发完誓,竟转过身来,执拗地盯着大师。
大师终是叹了口气,语气软了下来:“算了,你一孩子家家,不为难你了!
师兄费尽艰辛救了你,又将你托付于我,我自会收你!
只是你虽有菩提之根,但却未必看破红尘,悟得大慈大悲,我才出言考教!”
我听闻和尚本就有心收自己为徒,哪里还不高兴起来,赶紧又跑到大师身前跪下磕头。
大师见我跪下,并未立刻叫我起来,而是复又告诫道:“你心存恩怨而入佛门,是未能大彻大悟!为师便赐你法号‘怀慈’。”
我微怔,喃喃:“怀慈?!”
便意味着,我之前的名字不再重要,已被抛弃,今后就只有“怀慈”这个名字了......不,应该是“怀慈”这个法号。
“对,怀慈。”师父正声解释:“望你记住之前说过的话:心存慈悲、斩妖除魔!”
我赶紧磕头:“弟子谨记在心,谢师父!”
如此,我终于有了些许底气。
直起身子,深呼吸一口,找到刚刚丢失的,直面自己梦魇的底气,把头扭向弟弟:“师父,我弟弟,到底是不是......”
“怀慈,你既已遁入空门,便应知,俗世的一切已与你无关,眼前的尸体便也不再是你弟弟。”师父打断我的问话,厉声训戒。
我一时失语,无以为达。
不过师父终究是看穿了一切,面向神像行了一礼,帮了我一把,击向胸中难以抑郁的梦魇。“为师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你所见到的,不过是你心智不坚,为邪魔所趁的幻象罢了。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你若心存执念,则心有罪恶;放下执念,自得超脱。”
那一刻,我呆愣住,似明白了些什么,又似什么都没听明白。明白的是,师父是相信我的,弟弟是为妖魔所害,大抵是想告诉我与我无关;不明白的是,如来的话终归是太过深奥,十四岁不到的我还不能完全听懂。
微顿。
师父一声叹息,仿佛再次看穿我的心事,转道:“还是跟我诵经十遍,先行替死者超度吧。即为眼前人,亦为身前人。”
提议确实挺好。
既然如来的话我还尚不能理解,那就先把弟弟的丧事办在前面,把阿爹和姨娘的丧事办在前面。佛祖的教诲,今后也后的是时间再听,一辈子的时间。
“救你的大师法号‘慧明’,为师法号‘鉴真’。”
对了,终于知道了恩人的名字,也知道了自己师父的名字。
.......
如此,我开始了在显通寺颂佛念经的生涯,也开始了在五台山修炼佛法的生涯。
而我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鬼魂的阿娘、断袖的阿爹、自己掐死的弟弟,这统统的一切。除了佛祖,我不知道还有其他什么能将我从中拯救出来;除了佛法,我不知道还有其他什么能帮助我直面正视。
......
其实在五台山的修行也不是全然无趣,也会交到不同流派的朋友,包含许多修仙的道士。
一日,我便领了两个去见主持方丈。
他们则带去了一封信。良久,方丈阅读完毕,放下手中信笺,转向二人郑重道:“告知你家师祖,就说贫僧定会亲自前往观礼!”
那二人赶紧一同躬身行礼:“谢过慈云大师!如此,晚辈二人告退了!”
方丈点头,我则同他二人一起恭敬退出。
我既负责接待,总不能让客人来了不坐就走,还是要尽一番地主之谊的。他二人也不止一次在长辈的带领下来过了,道士们就是爱访友论道,而我也乐得同和尚以外的人说说话。
说话自然不能干说,得在山上寻一处风景秀丽、人烟稀少之地,再泡上一壶好茶,边品边叙。
“怀慈师叔自从上次来过我们落凤山后,就没再下过山吗?”
这话的确是问到我了,自从做了和尚便几乎没再怎么下过山,同世俗的世界已做两断:“需要小乘佛法有成,才让下山游历。”
“总觉得叫你师叔怪怪的呢,我们年龄都差不多。”
这便是与俗世两断的好处,很多东西都不用那么介怀,佛祖的教诲我认真修习了不少:“佛与一切众生平等,‘师叔’这些称呼本就是俗世叫法,不如二位施主直接叫我法号吧!”
一人却立刻反对了:“那不成!”
我和另一人好奇,想知道他能辩出什么花样来,同问:“为何?”
“如果我们叫你怀慈,那你也不能再叫我二人施主,得叫我们名字才成!”
原是这般,我呵呵开笑。毕竟我们都是一路人,虽然佛道两家,但都是属于脱离了世俗的人。
“对,是这个理。”另一人赶紧附和。
我自然爽快应下:“那小僧就依二位施主所言......”未想就犯了口误。
“错啦!错啦!”
我才醒觉,赶紧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