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架通知和一些闲话

作品:《大明不革命

    首先是正事:


    今天中午十二点半上架,至少会直接更四章一万字,更多的暂且不做保证。


    上架以后每天至少六千字,在此基础上会尽可能多写多更。


    我这书大部分都是设定和社会分析(键政),很难迅速码出特别多的内容,实在不敢给太高的保证。


    ……………………


    下面是一些作者个人的胡思乱想,与小说的正式内容没有关系:


    我相信有很多读者觉得,现代美国的地位是最舒服的。


    他们可以疯狂印美元,用这些废纸换取全世界的实际资源和商品。


    进而就产生了一种想法,只要别人在用货币换取我生产的产品,那就是在掠夺我的财富。


    在现实中,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观念是有一定意义的。


    但这是现实的特殊社会和国际环境的产物,不能直接套用到其他社会环境下。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我所设置的这个架空世界中,都并不能直接对号入座,那是典型的刻舟求剑。


    首先,金银是天然货币。


    是一般等价物,金银本身就是有价值的,金银本身也是“商品”。


    而美元是信用货币。


    只是一种货币符号,美元这张纸本身是没有多少价值的。


    美联储可以直接开动印钞机印美元。


    但任何人都没办法简单生产出金银。


    所以在现代以前,人们用金银交易产品,可以视为是等价交换。


    不能等同于现代人拿纸币去购买商品。


    然后,简介中的大明,得到了大量的金银,到底有什么用处呢?


    回答是:可以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怎么形成的?下面有一个基本政治概念:


    “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和起点。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必须具备两個基本条件:


    “一,出现了大批有人身自由,但没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他们必须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二,积累起大量货币财富。”


    大明的大量金银,能够直接满足第二个基本条件。


    货币财富,通常不能看做是现代的信用货币,因为信用货币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才成为主流的。


    美国独立的时候,虽然使用过信用货币,但那是根本没有足够金银储备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


    在局势稳定后,美国也转向了金本位货币,直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才终于变成了事实上的信用货币。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前,长期存在且运行相对稳定的纸币,基本都是金银本位货币。


    都是有足够金银储备作为保证,按照储备规模发行来发行的纸币。


    这些纸币都是可以按照固定价格兑换成金银了。


    可以视作是不记名且价值固定的金票或者银票。


    在金银本位纸币出现以前,人们更是直接使用金银来交易。


    或者是用其他的,能够起到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来交易。


    例如绸缎、粮食。


    在管理者拥有足够的数学基础,同时拥有足够的管理能力之前,提前搞信用货币没有不崩的。


    元明两代的宝钞最后的结果都是废纸,早期的美元也曾经直接主动贬值过一半。


    这个变成废纸和贬值的过程都会严重损害朝廷公信力。


    这时候我们再回去看第一条:


    “拥有人身自由,但没有生产资料,依靠出卖劳动为生的人。”


    他们就是“雇佣劳动者”。


    在工业化之前,只有城市的手工业和商业极端发达,才能催生和维持大量纯粹的雇佣劳动者存在。


    而想要工商业持续发展,就离不开充足的货币供应,否则就是持续通货紧缩。


    商人会把金银熔成银冬瓜,窖藏在地下室里面。


    所以需要有充足的金银,要有超过市场需求的金银,


    让市场保持持续的通货膨胀,金银也相应的持续缓慢的贬值。


    才能维持市场经济的持续繁荣,并自然而然的降低窖藏金银的行为。


    所以,欧洲人从全球收集了金银,送到大明换到了茶叶、丝绸、瓷器这些产品,大明能够从中得到了什么呢?


    第一,大明得到了充足的天然金属货币。


    就算是会略微贬值,也永远不会变成废纸,所有人都始终认可的货币,也就是“一般等价物”。


    这满足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第二个条件。


    第二,得到了繁荣的城市手工业。


    这满足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第一个条件。


    第三,得到了大量熟练的手工业工匠。


    这又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


    工业革命就是在高度发达的手工业中诞生的。


    稍微了解一些基本的政治概念,应该都很容易理解这个逻辑的。


    如果金银真的没有用,换到能用的东西就赚了,英国也没有必要发动鸦片战争了。


    反正英国拿着金银没有用,这些石头一样的东西都给大清赚去,英国拿到能用的商品不是美滋滋吗?


    但是英国要用金银储备保障市场稳定啊。


    不过,普通人觉得金银不能吃,不能穿,所以本质上完全没有用。


    用丝绸、瓷器、茶叶交换金银是亏了,在个人利益的角度看,其实可以说是正确的。


    如果整个社会都是按需分配的,那金银也会失去作为货币的价值。


    但是在能够做到按需分配之前,特别是还想要搞资本主义的情况下,就是目光短浅的了。


    如果实在转不过弯来,那我们就再换个方向思考。


    在古代,在没有充足的金银铜货币的情况下。


    丝绸、瓷器、茶叶这些东西,其实都可以当做一般等价物来用。


    对于古代的普通百姓而言,能够出口的丝绸、瓷器、茶叶,大部分也都是奢侈品。


    是普通百姓本来就享受不到的。


    他们能够使用的东西是什么呢?


    是棉麻布、木头家具、铁质农具、铁锅、粮食、煤炭、砖瓦等等生活用品。


    这些东西价值低廉,在风帆时代通常是不会作为远洋贸易的商品的。


    从大明拉一船粮食去欧洲是纯赔钱生意。


    铁锅这种东西,很多时候能出口到日本和蒙古草原。


    因为那里没有技术把铁锅做好,铁锅在他们那边也是高附加值商品。


    万历年间一口铁锅可以换二十把日本刀,一口铁锅的铁绝对不够打二十把日本刀的。


    所以维持普通百姓基本生活的商品,不会在风帆时代的奢侈品贸易中大规模流向海外。


    与此同时,对于大明的普通百姓而言,就算是他们领到一匹绸缎当工钱,也绝对不舍得用绸缎做衣服。


    他们要把绸缎当做货币,去换取粮食、棉麻布、铁锅、砖瓦。


    丝绸这种东西,市场价值是不稳定的,远不如金银好用,关键是他们不耐储存。


    普通人想要攒钱,就要再把这些丝绸卖掉,换成金银铜钱存起来。


    当然,大量的金银流入,也绝对不全是好事。


    市场上的金银多了,超过了工商业发展所需的量,就会直接导致通货膨胀。


    会导致普通工人不敢存钱,拿到钱就会尽快花出去。


    这当然是在损害普通人的利益。


    但是这对于社会而言,又会进一步催化工商业的发展,进一步的诱导工业革命的酝酿。


    农民可能会更惨,他们生产的粮食越来越不值钱,只能用来维生。


    这还不算完,工厂主会想尽办法夺取他们的土地,拿过来种植桑树给蚕吃,维持绸缎生产。


    农民会失去土地,不得不到城市中寻找活路。


    最终会成为工厂的雇佣工人,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条件的关键一环。


    这就是自发形成的资本主义。


    实际上,像是宋朝和明朝,在王朝末年的时候。


    如果统治阶级仍然还有能力,他们能够顶过最后的崩溃。


    关键是,完成农村土地的绝对兼并和集中,并且将改稻为桑变成国家政策。


    最后再饿死几百上千万人,整个国家秩序仍然不崩溃。


    那资本主义差不多就搞成了。


    接下来就是等着工业革命到来就行了。


    由于站在理想社会的角度搞历史教育,导致很多人本能的反感土地兼并,同时还期待古代能够孕育出资本主义。


    这两者本身就是矛盾的。


    相对彻底的土地兼并,是自发形成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前提。


    英国人就经历了这些。


    改稻为桑这件事情,基本可以对应到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上,英国的土地兼并也搞得非常彻底。


    改稻为桑和羊吃人都是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这就是自发形成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常面貌。


    很多人对资本主义有一些理想化的误解,本能的将其视为一种良好的社会制度。


    但是伟大导师早就说过了: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导师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他看到的资本主义就是他说的那个样子的。


    早期资本主义就是残酷到极点的。


    很多的普通人,大概是将“资本主义国家”等同于“发达国家”了。


    觉得资本主义国家应该从一开始就非常的文明、富裕,从一开始就有极高的上社会福利。


    觉得一个传统农业国,可以相对简单无害,在不影响普通人生活的情况下。


    关键是不需要经历土地兼并,改稻为桑,羊吃人的过程。


    自发形成富裕文明的资本主义国家。


    这显然是在做梦。


    真正几乎要把这个梦变成现实的,可不是那些真正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曾经的老大哥和我们自己。


    真正让那些肮脏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披上现在的文明外衣的,是我们曾经怀念过的那个老大哥。


    所以这本书的主角,也是会本能的去做这种梦的。


    他最终要推行的社会制度,也不会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主义。


    而是在此基础上,加入更多的进步性特征,同时也保留一部分传统特征。


    一个东方文化传统为主导的,大家幻想出来的那个发达的世界。


    最后再念叨一遍基本原理: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都有强大的反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