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第8章

作品:《帝后记事录

    《帝后记事录》全本免费阅读


    面前假山层层叠叠,小径幽深,隐隐约约的声音从前向后传过来。


    “姜韵,你不会还想着嫁给王孙殿下吧,你们家打的算盘京城中谁不知道。你是争不过我姐姐的,而你们姜家也将注定是王家的踏脚石。”


    是王仪芝的声音,高傲又不屑。王家的这位四姑娘是王家二房的嫡出姑娘,排行最末,极为受宠,在京城同龄人当中除了自家的姐姐之外向来是瞧不起其他人的。


    姜韵急声打断,垂头苦笑,语气叹惋。


    “王四姑娘慎言!我从未妄想过王孙殿下,这纯粹是子虚乌有的事。但王四姑娘无中生有,我可是哪里得罪你了,你要这样辱我清白?”


    姜韵一边说着,一边抬手用帕子遮住脸,擦了擦眼角几滴泪珠,低泣几声。树影恍恍,显得娇弱无比,惹人怜惜。


    “姜韵这里没别人,你何必装成这个样子,殿下与你青梅竹马谁不知道,若不是……”


    王仪芝下巴仰起,停顿了一下,唇角讥笑道,“谁也没想到中途还能杀出个谢家,你怕是都要恨死谢家人了吧?不过我瞧着王妃与世子夫人都还挺喜欢她的,我王仪芝得不到的你姜韵也休想,这谢家也不知道那个疙瘩窝里跑出来的也想与王家争,真是不自量力。”


    “够了!王仪芝,这些都是你自己的臆想。我与谢家姑娘从未相识,更没有你说的那些。我瞧你像是得了癔症,什么话张口就来。”姜韵见王仪芝越说越大胆,不由低声警告,王仪芝怕是被宠坏了,什么话都敢说。


    王仪芝眼尾向下一扫而过,眼神轻蔑,“装模作样。不过也是,你们姜家也就只能在这些地方下下功夫了。”


    姜韵闻言,眼角眉梢的柔软一点点收回,满脸漠然,冷言道:“你既有心表现,还在这里耽搁什么?”


    王仪芝晃了晃手中珊瑚色的团扇,扇面上花蝶翩翩,用扇面轻轻掩嘴,就好似有蝴蝶贴面,灵动美丽。


    王仪芝丝毫不在意姜韵的变化,蔑笑一声,转身离开,“多谢提醒。”


    假山背后,谢明笙牵着妹妹往里藏了藏。王仪芝离开后,姜韵站在原地迟迟不动,手中帕子被捏得紧皱,一条条的折痕损毁了上好的丝绢。


    就如同她此刻的心,如有刀割。姜韵牵唇轻笑,眼角滑泪,浑身一松,靠在假山上。


    就一会儿吧,让她放松一下。姜家不需要一位王孙夫人,她的未来与战场在那深深红漆宫墙里,不在这锦绣花园。


    谢云茹扭头看向姐姐,谢明笙带着她悄悄离开,走到远处才停下。


    谢明笙苦笑,“四妹妹,我今日是不是不宜出门?”


    谢云茹摇头叹息,紧握了下姐姐的手,“或许吧。”


    谢明笙环视一圈,随手从地上捡起两片落下的枫叶,往袖子里一塞,拍拍手又淡定地牵着云茹慢慢行走。


    “就这样吧。咱们低调些,只是恐怕要拖累妹妹了。”谢明笙有点愧疚,这次来参加宴会本就是为了谢云茹打算,她无论事情怎样发展都有一条退路,就怕会耽误了谢云茹。


    “三姐姐别担心我,或许我缘分不在这。”谢云茹杏眸含笑,她的底气是谢家,谢家好她自然也好。


    偌大的枫园,风起时枫叶沙沙声与乐声相合,悄悄掩藏着这些低声碎语,像是藏起了阴影之下的影子。


    枫林宴很平和地结束了。十位上佳者中有两位极为出彩,相比之下其余八位就要逊色许多。


    京城的秋天也算平静地走过,进入了冬天。只是在刚迈入冬天的时节,昭文帝突然下旨开始修缮后宫,让京城沸腾起来了好一阵子。


    年节将至,谢家已经早早开始准备。


    “姑娘,姑娘。”青韵摇着床铃低声轻唤。


    床帘撩起,伸出一只手,玉手纤纤,肤若凝脂。


    “青韵,几时了?”谢明笙声音微哑,带着惺忪睡意。


    “姑娘,未时三刻了。”青韵扶着谢明笙慢慢起来,才招了手让青黛捧着衣裙走上前来。


    青黛细致地为谢明笙穿好衣裙,系上披风,又为其挽发净面,收拾利落。


    谢明笙掩唇打着哈欠,“今日天气不错,连着下了几日大雪,可算是停了。”


    “姑娘,大夫人刚使了人过来,说要姑娘过去帮忙。”青韵伸手递过去一个暖炉,才开口道。


    “派人去喊四姑娘了吗?”谢明笙将暖炉捧在手心里,青黛正从妆奁里拾起一支花簪插入髻发中。


    淡青色的织锦披风纹绣着海棠金线,髻发漆黑如墨,海棠花簪轻颤,人比花娇,美人拂面。


    “去了,四姑娘说她直接去大夫人院子里等姑娘。”


    “那就好。”


    等一直在一旁候着的青黛都收拾好,谢明笙便领着青兰出了繁霜苑。


    走了约莫半盏茶的时间就到了闻墨阁,远远瞧见了谢云茹拢着杏色披风走过来。


    “三姐姐安,好巧。我刚出来时还想着会不会碰上三姐姐呢。”谢云茹浅浅一笑,拎过一旁侍女手中食盒,“三姐姐,我这两日琢磨了几道茶点,今日正好一起带过来,想着拜托三姐姐帮忙尝尝味道。”


    谢明笙也笑着拉过云茹,带着人进门,“四妹妹心灵手巧,我们快快进去,让母亲也尝一尝。”


    闻墨阁恰如其名,乌树,冬雪,宅院,宛如一幅水墨画卷。


    裴氏正坐于木案前,桌上都是铺开的账簿。


    “问母亲金安。”“问大伯娘安。”


    “都来了?快坐下吧,来得正好,有事要让你们去做。”裴氏摆手,让两人坐到一旁,“这是谢家的老习惯了,在年前的时候施粥两日。正巧这几日都在下大雪,城门施粥的事也就耽搁了,趁着雪停,你们二人帮着我一块把这件事办了。”


    谢明笙取过一卷账册,“大哥二哥不去吗?”


    “都去,让你大哥带着你们去。你们也该上手这些事了,前几年都耽搁了。”裴氏拨着算盘,头也不抬说道。


    “母亲歇一歇吧,不差这一会儿。云茹带了茶点过来,一起吃了吧。”谢明笙瞧着裴氏眼圈带乌,就知道裴氏这几日忙着过年查账的事没休息好,虽然有大嫂嫂帮忙,但谢家事多,难免有些忙不过来。


    “也好,茹姐儿制的茶点一向不错。”裴氏揉揉眉心,松松眉目,“说来也怪,茹姐儿制的茶点素来巧思,精巧可爱,味道也极佳。上次康亲王府的枫林宴茹姐儿怎么没评上上佳?我都忘了问你们俩这是怎么回事了。”


    谢明笙与谢云茹两人对视一笑,却看得裴氏满脸疑惑。


    “母亲,这是云茹故意的。茶点一道云茹师从大家,又认真花心思钻研,在场的估计没几人能比得上。”谢明笙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