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 归宁

作品:《徽光

    《徽光》全本免费阅读


    金陵城繁华如往,集市上嘈杂的人声裹挟着的车马的喧闹,满目人间烟火。


    流光二人在城中客栈休息一日,翌日两人两匹快马,直冲宫城而去。


    到了宫城前,意料之中被守卫拦下。


    那守卫见他二人玄服裹身,皆戴着幕离,皇城重地,容不得车马莽撞,当即拦下查验身份。


    玄倾亮出腰牌,那守卫近前看清,立即色变。


    “殿”


    “噤声!”


    那守卫闭嘴,却恭谨地拱手低首,直到那两匹快马从身侧疾驰而过。


    畅通无阻地进了宫城,一路往望舒宫而去,金吾卫指挥使杨行已侯在殿前长阶下,同行的还有芳蕤。


    因早前得到消息,他二人便早早侯在殿前。


    流光和玄倾下马,杨行芳蕤二人见状,近前见礼:“殿下!”


    “免礼。”


    流光轻应一声,将手中马鞭丢给芳蕤,吩咐玄倾:“传陆舒窈,立刻觐见,不得有误。”


    “是。”


    玄倾应声离去。


    流光踏上长阶,杨行等人见状,也随同而上。


    芳蕤抱着马鞭,跟在殿下身侧,脚步匆匆,却掩不住步伐中的局促与欢悦。


    “一别半年,殿下可算回来。”


    流光闻声,也笑了一下,抬首瞧了一眼已近在咫尺的望舒宫,门匾上那狂介十分的三个字,还是熟悉中的样子,便连宫廊前的那树海棠,亭亭如盖一如当初。


    可不是?一别半载,的确是久违了。


    “望舒宫如何,安然否?”她问。


    “一切安然。只是想念她的主人已久,难免落寞。”芳蕤语气温和,虽依旧笑着,却已红了眼睛。


    此情此景,就是杨行一个七尺男儿也有些动容,他拱手,温声道:“乌州行宫一别,听闻殿下在燕受刺,臣等挂念非常,殿下无恙否?”


    “无恙。有劳牵挂,本宫无碍。”


    流光温言,却见芳蕤又红了眼睛。


    这二人皆她心腹,当初北上也曾极力要求同往,是流光以人多不便为由,将他们强行留下,同守王都。前些时日凶险,她避居苍梧没有与他们传音,让他们为此焦虑担忧,到底是她这做主子的对不住。


    “芳蕤,杨行,本宫回来了。”


    她温和却明亮的眸光落在二人身上,语气虽淡,却有信服人心的力量。


    杨行芳蕤闻言,俯首合袖,齐声道了一句“是。”


    流光道:“重逢之喜,他日再叙。跟本宫说说,近日朝中都在忙什么?早朝还未散吗?”


    ......


    早朝的确未散。


    以致玄倾要找陆舒窈还要找到前朝去。他还不清楚,今日早朝格外地剑拔弩张。


    因着北境战乱,流州军需耗费巨大,营中虽有库存,但与燕之战耗费长久,早早补上消耗之数也能备不时之需。为此户部筹集一批粮草,配给了必要的物资份额,可万事俱备,找谁运送粮草却犯了难。


    当初大燕兵力南下,流州军北境迎战,虽都知道暻王骁勇,但大燕兵强马壮,铁骑雄风在诸国是出了名的。战事难打,朝中许多大臣便对此战没怎么抱有期望,想着只要不输得太难看就好,没想到这一疏忽,沈寒时就已拿下首战之捷,还赢得的极为漂亮。


    圣上为此大宴百官,还宣召臣工家眷十五进宫为北境众将士放灯祈福。


    圣上如此欣慰,再加上这位沈将军还是圣上亲自调去流州的人,众臣便也隐约嗅出了,这位沈将军也许就是圣上的人。


    闻弦知雅意,于是这送粮一事便成了香饽饽,无论是魏氏一党还是成国公一派皆为此争得脸红脖子粗。


    陆舒窈身为吏部尚书,官员任免、差遣之事自然交由她负责,按照近日朝中风向,她拟了三个人名,洋洋洒洒写了一道折子呈交上去。


    呈上去不过两日,元昭帝似乎也对这三人有些迟疑,犹豫再三,拿捏不定,索性放于早朝让众臣商讨,于是今日早朝便成了角斗场。


    “圣上,北境作战,粮草紧要,轻易马虎不得,臣以为江统领武功盖世,是此番运粮不二人选。”


    “不妥。江统领虽骁勇,但身负宫防重担,无暇出京,臣以为兵部侍郎薛晁要更稳妥。”


    “非也。臣以为御史大人宋前更适合。”


    ......


    争论到最后也不知到底是在给朝廷选人还是纯粹斗嘴,朝上乌嘈嘈一片,烦得元昭帝脑袋都快炸掉。


    正耐心欠佳,殿外传来一声嘹亮的通传,殿中霎时安静下来。


    早朝乃商讨朝政要事之地,自古如此,这个时辰,一般没有人会来肆意扰乱。


    众臣好奇,循声去看,见圣上身侧的常内侍从殿外急急跑了进来。


    “何事喧哗?”元昭帝沉声问。


    常内侍合袖,恭敬回道:“禀圣上,殿下急宣陆大人前往望舒宫。”


    “谁?”元昭帝皱眉。


    不止众臣工,就是昭帝也以为自己听错了。


    殿下?


    殿下不是还在回朝途中,今日通传使还通传,殿下的銮驾刚到泗水河岸边?


    萧太师有些不敢相信,在身侧官员的搀扶下颤颤巍巍问内监:“殿...殿下回朝了?”


    “是”常内侍如实回答。


    萧太师一时激动,差点儿就背过身去,幸亏身后的几个御史眼疾手快,伸手及时扶住了他。


    “哟~太师哟,您可得当心吶。”众人安抚,朝堂一时又有些乱。


    不止萧太师,萧太师身后一众朝臣顿时也跟打了鸡血般精神。


    袖手旁观半载有余,整天冷眼看成魏两党掐架,他们做为历朝历代最能掐架的一群人,已要闲出毛病来了。如今终于盼得殿下回归,就意味可以在朝堂上大展雄风,顺带教训一下这群连架都不会掐的无知小儿,他们已看不惯许久了。


    沉稳如陆舒窈,闻言也不由眸光泛亮,盯着常内侍急急问:“外面传召的是谁?”


    常内侍:“殿下亲卫——玄倾。”


    玄倾!


    众臣哗然。


    玄倾乃殿下心腹,一直跟随殿下身侧,轻易与殿下不会分离,殿外通传的既是他,那想必殿下是真的回朝了。


    陆舒窈喜不自禁,她从众官员的队伍中站出来,对着天子座上的元昭帝合袖作揖。


    “圣上,殿下急宣,恐有要事,臣先行退下。”她恭敬请示。


    元昭帝神色倒也温和,闻言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