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送菜(修)

作品:《我在古代卖过桥米线

    《我在古代卖过桥米线》全本免费阅读


    “米粉?”童木匠听得有些发懵,“我吃着感觉味道大差不差的,要不你给我说说,这米线跟米粉,到底有些什么区别?”


    “米线跟米粉,听起来虽只有一字之差,可实际上两者之间的区别大了去了。”沈南辙道。


    周砚纾也有些好奇,道:“我跟着你一起做米线也有段时间了,我也不太清楚个中差别。”


    沈南辙便解释道:“米线跟米粉制作工艺不同,口感也不同。”


    “米线爽口筋道,用开水一烫便可食;米粉则口感粘糯,久煮不烂。”


    “竟还有这么多门道。”童木匠叹道,“我先前还称赞你这米线,筋骨好,用筷子夹都夹不断,倒是闹了笑话了。”


    “前辈说笑了。”沈南辙笑道,“这机子没做出正宗的米线,倒做出口感不错的米粉来了,也算意外收获。”


    “这一版图纸能否请前辈保留好?”


    “当然可以。”童木匠一口应下,“你这铺子菜单上那么多新奇菜式,是还想也来卖些米粉?”


    “是有这个想法。”沈南辙点点头,“不过米粉工艺和米线有差,光有这机子还不行,制作过程还需改进,不过这个大可日后再考虑。”


    “当务之急,我得先再改进一下图纸,确保它做出的是口感地道的米线才行。”


    “行。”童木匠爽快道,“那这版图纸和这台机子我都给你留着,你新图纸若是修改好了,随时来找我便是。”


    “多谢前辈。”沈南辙急忙连声道谢,想送他出门。


    “不用送我,”童木匠摆摆手,又遥遥一指院外朝这里飞奔过来的李幺儿,“你照顾你生意就是。”


    “那前辈慢走。”沈南辙这才不再推脱,看向小跑进来的李幺儿,“罗府这么快又送了菜单过来?”


    “是,明明昨日府上才来人送过,今天又来了。”李幺儿跑得急,把单子递给沈南辙后忙一揩鬓边汗水,“今天送单子那人瞧着眼生,似乎还有些不认路,得亏我碰巧遇上了,不然得误了时辰。”


    “那还真是多亏你了。”沈南辙一笑,接过单子看了起来,惊道,“今日竟要这么多菜?”


    “是比昨天多了一些,”李幺儿道,“那人说罗府今日有客人要招待。”


    “那我们可得好好准备了。”沈南辙看到菜单上一处,不由得问道,“凉拌棠梨花加一些蒜水,那罗老爷能吃蒜吗?”


    “能的,只是不能加多了。”李幺儿答道,“那人给我菜单之后也跟我说了这个的。”


    “嗯,那我们便开始吧。”沈南辙这才放下心来,一扫今日罗府送来的食材,该做什么,如何做,心里便有了定数。


    沈南辙先把要用的食材都挑了出来,李幺儿便手脚麻利地拿去水槽里清洗。


    周砚纾见状也想帮些忙,沈南辙把他拦下了:“你手还没好,先不要碰水了。”


    沈南辙取了一些水分饱满的新鲜蚕豆,去皮后起锅烧水,水沸后将其下入锅中煮。


    又取了洗净的玉荷花,摘掉中央花蕊,只取玉荷花的花瓣,放入沸水中焯一会水,再迅速捞出放到冷水中浸泡。


    做好这些,沈南辙又拿了棠梨花,洗净后放入小锅中焯水。


    一排平日里他们用来煮米线的小锅在此时都派上了用场。


    周砚纾看着沈南辙在灶台上忙活,笑道:“得亏厨房里小锅多,不然这会儿可能还真忙不过来了。”


    “是啊。”沈南辙回道,起手将焯好水的棠梨花都捞了出来,过一道冷水之后倒入盘中,放入调料后,又在上面洒了少许的蒜水。


    做好了凉拌棠梨花,沈南辙不由得忆起自己小时候吃过的棠梨花的味道:“棠梨花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吃着还会回甜,凉拌、素炒、炒鸡蛋、炒肉味道都很好。”


    “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用棠梨花来炒火腿。”


    周砚纾问道:“火腿?那是什么?”


    沈南辙想了想,道:“一种经过特殊熏制的肉,味道很好,和腊肉差不多吧。”


    说完,沈南辙又一拍脑袋:“等做完这些菜,我就到集市里去买些肉来,做些火腿,等熏制好了,差不多也到中秋了。”


    “好。”周砚纾道,“我们还能顺道把菜送过去。”


    “时候差不多了。”沈南辙打开小锅盖子,捞出一早就放进水里煮着的蚕豆。


    去皮的蚕豆放入水中煮得软烂,质地如泥浆一般,用筷子一夹就碎,只能用汤勺小心翼翼地捞出来。


    绵绵软软的蚕豆泥,再配上浸泡好的玉荷花瓣一同倒入锅中混炒,不多时便煸炒出诱人的香味来。


    沈南辙留意着火候,在快起锅时加入佐料,再稍稍翻炒一小会儿,一道玉荷花炒蚕豆泥便可出锅了。


    做完这个,沈南辙拿了洗净的芭蕉花,放在砧板上切段,又切了一些韭菜。


    此时等锅中水分烘干后倒入油,待油彻底热了,倒入剁好的肉末翻炒一会,肉末变色之后再倒入芭蕉花和韭菜一起爆炒,最后加入调味料,出锅以后再撒上一些葱,一道爆炒芭蕉花就大功告成了。


    除了芭蕉花,还有一样食材——攀枝花,有的地方也叫木棉花。


    攀枝花花瓣是鲜艳的红色,中央的花蕊如鱿鱼的须一般,是可以食用的。


    沈南辙取了攀枝花的花瓣,只留花蕊,洗净后同上一道芭蕉花一般的做法,辅以少许的韭菜和大葱一起放入锅中爆炒。


    洗好的攀枝花还剩了一些特别嫩的,花蕊的须如还未盛开的菊花骨朵一般紧紧抱在一块,沈南辙用它们焯了水,又做了一碟不辣的蘸水,用来蘸着吃。


    做好这些,沈南辙最后又包了几个玫瑰汤圆,一起打包之后,跟着李幺儿一起来到了集市。


    沈南辙在一家卖肉的铺子前停下,挑了两斤肥瘦相间的猪大腿肉。


    才让老板上秤一称,沈南辙正准备掏钱,李幺儿却突然道:“老板,你这称不对吧?”


    摊主一听这话,当即吹鼻子瞪眼道:“你这小孩,说些什么呢?”


    李幺儿拎起那袋子猪肉,便道:“这些猪肉绝对没有两斤,老板,你用的秤是八两秤吧?”


    摊主的秤被人一下子看出是鬼秤,却无奈集市上人多,只得压低了声音道:“你这小姑娘可真不简单,我在这卖了两年多,还没人看出来,那我实打实称给你两斤,你可别往外乱说。”


    沈南辙拎了重新称的猪腿肉,送李幺儿上了去罗府的马车:“你可真厉害。”


    李幺儿朝着沈南辙狡黠一笑:“我经常跟着娘卖菜,这方面可熟了,以后沈老板买什么,尽管带上我!”


    “好。”沈南辙笑了笑,目送着马车离去。


    回到铺子里,却是看到了一个无论如何,也不该出现在这里的人。


    他的大哥,沈牧山那个忙着考科举的儿子——沈择之。


    沈择之生得白面儒冠,跟他爹一样身量高挑,却没继承那副刀尖一般的眉眼,五官柔和,着一身青色长衫,瞧着倒真有些书卷气。


    不过此时他却倒在桌上,睡得迷迷糊糊的,口中还呢喃着几句梦话。


    沈南辙一走近了,就闻到一股子浓浓的酒气,不由得皱起眉,问道:“他怎么会在这儿?”


    “应是喝醉了,迷迷糊糊就来这儿了。”周砚纾道,“一进门就趴桌子上睡着了,叫他也不答应。”


    “看出来了,身上好重的酒气。”沈南辙拍了拍沈择之的肩膀,轻声喊道,“侄儿?”


    沈择之手指动了动,似有所觉地半睁开眼:“……二叔。”


    “你醒了就好。”沈南辙松了口气,“你怎么突然来这儿了?”


    “我想吃爷爷做的米线了…”沈择之强撑着眼皮,“要是他还在就好了。”


    “沈择之,”沈南辙问道,“你知道你现在在哪吗?”


    “我知道,这是二叔家的米线铺子,”沈择之迷迷糊糊道,“我今日又被先生训了,不想回家,走到这里,不知道为什么就直接进来了……”


    听到这话,沈南辙心里有些诧异。


    在大哥口里,他这宝贝儿子天生就是读书的料,十六岁那年就中了秀才,夸得他像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就等着今年秋试大展身手了。


    可现在看来,情况似乎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


    沈南辙倒了一杯醒酒,摆到桌上,轻轻一拍沈择之:“那你先把这个喝了,清醒了一些就早些回去吧。”


    “我不想回去,我爹老训我。”沈择之醉了,一杯醒酒茶下肚,还是什么话都直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