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收音机和电炉的妙用

作品:《谢轩古佳涵可小可大

    谢轩每天都要开车经过两次与宫冰见面的安全屋,外面没有暗号,他只能一脚油门开了过去。


    直到这天晚上,他终于发现外面有一个粉笔画的暗号,他随即把车子停到远处。


    在车上简单的化了妆后,谢轩才去了安全屋。


    谢轩急切地问:“这两天怎么啦?”


    “肺炎,在医院里住了两天。”


    “怎么样,好了吗?”


    “不好我能出来?咳咳。”


    “看来还没好利索,再去住几天,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怎么搞革命?对了,贝勒路福熙村66号是不是我党的电台?”


    贝勒路福熙村正是陈宾发现的所谓中共电台,谢轩按照特工部的要求,让陈宾暗中观察。


    没有宫冰的消息,谢轩不能有任何行动。


    宫冰沉声问:“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无意间发现的,那一户的电费比较高,另外还用天线当晾衣绳,他们的生活好像也比较艰苦,每天只买几毛钱的菜。”


    宫冰叹息着说:“细节决定成败,真的一点错也没有。”


    谢轩拿出一个信封,递给宫冰:“我在劳勃生路12号看了间房,你让他们搬过去,这里有一点钱,给他们当活动经费。”


    宫冰问:“这边怎么办?”


    贝勒路福熙村66号外面监视的,可是谢轩的手下。想要安全,必须谢轩配合。


    这几天他一直很担忧,贝勒路福熙村66号住的是他掌握的一部电台的译电员和发报员,他们是窑洞无线电通讯学校的第十三期学员,十分熟悉技术业务,对申浦的地下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我党的电讯人才一向稀缺,培训一个电讯人员不容易,可不能让他们出事。


    但是,特工部二处已经盯住了贝勒路福熙村66号,那两位同志不能轻易转移。


    谢轩沉吟道:“你给他们准备一部收音机,另外,再买个电炉。这样的话,天线和用电,都有合理的解释了。”


    宫冰眼睛一亮:“这个办法好。”


    两位东西,就解决了困扰已久的问题,实在太划得来了。


    “东西你去买,钱我来出。”


    宫冰微笑着说:“那我就不客气了,替同志们打打你这个土豪。”


    问题解决了,他心情大好。


    谢轩提醒道:“劳勃生路12号可以住两户人家,如果可以的话,派几位同志掩护。最好再做一个报警装置,一旦有敌人上门,马上就能示警。另外,收音机和电炉也要标配,可以减少敌人的怀疑。”


    “有钱就是好,其他同志,哪有这么奢侈。”


    谢轩郑重其事地说道:“如果钱能换来安全,多少钱都值得,因为同志们的安全,无价。”


    宫冰问:“对了,还有件事,贝勒路福熙村66号的电台,只有25瓦,功率比较小,只能通过香港,才能转发给中央。你能不能想想办法,搞部大功率电台?”


    谢轩说道:“我试试看,争取弄部大功率电台。贝勒路福熙村66号的电台,可得马上转移。只要没有电台,一切都好说话。收音机和电炉,今天晚上必须到位,而且要有使用的痕迹,明天,我会让人进去检查,让里面的同志配合一下,只给他们二十分钟。”


    这个,他不能打包票,毕竟电台和电台的配件,都是管控物资。


    虽然电台有很多配件与收音机相同,但发报机的配件,是不一样的。


    有心人只要一看,就知道你是拿去发报的。


    与宫冰见了面后,谢轩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有了收音机和电炉的相助,糊弄陈宾应该没问题。


    谢轩回到特工部后,把陈宾叫了过来,询问中共电台的事。


    谢轩问:“你那边调查得怎么样了?”


    陈宾摇了摇头:“没什么太大的进展。”


    谢轩不满地问:“没太大的进展?这是什么意思?有了进展?只是没多大的进展?”


    陈宾说道:“里面两个人,一个人基本不外出,另外一个人,偶尔会出门,但也没跟什么人接触。”


    谢轩问:“他们靠什么为生?”


    “好像是给报社写文章,是文化人。”


    “你检查了他们的文章没有?”


    “检查过?没发现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