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大理寺

作品:《唯有反派真绝色

    顾允上任大理寺卿还没几日呢。


    大理寺中堆积了很多案卷,他正带着人一一审核,另外狱中还关押了很多囚犯,有判了死刑了,自然也需要他把案子再审问一下,若果然没错,便要呈御览。


    这日顾允忙的昏天黑地,中午饭都是在大理寺吃的,才看完几个卷宗,见并未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便让人收起来存档。


    坐了许久,他只觉腰酸背痛,才想要站起来活动一下,便听得外头重鼓被敲响,呯呯呯的声音传入耳膜,震耳欲聋。


    “谁在外头击鼓?”


    顾允惊的站起来朝着外头询问。


    立时便有门子去问。


    很快便传了话来“老爷,外头有一妇人在击鼓鸣冤。”


    顾允听后道“先带进来,叫魏少卿先去审理。”


    门子答应一声便去传话。


    顾允就在堂中走动几圈,活动了一下胳膊腿,又将那老腰扭了几扭,因着坐久了,骨头都有些僵,这一扭,还险些闪了老腰。


    他一手扶着腰,缓了一会儿才算是不那样疼了,又觉得口渴,寻了温茶水先喝了两盏,才喝完茶水,便见门子跑过来道“老爷,魏少卿说此事关系重大,还须老爷亲自审问。”


    顾允便只好放下茶盏,急匆匆去了大堂。


    艳阳高照,透过糊了纱的窗子照进室内,在桌上投下一片阴影。


    齐恒坐在背光处,坐姿大开大合,带着那么几分不羁霸气。


    他望着顾青君“太祖时便关了各处的市舶司,许多年过去,也未曾有人提及重开之事,然前几日文白提过一句开海市,朕想听一听文白所想。”


    顾青君急的哟,使劲在心里翻白眼。


    便是那王忠也在一旁干着急。


    “他这人怎的这般不长眼。”


    顾青君使劲和系统吐槽“知道我是病人,看完病不走,还问来问去的,病中都不让人好生休息,简直就是周扒皮。”


    “对,周扒皮。”系统回应。


    “这种把人往死里用的老板早晚有一天被炒。”顾青君气哼哼的和系统说了一句。


    她做出沉思状,却在支使系统赶紧去大理寺那边瞧一瞧,回头把热闹学给她听。


    王忠支愣着耳朵,也想听一听这瓜到底有多大。


    “此事不好说?”齐恒见顾青君不说话,便又追问了一句。


    顾青君笑了一声“没什么不好说的,只是一时不知道从哪儿说起,陛下可曾看过前朝时市舶司的帐目?”


    齐恒摇头。


    他回头看了王忠一眼。


    王忠会意,赶紧搜肠刮肚道“奴才倒是知道一些,前朝时市舶司也不怎的景气,末帝时便也关了,好似几个大的市舶司一年也不过盈利十几万两银子,弄不来太多钱,反倒弄的民怨沸腾,再加上又惹的海盗横行,实在不划算的紧。”


    齐恒看向顾青君。


    顾青君眨了两下眼睛“王公知道的怕也不多吧,你只知道前朝末年时的情况,前朝太祖时呢?太宗时呢?照我说,该好生查一下帐目。”


    齐恒若有所思“文白可知详细情况?”


    顾青君揉了一下额头,皱了皱眉“倒也知道一些,前朝太祖五年开市舶司,头一年三大市舶司共向朝庭交纳税银五百万两。”


    五百万两说出,齐恒登时满脸惊异之色“五百万?是白银?”


    顾青君重重点头“是。”


    “其后数年,每年都不下这个数字,到了太宗时,最多的一年竟有七百万两白银,可见市舶司盈利之丰之厚。”


    齐恒听的坐不住了。


    七百万两白银啊,这可不是小钱。


    如今整个大周朝的税赋每年也不过两千万两,七百万两,抵得上三分之一的全国税赋了。


    “为何越来越少?”


    顾青君才要回答,便听得系统大声道“君君,大理寺受理案件,乐紫进去了,不知道怎的,大理寺周围好些人呢,看起来都是瞧乐子的,怎的大周朝这般多吃瓜群众?”


    顾青君顿时精神大振“大理寺受理了?谁审案?”


    “才开始是少卿,后头是顾允。”


    “怎么说的?”


    “我去瞧瞧。”系统很快离开,看起来它也极爱吃瓜。


    王忠听的也是一脸兴味,连市舶司能赚这般多钱的事情都不理会了。


    反倒是听不到什么的齐恒很是上心。


    “嗯?文白?”


    顾青君回神,装作头痛状“陛下,容臣好生想一想。”


    齐恒十足有耐心。


    他一度想要领军北上,朝狄人开战,然朝政未稳,再加上国库空虚,四处都要钱,根本拿不出大军北上作战的钱粮。


    齐恒现在想钱想的眼都红了,听说可以赚得这么些钱,哪里能放得过。


    就在顾青君琢磨着怎么回答齐恒时,大理寺中,顾允强作镇定,其实心中已然翻江倒海。


    这事情……


    这案子实在是惊天大案啊。


    乐紫跪在堂上,边哭边道“民妇自幼和同胞妹妹分开,被乐家收养,后嫁给周郎,本是夫妻恩爱,举案齐眉,未曾想有一日乐虹找到民妇,说是民妇的妹妹,还说过的艰难,想让民妇接济一二。民妇看她可怜,便允了此事,却未曾想她趁着民妇不备,将民妇迷昏,叫人带走,她却装成民妇的样子,成为周夫人。”


    大理寺周围,以及大堂外头悄悄的围了许多官员,一个个的都是来瞧热闹的。


    他们只当是什么乐子事,却未曾想竟是这样一件大事。


    周尚书的夫人竟是冒名顶替的?


    竟有女子因着长相一样,代替长姐嫁给姐夫……这实在是奇事一桩啊。


    有人悄悄嘀咕“周尚书来了没?”


    “不知道,没看着,不过应该也快来了吧。”


    “应是在来的路上。”


    “他眼瞎吗,枕边人被换了也不知。”


    “恐怕那夫妻恩爱有水份啊。”


    “堂上妇人说的是否是真的?”


    “也保不准呢,只能周尚书来了再做分辩。”


    “若是上仙过来应是能瞧得出来。”


    “说不得上仙已知此事,她心中应有准数。”


    紧接着,大家又听到乐紫高声道“乐虹将我囚禁,换了我的身份我可忍,然她胆大包天,竟是混淆周家血统,她少时浪荡,和一狄人奔逃而去,怀了那狄人的孩子才来寻我,那时我也怀了身孕,她,她和我月份相当……我苦命的孩子没了,可她却,却将孩子生下,用狄人之血脉充作,充作周郎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