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集排排坐

作品:《明末之定都上海

    《明末之定都上海》全本免费阅读


    八月初六,铜钱坝铸钱局大院


    蓝采和一觉醒来,顿觉神清气爽。


    昨天晚上,他没有回十里外的铁矿山,而是留宿在铸钱局大院。


    这边的生活条件好得多。


    特别是现在住的这个院子,建筑风格典雅精致,布局错落,房间内部陈设考究,家具齐全,据说以前这是铸钱局矿监的居所,前一段时间,高氏也是在这里居住。


    床很大,也很松软舒适,是着名的八步床。


    蓝采和想到这床以前太监睡过,李自成和高氏也睡过,心里难免微微有些不爽。


    不过,自从穿越明朝以来,他睡稻草堆的次数也不止一晚,前世的洁癖早就被治愈了。


    还没有彻底起床,谢若林就到了。


    这让蓝采和很是惊奇,他本来预计,这家伙最快也是今天晚上才能回来。


    昨天王启年赶到华阳已是深夜,早已疲惫不堪,他准备休息一夜再下山。


    岂料谢若林一蹦三尺高,不顾王启年的坚决反对,执意连夜出发:


    “百年难遇的良机啊,大哥!


    事不宜迟,迟则生变啊,大哥!”


    王启年受不了他的软磨硬泡,只好答应下来。


    安排千户所二百多人明早再出发,谢若林则带上王老四,小六子等几个亲信,护送着九妹,小姑和小铃铛,跟王启年骑马下山,星夜兼程。


    一个多月不见,蓝采和看这三个女人虽然面带倦容,但并无菜色,反而一个个都吃得更胖更白净了。


    蓝采和不禁疑惑,难道华阳县的生活条件这么好吗?还是那里的山水更养人?


    女人们也不客气,大呼小叫着,纷纷跳到蓝采和的大床上,毫不嫌弃地钻进了他刚刚睡过的被窝。


    小铃铛困得睁不开眼,但还是笑得嘎嘎的,很是喜庆。


    早饭已毕,几个人开始商量正事。


    第一项议程,是应蓝采和的要求,四个人重新结拜兄弟。


    其实也就是把李云龙给加进来。


    李云龙是老军伍,会打仗,敢杀人,手下带着千把人的队伍,实力不容小觑。


    把他拉入伙,是顺理成章的事。


    王启年原本和李云龙有些小小的过节,但事过境迁,他当初被吓得尿湿裤子的事,大家似乎已经淡忘,最起码无人再提起。


    四兄弟重排座次。


    王启年二十八岁还是大哥,


    李云龙也二十八岁,但小几个月,担任二哥,


    谢若林下降一位,是三哥,


    蓝采和降为四弟。


    仪式走完,大家客套一番,亲近了不少。


    第二项议程,是王启年提议的,内容相当敏感。


    大致意思是,这次从闯贼身上赚了这么大的一笔财富,应该怎么分配呢?需要尽快商量一个方略出来。


    在这件事上,谢若林没有什么贡献,所以也就没有发言权。


    他很自觉地担任端茶倒水的职责,给每个人都倒上一杯浓茶,然后就默默坐在一旁,只把耳朵竖起来,想听听有多少好处能落到自己头上。


    四兄弟闷头喝茶,一时没有人发言。


    眼看冷了场,李云龙率先表态:


    “此事嘛,还是老四拿个主意吧。


    我和手下的弟兄们,只要有吃有喝就行。”


    说完,他还作出一副大大咧咧很豪迈的样子。


    王启年则笑道:


    “这一个多月,大家都受了不少苦,遭了不少罪,


    幸好咱们得了这么一笔外财,


    每个人都分一点,也是一个弥补。“


    蓝采和没有最先,是在考虑如何措辞。


    “这批财物嘛,我觉得……”他还是很谨慎地开了口:


    “不能分!”


    “啊?!”


    听他说得这么坚决这么明确,三个人都有些吃惊,心里难免还有一点隐隐的失望。


    最失望的却是谢若林。因为在回程的路上,王启年已经答应过,分好处时,少不了他的一份。


    即便按照十万两银子来分,只给分他一成,那也是一万两啊,好大的一笔财富。


    “我的意思是,”蓝采和继续说:


    “这些东西,是咱们的保命本钱,不能分。


    都分了,都拿回家,


    等以后李自成他们再打回来,或者是关外的鞑子兵打过来,


    那你积攒再多的家产,又有个屁用?


    不还都是给人家准备的?“


    李云龙问:


    “四弟,之前你说李自成能打到北京城,到金銮殿上做皇帝,


    不是一句玩笑话?”


    蓝采和道:


    “当然不是玩笑。


    据我推算,用不了七八年,这事儿就会发生。


    到了那时,天下大乱,


    咱们若是还没有保命的手段,那就死定了。“


    王启年觉得也有道理,但还是有些不死心,便问:


    “老四,那你想怎么办?


    莫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