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你们这是读者还是受害者啊?

作品:《治愈系文豪?不,是致郁啊!

    一本书,想要打动一位读者的因素,有很多。


    可以是阅读到某一个段落,感触颇深。


    也可以是阅读到某一句话,忆起往昔,黯然伤神。


    很难相信,一位耄耋老者,在阅读一本书之际——


    竟然会哭成泪人?


    像是深有感触一般,这位耄耋之年的老者,一边翻阅着手里的书,一边眼含热泪:


    “我们那个年代,就是这样的,我们那个时候没饭吃,家里兄弟姐妹又多,为了能让家里吃上口饱饭,何止是卖血?家里的弟弟妹妹都要被拉去送人”


    之所以说,传统纪实文学的悲剧难写,就是因为作家很难把控得好人性和苦难之间的尺度。


    你把人性描写得太好,那突显不出苦难的悲!


    你把苦难描述得太过,那就无法凸显出人性在历经苦难之际,闪耀出的那种光辉!


    而正如刘震云老师所评价的一般,这本《许三观卖血记》,真的是把【人性】和【苦难】的尺度拿捏到了极致!


    江海没有花太大的篇幅去宣扬苦难,他只是去描写【许三观】在种种历史事件下的个人选择,可即便如此,通过这些日常而又繁琐的生活细节——


    他也打动了无数人!


    尽管许三观已经拼尽自己的一切,甚至于为了自己的家庭,不惜赌上自己的生命——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过不好自己的生活!


    而就是这种小人物,面对汹涌时代浪潮下的那种无力感——


    非常之能引起老一辈人的共鸣!


    透过手里这本《许三观卖血记》,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被湮灭在时代浪潮下的那一位位亲朋,一位位挚友


    而正是由于书中内容太过写实,这让老一辈经历过那個动荡年代的老人——


    非常之有代入感!


    像是彻底被打动了一般,这位耄耋之年的老者,一边翻阅着手中的《许三观卖血记》,一边泣不成声地落泪感叹:


    “这书写的,真的是太好了”


    而这一幕情景也是引起了旁人的注意。


    这什么书,竟然能给人看的后劲儿有这么大?


    不仅让一位耄耋老者黯然神伤,甚至于身边这些平时看起来都还算比较沉稳的中年人,在阅读这本书之际,也忍不住呜咽哽咽?


    整个书店里,顿时开始弥漫起一种颇为悲伤的氛围。


    感受着这颇不寻常的气氛。


    新华书店店长林浦泽直接都看懵了:


    “这书,竟然能有这么神???”


    一边,是控制不住自己悲伤思绪,泣不成声的耄耋老者。


    一边,是抑制不住自己辛酸衷肠,愁眉苦脸的中年男人。


    当亲眼目睹这一幕情景之际,林浦泽只想质问这两波人一句:


    “你们这到底是读者还是受害人???”


    为什么看个书,能把自己搞得这么难受?


    为什么看个书,竟然能给自己看的痛不欲生?


    正当林浦泽想要质问这两波人一句:


    “谁能告诉我一下,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身后,穿着工作制服的店员,一脸惊慌地跑到林浦泽旁边:


    “店长,外面来了群学生,他们——”


    “也要买《许三观卖血记》!”


    “我们书的存量不够,您看是不是再上点库存”


    毫无疑问,《许三观卖血记》是一本描写苦难的书,他书中把对于‘苦难’这两个字的叙述,可以说描写到了极致!


    而放眼当今文坛,类似于这种写实类别的悲剧力作,在这个赛道上——


    有且只有江海一人!


    别的作家,都是在歌颂幸福,歌颂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当珍惜!


    只有江海!


    走上了这条描写苦难,叙述苦难的不归路途.


    虽然通篇没有在讲述苦难,但江海还是通过种种旁枝末节,将【冷酷】和【残忍】这两个词汇,诠释到了极致!


    而就是这别具一格的写作风格,让读者们不可避免的——


    把江海这位作者,同老舍鲁迅这两位文学大家联系起来!


    同为现实主义题材作家——


    江海笔下的文字,看似有鲁迅那般犀利,但好像又没有那么直接?


    江海对于苦难的叙述,看似有老舍那般深刻,但好像在深刻之中又掺杂了一点点温和?


    正当各方文学评论家,对于【江海】这位新生代作家的写作风格,展开了近乎疯狂的讨论:


    “他究竟是更像鲁迅还是更像老舍?”


    正当众人各持己见,争执不下之际。


    刘震云老师本人出面,直接结束了这个话题的探讨:


    “江海他既不是鲁迅,也不是老舍,他不必像任何人,他有自己的写作风格——”


    “江海,就是他自己!”


    澄海戏剧学院,旧城以西咖啡馆。


    孔溪坐在江海对面,一脸淡然地翻阅着手上《许三观卖血记》,一边翻阅还一边不停赏析:


    “嗯,这句话还挺妙,这个段落还写的不错.”


    其实孔溪对自己的帮助,江海还是蛮感激的,你别管她的操作是不是很离谱,但最起码——


    噱头这个东西的确是被她拉满了。


    当孔溪在《鱼跃九州》电影宣发典礼之上,颇为高调的喊出那一句:


    “我是江海书迷!”


    热搜上,直接就爆炸了。


    有关于【孔溪】的搜索词条,十条有八条都是和【《许三观卖血记》】挨着的,江海也正是依靠着孔溪的流量和人气——


    狠狠宣传了一波《许三观卖血记》!


    不止于书在热搜榜单上疯狂出现,江海这么号人——


    也狠狠在澄戏学校里火了一把!


    像是在享受艺人的待遇一般,不管江海走到哪儿,随时随地都能同学在他的背后指指点点:


    “这个就是江海?”


    “这就是孔溪喜欢的那位作家?”


    “看起来也不怎么样嘛”


    犹记得昨天下午,在电影宣发结束之际,有一个影星合影留恋的环节。


    就是作为主演的孔溪,会和到场的粉丝同学,合影留恋,并从到场的两千多位同学之中——


    随机抽取出一百位幸运儿,将由孔溪本人,现场给到签名。


    其他同学在面对孔溪之际普遍都是:


    “孔溪姐,喜欢你好久了,能不能给我签个名”


    而孔溪在面对江海之时:


    “江海同学,喜欢看你书好久了,能不能给我签个名.”


    这一波,虽然给足了江海牌面,但也平白无故给江海招来很多仇恨。


    “不是,这小子竟然能被孔溪喜欢?他凭什么啊?”


    “孔溪竟然也追星?我受不了了”


    “倒反天罡!江海给孔溪签名?配钥匙吗?他配几把”


    虽然,过程有些难堪。


    但结局,总归是好的。


    这波流量,可谓是被江海吃的满满的,有关于新书《许三观卖血记》的名气——


    可谓是彻彻底底被他打出去了!


    “昨天的事情,谢谢啊。”


    面对江海的道谢,孔溪则显得不以为意。


    “不用客气,资源互换罢了。”


    孔溪之所以答应帮江海这个忙,其原因,无非有两点。


    其一,她想要江海帮着改一下《穷鬼的上下两千年》的影视剧剧本。


    其二,其实她也没说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她的确是江海的粉丝啊!


    只不过,她喜欢的不是《许三观卖血记》,而是江海写的网文罢了。


    虽然孔溪口头是说着她是自己的书粉,但江海知道,他和她的社会地位——


    可能还是非常之不对等?


    人脉这个东西,如果有的话,就得利用住了。


    趁着孔溪还没离开学校,今天专程把她约出来,肯定也不只是想她道谢这么简单。


    像是颇有些难为情一般,江海看着孔溪,缓缓提出了自己的诉求:


    “孔溪姐,其实,我还有点小事儿想找你帮个忙.”


    现如今,《许三观卖血记》的名气的确是打出去了,不过江海还是面临着一个问题——


    启动资金不够!


    正如杨殊曼所说,十五万册书显然就无法满足这么庞大的一个市场,如果想要图书在市场上不断档,那么他们现在面临的问题——


    就是要加印!


    想要加印,就得加钱,但偏偏江海身上还真没剩下什么钱?


    上个月的稿费,这个月还没到账,再加上《许三观卖血记》售出去的书资金还没有回流,这就导致


    他想要加印书册,但偏偏还印不了?


    听闻江海这席话,孔溪放下了手里的书本直视着他:


    “所以,你是想找我借钱?”


    借钱,肯定是不可能借的。


    江海有自知之明,他和孔溪的关系还没那么好,还真没好到可以随意借钱的程度。


    “不是。”江海摇了摇头,看起来也是颇为无奈,“我是想让伱帮忙催催款。”


    “我《穷鬼》的影视版权,不是被你们买过去了吗.”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影视版权已经在上个月确定售出,由孔溪所在的影视公司【红星邬娱乐传媒】,以五百万的价格,买下了《穷鬼》的影视改编权。


    按照合同规定,这笔版权费,应该是要三个月之后才能打到江海账上。


    但是没办法,江海现在确实是缺钱,所以他就想着


    孔溪这边儿能不能帮忙催一下?


    如果是寻常艺人,肯定没有插手这件事的资格,艺人管上经纪公司的事了,这得有几个胆儿啊?


    但是红星邬娱乐传媒比较特殊。


    它是孔溪的家族企业,换言之,孔溪算是红星邬的半个老板


    “想提前结款?”孔溪朝着江海眨了眨眼睛,“倒也不是不行,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江海立马追问。


    说到这里,只见孔溪缓缓起身,她一本正经地盯着江海:


    “只不过,在我帮你催款之前.”


    “你能不能让我打一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