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我没钱买礼

作品:《陈明月杨修慧

    “你们回去吧,莫要再送了。”


    一众百姓一路跟随,出了镇子也还一直跟着,苏秦大喊了几次让他们回去,一点用都没有。


    无奈之下,只好传令下去,让队伍加快了速度。


    看到车队加快了速度,走在前头的百姓微愣,随即一部分不舍的追着跑了起来。


    嘴里一直喊着“大人”或者“我们舍不得您”之类的话,场面十分潸人泪下。


    陈明月带着四个孩子没有追,看着苏秦的车队在道路上渐渐远去,直到彻底消失在路的尽头。


    这才对孩子们道“我们回去吧。”言语中颇有几分惆怅。


    转身之际,陈明月又朝车队消失的方向看了一眼,心里默默的叹了一口气。


    古代的车马可不比现代的高铁和飞机,交通不便,出行也不易,分隔两地的朋友想见一面很难很难,联系也只能靠书信。


    好在她与苏清箬有生意上的往来,为了联系方便,苏清箬和苏秦还给她留了一条专线联系。


    衙门里还有着苏秦的人。


    只是久不见面,再好的关系也会淡吧?


    四月份去京城参加完苏清箬的婚礼,在孩子们进京赶考之前,往后十几年估计也没什么见面的机会了。


    苏秦离开太古镇非常着急。


    从新任县令的到来,到他离开,不过才两天的功夫,镇上以外的村子有些还没有收到消息。


    当天下午,来了新的县令,苏秦已经离开太古镇的消息才传回到杨家村。


    杨昌顺和杨礼和得知后,当场急了。


    “爹,怎么办?来了个新的县令,我和礼宗进入衙门当差的事怕是又有的等了。


    那苏县令不是才来一年左右吗?怎么突然就被调走了呢?


    早叫大哥想办法和县令大人搞好关系,把我和礼宗弄进去,这点小忙都不帮。


    现在好了,一切又得重新来过。


    衙门里的其他衙役肯定在想办法巴结新来的县令。大哥是个憨的,肯定不懂这些。


    这样的话,那新来的县令大人什么时候才能注意到大哥啊?”


    杨礼和说着,埋怨起了杨简。


    原来的县令亲自看中的杨简,怎么也比现在新上任的县令关系好处理些。


    这突然一换,杨简那个憨的,什么时候才能把他拉扯进衙门啊?


    杨礼和一阵心烦意乱。


    想了想,又给杨昌顺默默施压道“爹,修成也念了两年书了,夫子说修成是个读书的好苗子。


    如果我能进入衙门的话,说不定也有钱送修成到白鹿书院去念书。


    能进白鹿书院念书,有好夫子的教导,修成肯定进步的更快,说不定用不了几年就能考童生、考秀才了。”


    其实家里想供孩子去白鹿书院念书,几年内还是供得起的。


    可是后面读书的费用还大着呢,没了老大上山打猎,任劳任怨的付出,光靠礼和、礼宗农闲时到镇上打点零工,根本赚不到什么钱。


    所以,家里的那点银子得计划着用。


    如果礼和、礼宗能进入衙门当差,他们有了一份长期稳当的收入,偶尔还能收点孝敬钱,就能供孩子去白鹿书院念书了。


    有了名师教导,说不定修成真的用不了几年就能考童生、考秀才。


    杨昌顺皱眉沉默了好一会儿,一拍大腿道“走,到镇上找你大哥,提点他几句。”


    “是,爹。”


    两人当即往镇上赶去,很快在施粥的地方找到了杨简。


    杨昌顺直接把他叫到一边。


    杨简见到两人,直觉不好,还是笑问道“爹,礼和,你们怎么来了?娘还好吗?”


    杨昌顺一句寒暄话也没有的直接道“听说今儿早上以前的苏县令离开我们镇子了?来了个新县令?”


    “嗯。爹,这怎么了吗?”


    杨简不解问道。


    “怎么了?你还问怎么了?”


    见杨简这副无所谓的样子,杨昌顺气不打一处来。


    “早叫你在之前的县太爷面前多表现表现,和他搞好关系,尽快把礼和、礼宗也拉扯进衙门当差。结果到现在都没个好消息。


    如今新县太爷上任,你可得多抓紧机会表现,该送礼就送礼,赶在别人前头在新县太爷面前落个好印象知道吗?


    醒目点,尽快把礼和跟礼宗给弄进衙门。”


    杨简低垂着头默默听着,待他说完后闷声道“爹,如果衙门要招收衙役,我一定会第一时间通知礼和、礼宗他们。


    但是让我送礼走偏门,我办不到,因为我没钱买礼送。


    我身无分文的回来,现在还靠明月养着。


    如果要送礼的话,一般的礼大人也看不上,少说也要几十两、或者上百两银子的礼吧?


    我哪里有这个钱去准备?总不能让我伸手向明月要,更何况明月也没这个钱。


    爹,要不这钱你给一下吧?这也是为了礼和、礼宗他们能尽快进入衙门。


    你看,明日还是什么时候把钱送来?”


    杨简的话把杨昌顺和杨礼和给听傻了。


    特别是杨昌顺,家里有多少银子他是知道,为了把两儿子弄进衙门,一次送礼就要掏光他几乎一半家底,他怎么舍得?


    把两儿子弄进衙门,就是为了赚钱的。


    钱还没赚到就要先失去一半家底,他无论如何也不能答应。


    如果有人能出这笔钱就好了。


    杨昌顺立马想到了陈明月,板着脸道“什么叫靠陈氏养着?你们是夫妻,她的不就是你的?


    你也别跟我说她没钱,你当爹我眼瞎不成?陈氏每次回来戴的首饰都不一样。


    又和书院做那什么黑板和粉笔的生意,能没钱吗?


    还有那些首饰看着就不便宜,随便拿一些去卖了就够了。”


    说起这个杨昌顺就一阵心塞。


    这个陈氏竟然还瞒他做生意,前几天村里别人家的亲戚来杨家村说起这事,然后传到他耳朵才知道。


    肯定是一早就想到了这门营生,不然陈氏一个妇道人家怎么敢一分家就把两孩子送白鹿书院,还有那么多钱买首饰?


    陈氏这个白眼狼,竟然一直防着他们,有赚钱的营生也不拿出来,分了家就自己干。


    杨昌顺暗自怒骂,这一刻,他忘记了当初是他们把陈明月给强硬分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