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小吃货

作品:《重生七零:我在林场当知青

    陈峰从来都是跟盛希泰一起,俩人不拆帮儿的。


    所以盛连成就觉得奇怪,老疙瘩出来了,咋没瞧见陈峰呢?这小子自己出去玩了?


    听见父亲这么问,盛希泰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住了。


    “爸,小峰的亲爹亲妈找来,把小峰领走了。”


    “啥玩意儿?领走了?”盛希泰一听就不乐意了,两步就进了东屋。


    “老大,你跟我说,咋回事儿?小峰不是你从省城捡的么?咋还能让他爹妈找来呢?”


    盛连成跟张淑珍一样,都挺疼陈峰的,真心实意把陈峰当孙子一样看待。


    在山上捡软枣子的时候,盛连成还寻思呢,陈峰爱吃软枣子,多捡一些回去,让孩子们吃个够儿。


    结果这一回来,大孙子不见了,被亲爹亲妈领走了?盛连成这脾气,能受得了么?


    “当初他们不要小峰了,把孩子扔了不管,现在又来把孩子领走?他们哪来的脸?


    你是废物啊,就让他们把孩子领走,凭啥?”气急眼的盛连成,直接朝着盛希平开火。


    “爸,你坐下来,听我慢慢跟你说。”


    盛希平哭笑不得,只能拽着盛连成坐下来,然后一五一十,就把陈瑞卿夫妻来盛家说的那套话,重新跟盛连成说一遍。


    “爸,小峰不是人家两口子扔的,是小峰的舅舅,嫌那俩孩子是累赘。


    就想着把孩子扔了,让他妹妹再改嫁,所以才把小峰领出去,扔在了车站。


    你说,人家亲爹亲妈来了,哭的跟泪人儿一样,我哪好说不让领走啊?”


    盛连成刚才还一肚子气,此刻听了儿子的话,也没辙了。


    “唉,这都啥事儿啊,咱费劲巴拉养了一年多,好不容易把小峰养的白白胖胖壮实了。


    这可倒好,白出力,白疼那孩子了。”


    盛连成心里头难受,也不管那些了,掏出烟卷来点上一根,狠狠抽了几口。


    “哎呀,行了,可别鼓你那大烟筒,弄得满屋子烟。


    这家里还有新华呢,再说,儿媳妇又有了,还不到俩月,你可别呛着她。”


    张淑珍刚才在外屋拾掇饭呢,没搭理盛连成,这会儿端饭进屋,瞧见盛连成在那儿抽烟,就说了他两句。


    “啊?儿媳妇又有了?”盛连成一听,顿时就高兴起来,烟也不抽了,赶紧摁死。


    周青岚怀盛新华那时候反应多重,盛连成是亲眼看着的,他以为这回又那样呢。


    为了孙子着想,盛连成别说没多大烟瘾了,就算有,也得忍着。


    “看你那样儿,一说儿媳妇又有了,你就高兴了是吧?这回不埋怨老大了?”


    张淑珍一看丈夫那德行,忍不住就笑。


    “高兴,那能不高兴么?这是亲孙子呢,老盛家的根苗。


    小峰再好,也是姓陈,早晚人家也得回去找亲爹亲妈。”


    盛连成是个大老粗,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来,但这话,没毛病。


    别人家的孩子,对他再好,始终隔着一层。


    孩子小的时候或许还看不出啥,等以后大了,总会惦记着找自己的亲人,越大就越生疏。


    这世间,有情有义的人很多,忘恩负义的也不少,谁也不知道陈峰将来是哪种。


    既然陈峰的亲爹亲妈来接了,总不好硬生生拦着不让亲人团聚,让陈峰跟着爹妈走是对的。


    将来不管陈峰还能不能记得盛家人,都不重要。


    能记得,两家人当亲戚走动,这是最好,不求陈家什么回报,只要还有個联系就行。


    就算不记得了,盛家从没亏待过陈峰,对得起良心,权当是行善积德。


    “行啦,这回高兴了能吃饭吧?吃完饭,下午还得和面剁馅包饺子呢。”张淑珍笑呵呵的看着丈夫,问道。


    “对,对,吃饭吃饭。


    哎呀,要不然你另外放一桌,我和老二一起吃吧,再不然我俩搁外屋地吃也行。


    你瞅瞅我俩这德行,一身的汗臭味儿,别熏着儿媳妇。”


    盛连成忽然想起来,儿媳妇之前怀孕反应那么重,这要是跟他们一桌吃饭,不得让他们熏的够呛啊?


    “爸,不用,哪有那么矫情啊?老二挺乖的。


    我现在一点儿反应都没有,能吃能睡,也不吐。可别另外放桌子了,就一起吃吧。”


    周青岚端着菜进屋了,笑着说道。


    盛连成一听这话,多少放心了点儿。


    即便如此,吃饭的时候,他和盛希安也故意离周青岚远一点儿,免得身上这味儿熏人。


    等着吃完了饭,爷俩赶紧收拾东西,去林场澡堂子,好好泡一下搓个澡,再剃头刮脸,收拾干净利索的回家。


    盛连成爷俩去洗澡剃头,张淑珍则是领着闺女、儿媳妇在家和面、剁馅、包饺子。


    正好盛希平下午也放假了,他和盛希康擀皮儿,其他人包。


    盛希泰这回可没机会当饺子腿,他得看孩子。


    盛新华下午就睡了一小会儿,听见放面板拿东西的动静,骨碌一下就醒了,非得凑热闹。


    小新华现在长本事了,见着面板就往上爬,面剂子也抓、干面更是不放过,要是让他可劲儿作,今天这饺子就吃不上了。


    所以,盛希泰就把小侄儿抱到北炕去哄着,找些东西俩人玩。


    盛新华心里头还是惦记着南炕的饺子,总想着往南炕去。


    不过他现在还不会下炕,前几天刚从炕沿掉下去摔过一次。


    小家伙有记性,不敢往炕沿边儿去了,就只能站在北炕上,伸着脖子往南炕看,朝着南炕啊啊的叫唤。


    不管盛新华怎么叫,这头都没人搭理他,大家伙儿闷头干活,动作飞快的擀皮儿、包饺子。


    盛新华喊了一会儿,没人理他,可能是自己也觉得没意思,索性也就不惦记了,安心跟小叔在北炕上玩。


    等盛连成爷俩洗完澡收拾利索了回来,饺子也就包的差不多了。


    张淑珍没让那爷俩沾手,只说让他们歇会儿,哄哄孩子就行。


    盛连成搁山上一住好几个月,成天就惦记着孙子呢,中午回来的时候,怕自己这一身吓着孩子,都没敢亲近。


    这会儿总算收拾好了,就抱着孙子在炕上玩。


    别看几个月没见面,盛新华见了盛连成倒不觉得生疏,坐在爷爷怀里,跟爷爷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


    反正说的啥,只有他自己知道。


    盛连成看着胖乎乎的孙子,稀罕的不行,正好刚刮完胡子也不扎人,逮着盛新华的小脸小手,就一个劲儿亲。


    把盛新华逗的,咯咯儿直笑,也就忘了去南炕捣乱的事儿了。


    “乖孙子,你等会儿啊,爷爷给你找好吃的去。”


    盛连成忽然想起来,他中午带回来的软枣子放在外头冻着呢。


    于是放下孙子,去抓了一把回来,放在小碗里,用清水洗了下。


    “来,尝尝这个,可甜了。”盛连成端着碗进屋,送到孙子面前儿。


    野生的软枣子都不大,跟盛连成大拇指肚差不多。


    秋天在树上连吹带晒的,表皮都抽抽着,里面也没多少水分了。


    刚才盛连成用清水洗了两遍,原本冻梆硬的软枣子外面化开,中间的心儿还有冰碴儿。


    盛新华好奇的捏起一个放嘴里咬开,甜香里混着浓郁的果香,而且还冰冰凉凉的,小娃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盛希泰也过来,捏了个放在嘴里,“嗯,好吃,这个比秋天我哥他们从山里摘回来的还好吃,特别甜。”


    盛希泰可是正宗的吃货,他这么说,那就代表了这冰冻的软枣子真好吃。


    “你看,那说啥呢?秋天你们摘回来新鲜的,里头水分足,没那么甜。


    这个在树上一秋加半冬,水分都快没了,那能不甜么?”


    盛连成看着老儿子小孙子,露出了慈爱的笑容。


    盛新华很显然挺喜欢这个软枣子,嘴里刚吃完,又捡了个往嘴里放。


    南炕那边,张淑珍看见了,少不得要嘱咐两句。


    “老头子,你看着点儿孩子,别让他吃太多啊,冻过的东西太凉了,你当心他吃多了拉肚子。”


    孩子小,肠胃弱,不好吃太多凉的东西。


    “知道了,放心吧。”盛连成还能没数儿么?


    那碗里总共也没多少,十来个而已,还有盛希泰分着吃,没事儿。


    果然,没多会儿,小碗里就空了,盛新华吃的正开心呢,低头一看,没了?


    “爷、爷,没?”


    盛新华端起小碗,送到盛连成眼前,瞪着大眼睛,一脸期盼的看着他爷爷,那意思碗里好吃的没了,再来点儿?


    “哎呦,没有了啊?爷爷也没有了,要不然,明天爷爷上山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