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合适人选

作品:《重生七零:我在林场当知青

    “这,咋回事儿啊?他去找建设干啥去?啥急事儿连这些猪都不管了?”


    盛希平这一走,把盛连成夫妻闹得一头雾水,刚才不还唠的挺好么?这咋说走抬脚就走呢?


    “不知道啊,刚才你俩不是说李雪表妹的事儿么?他这是想起谁家合适了?”


    盛连成也整不明白,但是根据娘俩刚才的话来推断,很可能是盛希平想起合适的人选,过去帮忙打听了。


    “合适的人?谁啊?”张淑珍一愣。


    随即想起来,他家儿子那几个小伙伴里头,还有好几个没媳妇的呢。


    “哎呦,咱儿子不是想去给人家保大媒吧?哪有大小伙子干这個的?这说出去让人笑话。”


    历来,这保媒拉纤都是女人的活,而且多数是四五十岁的女人,最爱干这个。


    可从来没听过,二十来岁大小伙子,给别人保媒的。


    “算了,儿子都走了,你说啥都没用。


    反正他那几个小伙伴里头,就剩维国、军子、福生没媳妇了。


    这几家都不错,小伙子踏实肯干,门风也没问题,咱儿子不管介绍给谁成了,都挺好的。”


    在盛连成心里,前川林场这些小伙子们,个顶个儿都不错,不管哪儿的姑娘嫁过来,保管不会错。


    张淑珍白了自家男人一眼,叹口气。


    “你说的轻巧,自古以来这保媒拉纤就不是啥好活。


    以前人家不都说么?新人娶进房、媒人扔过墙。


    人家两口子过好了,没啥媒人的功劳,要是两口子打架,第一个埋怨的就是媒人。”


    这男人啊,寻思事情就是太简单了,给人家保媒,哪里是那么简单的事儿?


    “希平给他小伙伴介绍对象,要是人家小两口日子过好了,咋地都好说,这要是日子过的不好,将来怕是朋友都没得做了。”


    张淑珍叹气,他家大儿办事,还是太冲动,欠考虑。


    这头两口子一边干活一边叨咕,那头盛希平一溜烟去了王建设家。


    “建设,建设,我有事找你。”盛希平进了王家院子就吆喝道。


    下午三四点钟,正是准备做饭的时候,陈秀芝和李雪婆媳俩在厨房,听见动静,伸头出来看。


    “希平?哎呦,你咋过来了?”


    陈秀芝一见盛希平,还挺纳闷儿的,她这刚从盛家回来,盛希平咋又撵过来了?


    “大娘,建设在家么?我找他有事儿。”


    盛希平见着陈秀芝,点点头打招呼,一边迈步往屋里走。


    “在,搁东屋跟他爸唠嗑儿呢。”陈秀芝顺手往东屋一指。


    正好这时候,王建设在屋里也听见动静了,正好开门出来。


    “希平,你来的正好,我听人说你进山打猎去了,正想着晚上去找你呢。


    熊胆我给卖了,不到六百块钱,那,这是钱还有票子。”


    王建设一见到盛希平,连忙就从兜里往外掏钱。


    “钱不着急,先放在你那儿吧,等着晚上把海宁、维国他们都凑一块儿,咱再分钱也赶趟儿。”


    钱放在王建设这里,又不能长腿儿跑了,急啥?


    “建设,我过来不是为分钱那点儿事,有别的事找你。”盛希平摆摆手。


    “听我妈说,李雪的表妹想要在咱林场找婆家?”


    眼瞅着做晚饭的时候,家里还有好几头猪等着收拾呢,盛希平可没工夫闲扯,于是开门见山。


    “嗯呢,赵娟今年十八,长得挺好,干活也是好样儿的。


    炕上一把剪子、锅台上一把铲子,啥都能拿得起放得下。


    就是可惜,老家那边地太少,他们家人口又多,日子实在过的不好。


    没招儿了只能早点儿把闺女嫁了,这样家里少一口人吃饭。”


    王建设闻言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就把李雪表妹的事情,简单介绍了一下。


    “希平,你急乎乎的来,是想给你家老二说媳妇咋地?”


    那边,王建设他爹王保顺笑呵呵的插了句话。


    “大爷,我家老二才十八呢,他着什么急娶媳妇啊?”盛希平一听就笑了起来。


    “我是想着,帮维国牵个线儿。”


    在家的时候,盛希平一听母亲说这事儿,脑子里第一个想起来的就是陈维国。


    陈维国跟刘红霞俩人的亲事,拖拖拉拉这都一两年了,始终也定不下来。


    而且刘家提那些条件,那就不是个正经想结亲的态度。


    盛希平这帮小哥们儿,谁都没看好刘家。


    就是陈维国对刘红霞放不下,弄得现在陈家都跟着犯愁,维民因为被未来嫂子家嫌弃,差点儿想不开去上吊。


    上辈子王建设和李雪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成,自然也就没有李雪表妹要嫁人的事儿。


    所以盛希平这会儿也不清楚,李雪表妹的姻缘落在了谁家。


    在盛希平看来,李雪表妹和陈维国倒是挺般配,所以他才扔下家里的活,赶紧来找王建设。


    王建设一听,倒吸了口气,“希平,这事儿咱可得想明白啊。


    办好了,这算是成就一桩好姻缘,要办不好,咱俩得挨骂。


    刘大明白他家那婆娘啥德行,咱林场就没有不知道的,他家还指望着狠狠宰维国两刀,要五百块钱彩礼,好给他家儿子娶媳妇用呢。


    咱要是在中间给搅合黄了,那婆娘不得找咱算账啊?”


    其实王建设心里,也挺中意陈维国的。


    毕竟是一块儿长大的发小,知根知底儿,陈维国啥脾气,陈家对人如何,这都是有目共睹的。


    李雪表妹要真是嫁过去,日子肯定过不孬。


    唯一缺点就是,不知道陈维国能不能放得下刘红霞,再就是刘家太难缠了。


    “切,咱怕他啊?这事儿我有招儿。


    再说我现在就是来跟你商议商议,你觉得维国跟李雪表妹合不合适?


    要是你觉得行,咱俩找维国还有陈大爷、陈大娘去。”


    盛希平根本没把刘大明白那家子放在眼里,这事儿,主要看陈家,陈家要是点头同意了,啥事儿都好办。


    “那咋不合适的?维国那孩子要人有人,要个有个儿,一表人才的大小伙子,俩人正经般配着呢。”


    外屋正收拾做饭的陈秀芝和李雪婆媳俩,都伸着脖子听屋里说啥呢。


    一听说想把李雪表妹介绍给陈维国,陈秀芝第一个赞同。


    怎么说呢,就刘大明白那一家子的处事,整个儿林场就没有几家得意他们的。


    尤其是刘家那婆娘,撒泼放赖不讲理,那就是个泼妇。


    连学校老师她都能泼人家凉水,她还能干啥好事儿?林场这些人家提起来,谁不背后骂她?


    相比之下,陈家在林场的人缘就好太多。


    陈维国的爹妈都挺能干,为人处世也好,就是陈家这日子稍微差了点。


    并不是陈家人不会过日子,主要是他家这负担太重了。


    这个负担重,也不光是家里孩子多的缘故,更重要的是,老家那头兄弟姐妹拖后腿。


    前几年,一到冬天老家那边就来人,过来就住小半年,等着走的时候,还得连钱和东西都划拉着。


    陈维国有一个大伯三个叔叔,轮班来,谁家过日子能受得了这么划拉?


    可没办法啊,陈维国他爸大老远跑东北来工作,不在父母跟前儿尽孝,总觉得理亏。


    兄弟们难得来一趟,住一阵子,临走前再拿点儿东西,陈维国他妈能说啥?


    好歹这两年,老家那边不咋来人了,加上陈维国当知青能挣钱,又跟着盛希平进山没少划拉,好歹这日子慢慢缓过来些。


    要不然,刘家怎么敢狮子大张口,要五百块钱的彩礼?


    想来,陈家要是真拿出来五百块钱彩礼,再给小两口盖房子办婚事,陈家好不容易攒下的家底儿,也得掏空了。


    王家跟陈家关系不错,陈秀芝又跟陈维国他爸都是一个姓儿,多少的能攀扯上点儿亲戚,自然是向着陈家说话。


    在陈秀芝看来,李雪的表妹赵娟,可比刘红霞强太多了。


    陈维国要是能娶到赵娟,往后俩人心往一块儿想,劲儿往一块儿使,一个挣钱一个攒钱,那日子还有过不好的?


    “建设,快,你赶紧跟希平俩人去陈家,打听打听陈家啥意思,我觉着行。”


    王保顺在一旁连连点头,他也觉得,林场这些没结婚的小伙子里头,陈维国就算是很出挑的了。


    而且陈维国的爹妈为人都不错,赵娟嫁过来,肯定不能受欺负,挺好的。


    爹妈都开口了,王建设又往自家媳妇那边看过去。


    “媳妇,你觉得呢?娟儿毕竟是你表妹,这事儿得你说话。”


    李雪一听就笑了,“这还有啥可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