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第38章

作品:《主公劫回个夫人

    《主公劫回个夫人》全本免费阅读


    不过一日,濮国大军便抵达繁华热闹的濮都。


    都城内可谓万人空巷,百姓夹道相迎,都城守兵连臂排开,才堪堪在沸腾的人群中劈出一条可供人马行走的空道。


    但此起彼伏的欢呼声,恭贺声如洪流一般,从城内涌向城外,震耳欲聋。


    让远在中军位马车里的甄伏听得热血沸腾。


    这大约便是君民一心的盛况罢?


    她掀开车窗帘子,便见巍峨的城墙上,壮阔的城门外,皆站满列队欢迎的文武大臣。


    他们虽皆未亲身参与伐晋之战,但在这一年来,远在千里之外听凭曹显调遣,稳住濮国的大后方,汲汲营营,不能说毫无贡献。


    甫一见濮国的主心骨凯旋归来,他们皆面露喜色,荣光满面,无不拱手快步上前,簇拥归来的将士。


    甄伏所在的马车跟着前排的功勋将士,一并勒停,等着军民见礼。


    “阿伏姑娘,主公与元老夫人请您一同上前去见礼。”


    杨嬷嬷的声音隔着车帘传来,甄伏蓦地一怔。


    她虽知晓今日有军功宣读这一桥段,然真要她在濮国臣民前露面时,她心下便不由自主打起了退堂鼓。


    忐忑令她下意识转头朝同坐一车的父亲看去。


    甄实初也是微微一愣,但与女儿相看一眼后,只蹙了蹙眉,便朝她点头。


    甄伏当即会意。


    可虽得了父亲的肯定,她心中的畏怯不仅没有丝毫减退,反愈发浓烈,捏着车帘的指节越来越白。


    “阿伏姑娘,主公那头在催了。”


    车外,杨嬷嬷催促的声音再一次传来。


    心慌意乱的甄伏强压心头的异色,抿了抿唇,随即双眸一闭,深吸一口气,像是不留退路般,又嚯地掀开车帘。


    只见早下了马车的元老夫人正立于甄伏所在马车前,和蔼地朝她看来,眉目含笑,一只手缓缓抬起,是要牵她手的意思。


    甄伏不敢耽搁,轻轻道了句“久等”,便赶忙跃下马车,朝元老夫人走去。


    “慌什么,你可是这次伐晋的大功臣。”


    元老夫人看穿甄伏脸上的窘色,笑着拍了拍她挂在小臂上的手,又指了指前方,语气温和:


    “韫泽在前面等着你,凡事自有他去周全。”


    元老夫人的话似有安定人心的力量,甄伏的眉尾一松,本垂着的黔首也抬了起来,循着元老夫人视线往前望去。


    一袭玄色骑装的曹显正立在高台之上,外套的一件黑色披风扬起猎猎声响,如展翅的雄鹰,睥睨脚下臣民。


    便是这样一个令天地失色的君王,正凝眸望向她。


    四目相对,一股摄人的气势扑面而来。


    甄伏似乎看见了他唇角勾起的弧度,像在笑她胆小,又似在鼓励她走到他的身边。


    她便这样鬼使神差地一步步走向他,将自己的手搭在他伸出的手上,随他并肩而立。


    “有我在。”


    两人不是没有看见台下大臣脸上的异色,但曹显的一句话让甄伏本忐忑的心安分不少。


    她低眉点了点头,规规矩矩地立好,余光却在台下臣民的脸上扫视。


    待一切准备就绪,曹显领着一众功勋将士在高台上立成一排,举杯向臣民庆贺。


    见礼后,礼官开始宣读本次伐晋军功的排行与奖赏,每每念及一位将士的威人,众人无不欢呼雀跃,将濮国的大国气度展现得酣畅淋漓。


    然这样的沸腾在念到甄伏的名字时,戛然而止。


    “巴蜀之人怎可领我濮国军功。”忽然,一位大臣从列队中站出,朝曹显躬身一揖。


    他看起来文文弱弱,然脊梁笔挺,一脸正气,说这话时言语铿锵,气度并不输威猛武将。


    甄伏曾见过此人画像,应当就是因直言进谏而闻名六国的濮国相辅大人李牧。


    “当年巴蜀对我濮军之困袖手旁观,害多少将士马革裹尸?”


    “巴蜀之人万死难辞其咎,如今,怎可由巴蜀之人与我濮国将士争功?”


    “若非巴蜀领各诸侯国推卸责任,先主公又怎会死于外族之困?”


    “不共戴天之仇,主公都忘了吗?”


    ......


    濮国本以吏治开明著称。


    如今,李牧一句话轻易激起千层浪,本还踌躇观看局势的大臣纷纷上前谏言,言辞激烈,直指天子以及各诸侯国与濮国的矛盾。


    甄伏原以为背叛巴蜀已是极艰难的选择,却未曾料到,融入濮国才是真正的征途伊始。


    父亲的告诫言犹在耳,当时不明,如今却如滔天巨浪,将她淋了个湿透,浑身冰凉。


    “濮国远比你想象的要麻烦许多。”


    原来这便是濮国的麻烦,是凭她一人之力,绝无可能抵抗的国与国的对立。


    这一瞬间,她觉得自己立于悬崖之上,狂风呼啸,只需轻轻一推,她便会坠落深渊,尸骨无存。


    怔忪之间,一股温热自她冰凉的指尖处传来,随即完全包裹她柔软。


    十指交扣,他握紧了她的手。


    “我在。”


    曹显压低的声音飘入她的耳中,她蓦地回神,看向声音来处。


    他的棱廓依旧硬朗,然眼里却含着温柔的笑意,夺目的光辉让天地失色。


    “甄伏救我性命,以一万之力抵八万大军。”曹显将甄伏拉近身边,将凌厉的视线投向台下的臣民,“没有她,就没有我,更没有今日的胜果。”


    他冷眼扫过李牧一众,再次沉声:“尔等文臣常将英雄不问出处挂在嘴边,怎么今日又不兴那一套了?”


    “我等并无否定这位姑娘的意思,但军功非同小可,怎么随意派给他国之人?”


    李牧又是上前一步,不卑不亢,据理力争。


    “你的意思是只要为我濮国之人便可领濮国军功?”曹显像是早预料了李牧的话一般,嗤笑:“甄实初与甄伏皆已拜入我麾下,便算我濮国人,为何不可领军功?”


    李牧闻言一顿,精明的眼睛一闪,赶忙道:“这谋士......”


    他还想将招募谋士的规矩搬出来与曹显理论一番,但主公却没给他这个机会,截断了他的话头:


    “我已将甄家父女收至麾下,军功也经各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