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是云丫头思春

作品:《我在红楼改气数

    贾琏这一句话,心思单纯的史湘云只想到的是:


    “哎呀不行不行,可万万不能不让宝姐姐来啊!


    这要是没有了宝姐姐,我以后可怎么办?”


    于是湘云立马赶忙连连摆手道:


    “我不要宝姐姐走!


    琏二哥,我再也不说‘金玉良缘’了,再也不说了,别让宝姐姐走!”


    .


    但宝钗心中却想得深远,是以才更加惊恐:


    “‘金玉良缘’是薛姨妈和王夫人在贾家暗中放出去的传言,因为王夫人想让宝钗做自己的儿媳妇。


    薛姨妈和宝钗还为此颇花了些心思和力气,买通了宝玉身边的小厮茗烟和贴身丫鬟袭人,时不时都会在宝玉身边悄悄提上一两回。


    为的是让宝玉对此事上了心——你身上有玉,宝姐姐身上也带着一个和你的玉是一对儿的金锁,而且宝姐姐必须得“拣个有金的才可正配”,所以你娶宝姐姐,宝姐姐嫁给你,那都是老天定下来的。


    但问题是,谁都看得出来,老太太的意思是让宝玉和林黛玉凑一对儿。


    老太太是贾家的“天花板”,王夫人并不敢和老太太硬碰硬,只好背地里让宝玉的亲姐姐元春背后帮忙。


    老太太不发话,此事还有其他的可能性。


    可一旦她开了金口,直接说了谁家姑娘名声不好,或是干脆说给宝玉定下了林姑娘,那王夫人和薛姨妈的所有布局,就都白费了。


    而宝钗自己努力经营的“行为豁达、随分从时”的形象,还有起早贪黑地来宝玉屋里坐在培养感情,也都成了个笑话。


    一想到此,宝钗登时厌恶起“傻大姐”史湘云来:


    看来,以后对这史湘云也不能一味笼络了,这丫头还不如莺儿有眼色、会行事。


    万一她在老太太面前,也这么口无遮拦地大呼小叫起来,一旦贾母当面拒绝,那自己一家苦心经营的“金玉良缘”,岂不就彻底被她一张漏勺似的臭嘴给毁了?


    .


    但,宝姐姐是脸神。


    脸神是从来不会觉得尴尬的。


    于是宝钗立刻笑道:


    “这云丫头可不是疯了?


    说你没心,却又有心;虽然有心,到底是嘴太直了。


    也不管是什么有的没的,你这张嘴啊,就都敢说出来。


    我猜啊,必定是云丫头自己有个金麒麟,心里有了什么想头了吧?


    到底是姑娘大了,有了心思了。又不好明说,倒拿我的金锁编排上了。”


    一番话,愣是把“丢了薛家的脸面”,变成了“史湘云思春”。


    .


    但湘云却听不出这话对自己的“不善”,反倒觉得是宝姐姐和自己亲密,所以才这样打趣自己。


    心中更觉得宝姐姐果然是豁然大度,这要是换成了林黛玉,只怕又要刻薄自己了。


    湘云噘嘴笑道:


    “宝姐姐,人家从心里时时都拿你做亲姐姐,我若是真有了什么心思,必定是什么都告诉你,岂有个瞒着你、编排你的道理?


    我又不是那个人,心眼儿小,嘴上又刻薄,又因为宝哥哥的事情老欺负你……”


    “云丫头,你还说!”


    薛宝钗已经看见了贾琏嘴角上隐隐的瘆人冷笑,这个表情她是见识过的,也明白这个表情之后,贾琏一定会出手。


    宝钗可不能让这个“傻大姐”史湘云带累了自己,匆匆说了句:


    “我还得跟我妈妈去姨娘那边瞧瞧呢,先走了。”


    起身便出屋而去。


    .


    史湘云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一片茫然:


    “宝哥哥,宝姐姐怎么忽拉巴着急忙慌地就走了?


    是我说错了什么话不成?”


    挠挠头,又自言自语道:


    “不会啊,平素我这么说,她都挺喜欢的啊。今儿这是怎么了?”


    .


    黛玉并不理会湘云话里话外的“那个人长”、“那个人短”。


    一来,在黛玉眼里,比自己小几个月的湘云还是个完全不懂事的小孩子,凡事都犯不上和她计较。


    二来,以黛玉的教养,她也不屑于与“嘴上没有把门的”湘云争论,反倒让自己失了千金小姐的身份。


    三来,黛玉并非不懂人情世故,看在外祖母如此疼惜自己的份上,自己也不能和外祖母的侄孙女起争执,让外祖母难做。


    此时见终于得了个空,便也起身,先向贾琏行了个礼:


    “琏二哥,我也回去了。”


    一双妙目,轻轻把一份感激表达了出来。


    又向宝玉也行了一礼:


    “我回去了。”


    说罢,施施然朝外而去。


    .


    宝玉是真满心感激贾琏给自己解围,只是此时见黛玉要走,也顾不得贾琏,只顾着急忙上前拦住黛玉:


    “林妹妹,方才多谢你一直不说那等混账话。”


    湘云登时在旁冷笑道:


    “原来我们说的都是混账话?”


    此时宝钗走了,湘云立刻拉住袭人:


    “袭人姐姐,你来说说,咱们那些话不是为了宝哥哥好么?


    他怎么‘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啊?”


    袭人也从心里怵头了贾琏,唯恐自己说错了话,只干笑着“哼哼哈哈”,连句话也不敢答。


    湘云却不知道,还跺脚道:


    “袭人姐姐,你怎么了?刚才不还好好的么?这会子怎么说不出话来了?”


    .


    贾琏也不想废话,直接吩咐道:


    “袭人,史大姑娘既然要找你说话,你就出去陪史大姑娘说话去吧。”


    袭人哪里敢不应承,哄着拉着把湘云给拽出去了。


    贾琏又向黛玉道:


    “林妹妹既然乏了,就先去吧。”


    说罢他已经拉起宝玉就走:


    “赶紧跟我走,老太太那边还等着你问话呢。”


    宝玉一边走,一边痴痴呆呆回头看着黛玉。


    贾琏皱着眉一回头,却见黛玉瞧着自己,正抿嘴儿一笑。


    宝玉登时大喜:


    “林妹妹不生气了!林妹妹不生气了!”


    贾琏冷冷甩下一句:


    “你少瞎嚷嚷!要不是你,谁会说林妹妹小心眼儿?”


    .


    望着贾琏的背影,黛玉有些失落,轻轻叹了口气。


    紫鹃劝道:


    “姑娘,千万还是要把心放宽才好。”


    黛玉又不由得深深一叹:


    “你天天守在我身边,竟也觉得我是个‘小心眼儿’么?


    可见这世上,知音可遇不可求。


    既遇见了,此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