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英雄心心相惜

作品:《三国,义薄云天关羽开启重生之路

    其他诸侯皆自认为决策英明,追击董卓恐中埋伏。


    幸得未曾追击,实乃远见卓识。众诸侯皆暗自庆幸!


    曹操怒发冲冠,跨步至袁绍跟前,拍案而起,声如洪钟:“诸公!吾曹操率军追击董卓,险些命丧黄泉,而汝等却在此花天酒地,岂有此理!”


    袁绍等人惊得酒杯落地,面面相觑。


    袁绍面露愠色,心忖自己好歹为盟主,这曹阿瞒竟敢如此无礼。


    但他念及盟主之尊,不宜动怒,便故作和颜悦色:“孟德,汝适才历经激战,不妨稍作歇息,吾等再从长计议。”


    曹操对袁绍的劝解置若罔闻。


    他行至袁绍面前,夺过酒壶,仰头狂饮数口。


    继而,他怒指众诸侯,呵斥道:“竖子不足与谋!竖子不足与谋啊!”


    “吾等本有三次良机可破董卓,然皆因汝等优柔寡断而错失!”


    “今董卓虽败,然仍为朝廷大患,汝等鼠辈却在此纸醉金迷,不思进取!”


    “汝等妄称英雄豪杰,实乃胆小如鼠之辈!贪生怕死之徒!只顾一己之享乐,不顾天下苍生!”


    “吾曹操虽败犹荣,至少吾曾奋力追击,岂似汝等无能之辈!”


    “吾曹操曹孟德羞与汝等为伍!”


    “今日吾曹操决意退出联盟,这残败破落之洛阳,就留与汝等这群鼠辈争抢吧!”


    曹操的言辞激烈,句句戳中在场诸侯的痛处。


    他们被骂得面红耳赤,却又无言以对。


    袁绍心中不满,说道:“曹阿瞒,本盟主从未同意你追击董卓,是你自作聪明前去追击。”


    “如今大败却怪在我等身上是何道理?”


    “你曹阿瞒不过是宦官之后,有何身份能辱骂我等?”


    “若不是你派兵追击,打乱本盟主计划,我们已经拿下董卓,救回天子。”


    “这一切都是因为你,是你曹阿瞒害得我们联军大败!”


    曹操看着袁绍丑恶的嘴脸,一甩衣袖,转身离去。


    他知道,这些诸侯各怀鬼胎,难以共事。不如就此离去!


    ……


    离去后曹操挥笔写下: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刘备和公孙瓒也告辞离去。


    原本刘备担任了一县县丞,然而他因为没有给督邮好处,官职不保。


    虽然他没有张飞这个脾气暴躁的三弟怒鞭督邮,但是他功劳不高,又没钱,督邮有上百种方法让他丢失县丞之位。


    刘备这官做的憋屈,于是辞官而去,投奔了公孙瓒。


    投奔之前他将督邮暴打了一顿。


    公孙瓒见这联盟已经没有意义,决定率兵回幽州和刘虞老儿争夺幽州刺史。


    另外他和关羽交界,唯恐关羽突袭右北平郡。


    曹操离开中军大帐找到了孙坚,他认为这次讨董只有孙坚和关羽能够入眼,其他的诸侯皆为鼠辈。


    所以他特意来向孙坚道别。


    夜色渐浓,月华如水,洒落在营帐外的青石板路上。


    曹操与孙坚,此刻在酒桌旁对酌。


    曹操举杯,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说道:“文台兄,此次讨董,我观众诸侯,唯你与辽州刺史关羽关长生能称英雄。”


    “你们二人,勇武无双,智谋过人,立下赫赫战功。然这盟主却没有任何赏赐!”


    “至于其他诸侯,不过是一群鼠辈,只知苟且偷安,相信不久之后,必将土崩瓦解。”


    孙坚听后,哈哈大笑,豪气干云:“孟德兄所言极是,我孙坚虽不才,但也知道此行非为私利,而是为了天下苍生。至于那些鼠辈,就让他们自去蹦跶吧。”


    两人推杯换盏,聊得兴起。


    然而,曹操的眼神突然变得深邃起来,他低声问道:“文台兄,有传言说你私藏了传国玉玺,此事是否属实?”


    孙坚闻言,面色一变,但随即恢复平静,他摇头道:“孟德兄,你我是何等交情,我孙坚岂会做出此等不义之事?”


    “那传国玉玺,乃是大汉皇室的象征,我若有幸得之,必会献给天子,岂敢私藏?”


    曹操看着孙坚的眼睛,似乎想从中看出什么,但孙坚的眼神坚定而坦荡,让他无法窥视其内心。


    曹操微微点头,心中仍有疑虑,所有人都说孙坚得了玉玺,不可能空穴来风,尤其是如今玉玺不知所踪。


    这时,孙坚将自己的小儿子孙权叫了出来。


    孙权虽然年仅九岁,但步履从容,神态自若,对着曹操行礼道:“孙权孙仲谋见过曹叔叔。”


    曹操看着孙权,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这孩子的气质与年龄极不相符,显得异常成熟稳重。


    孙坚说道:“此乃孙某次子孙权,给他大哥取字同时也给他取字孙仲谋!”


    “我这孩儿在听说诸侯认为我私藏传国玉玺时仰天长笑。”


    “我问他为何发笑?”


    “他回答道:‘秦得玉玺两世而亡,传国玉玺乃是不祥之物。这玉玺虽贵重,但亦是大祸之源。我孙家虽为武将世家,但亦知忠君报国之道,岂敢私藏此等不祥之物?’”


    “一小儿都懂得的道理,我如何不懂?”


    曹操听后,发出一阵感慨,他拍着孙权的肩膀说道:“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见识和胸怀,将来必成大器。”


    孙坚亦是满脸骄傲!


    “报。主公、曹大人,营外辽州刺史关羽求见。”


    两人一喜,起身相迎!


    两人对着关羽下拜:“末将曹操拜见汉寿亭侯!”


    “末将孙坚拜见汉寿亭侯!”


    关羽也拱了拱手:“两位将军不必客气,这里没有什么侯爷,只有手足。”


    “今日我得知孟德兄在此,特意来与二人告别。”


    “你们还是叫我长生即可。”


    两人点了点头,孙坚将关羽、典韦、赵云请了进去。


    庭院内,微风轻拂,花香袭人,但关羽却无心欣赏。


    三人坐定,周围无他人,只有三人在此!


    “两位兄长,关某此次前来,除了辞行,还想与两位共议天下大事。”


    曹操抚须微笑,道:“长生兄有何高见,不妨直言。”


    关羽环顾四周,确定无人窃听,这才缓缓开口:“如今天下诸侯并起,然多为草莽之辈,难成气候。不久的将来,必将互相征伐,合并成几大势力。”


    孙坚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道:“关兄弟所言极是,不知你如何看待我等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