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天下谁人不识君(求追读)

作品:《华娱:我的星光时代

    《华娱:我的星光时代》全本免费阅读


    戛纳,颁奖典礼后的第二天下午。


    酒店房间。


    陈朔被暖洋洋的阳光唤醒,他的头有点沉重。


    估摸着昨晚喝酒喝多了。


    他拿出手机想看一下时间,结果发现没电了。


    他充上电开机,手机不停的弹出未接来电。


    我说手机怎么没电了?


    好家伙,原来是手机被人打电话给打没电了。


    99+的国内未接来电信息,绝大多数都是陌生电话号码。


    “这难道都是骚扰电话吗?”


    他往下翻看未接电话,大半都是陌生电话,亲朋好友的电话只有一小部分。


    除了未接通的电话,还有一大堆待读信息。


    一大堆信息比未接电话还要多,粗略看去全都是商务合作、采访和其他一些工作邀约。


    陈朔知道可能昨天得奖的结果已经传回国内了。


    但这效果是不是有点太好了?


    之前他拿柏林电影节最佳短片金熊奖的时候,小火了一把,热闹了一阵子。


    难道戛纳金棕榈的加成比柏林金熊大这么多吗?


    随即他又从大量的信息当中找到了宁昊和黄博他们发过来的信息。


    他这才知道,现下之所以会有如此**效果,要得益于李芳琳的专访视频和文字专访稿。


    他的专访视频,昨天传回去后,电影频道今天就已经安排播出来了。


    但发挥如此大效果的主力军还是李芳琳那篇【我叫陈朔!】的专访稿,此时已经被各大网站转载传播。


    三个月内,两部微电影先后在欧洲三大电影节的两个电影节中都拿下短片大奖。


    年轻的陈朔随着他高举戛纳奖杯的那张照片已经流传大江南北。


    先擒金熊,再摘金棕榈。


    三个月内梅开二度!


    二十一岁的陈朔已经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战成名了。


    试问像他这样学生导演,在他这个年纪,有谁有他这样的成就和荣誉?


    也正因为如此,那些未接电话也解释得通了。


    他看着亲朋好友的短信,本想回个电话,但一想到此时国内是凌晨,只能做罢了。


    只好给他们群回了一条感谢的短信。


    陈朔起床洗漱完,换了一身干净衣服。


    他想问问王晓帅什么时候回去。


    结果他刚打开门出去,王晓帅也从走廊另一边朝他走来。


    “小陈,我正好有事要找你呢。”


    “王老师,我也想去找你,想问问你什么时候回去?”


    “回去这事先不急,有国外片商找到了我们希望能谈一谈电影发行的事。”王晓帅一脸喜意。


    陈朔有点疑惑,“王老师,你确定有我吗?我的可是短片。”


    “确定有你,人家说了希望也能和你谈谈发行的事。”


    这些天陈朔被王晓帅带着参加了不少酒局,其他人都以为他们是一起的。


    这跟上次去柏林电影节只是搭“顺风车”不同。


    这次来,王晓帅除了受姜玮之托外,自己也挺欣赏陈朔的,这一趟下来,对陈朔确实没话说。


    “我需要做什么准备吗?”


    “什么准备都不用,你看我眼色行事即可。”这方面他有经验,“我的制片人也去。”


    听他这样说,陈朔就放心了,他确实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晚上,某法餐餐厅。


    陈朔又换上西装和王晓帅他们一起赴约。


    对于又是吃法餐,陈朔已经麻木了。


    今天又是想念中餐的一天。


    饭后甜点时间,终于到了谈正事环节。


    “陈朔。”法国影视公司km2来谈发行的负责人叫出他的名字。


    口音虽然怪异,但陈朔听懂了。


    看来昨天的自我介绍,还是很有用的。


    “我们公司除了想打包你两部获奖的短片外,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拍摄文艺长片,我们公司可以投资你的长片拍摄。”


    陈朔到这里后才知道要跟他们谈的欧洲片商是km2来着。


    这家公司他不太了解,他只知道和贾章科渊源颇深,贾科长的大部分电影都是这家公司投资拍摄运作的。


    “马丁先生,非常抱歉,我现在还是要专注学业,对于长片拍摄可能没有太多的时间。”陈朔直接婉拒了他。


    他又不是文青导演,冲奖狂魔。


    拍长片他挺感兴趣的,但拍文艺长片他不感兴趣。


    尤其是km2投资拍摄文艺长片,这肯定是命题作文,他更加没兴趣了。


    “那还真是遗憾!如果你完成学业后,有兴趣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