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你懂什么叫做遥遥领先吗?

作品:《华娱:我的星光时代

    《华娱:我的星光时代》全本免费阅读


    三天后。


    放映了几天的短片,经由来参加戛纳的电影记者和影评人们打出了分数。


    短片竞赛单元经过几天的放映,所有短片的评分出炉。


    4分制的戛纳场刊评分。


    《调音师》以3.8分高居榜首。


    现在来参加戛纳电影节的人都知道短片竞赛单元出了一部特别牛的短片。


    陈朔在首映的第二天自由活动后,第三天就不再出去了。


    只要他出去找电影看,就会被人拉着聊《调音师》,先是例行夸奖,然后再是聊《调音师》的拍摄细节,其次是镜头语言。


    一次两次的,他还挺耐心的和别人细聊,内心也挺受用的。


    次数一多,总是重复那些话,他的内心就有点烦了。


    谁乐意天天重复那几句话,跟个复读机器人似的。


    不过像是电影人的酒局之类,陈朔则是必定参加的,这样的电影人交际活动,他可不会落下。


    这场刊评分一出炉,王晓帅最先向他报喜。


    “小陈,你这个评分在所有短片中场刊分最高,遥遥领先,照这趋势来看,短片竞赛单元的最高奖项金棕榈,非你莫属呀!”


    啊…这…?


    遥遥领先!


    陈朔有点惊讶!


    《调音师》的质量他是知道的,在他读档前,在短片领域当中是绝对的王者——top.1。


    要知道这些打分的电影记者和影评人,来自世界各地,众口难调之下,居然还能拿到3.8的高分,而且还是遥遥领先其他短片。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调音师》的质量在短片竞赛单元是绝对的碾压之势!


    横扫其余几十部入围的短片电影。


    “小陈,你这部短片确实很惊艳,场刊打分基本上都是一致好评,我现在终于理解你的老师为什么总是把你挂在嘴边夸了。


    这要是换了我有一个你这么优秀的徒弟,我肯定也天天跟人吹嘘呀!”


    “王老师,这话是不是说的太早了,毕竟这场刊分并不能代表电影节评委会的选择,咱还是低调点吧。”


    大热必死!


    陈朔是知道的。


    戛纳又不是没出现过场刊分贼高,最后颗粒无收的电影。


    电影记者和影评人的口味并不能代表当届电影节评委会评选电影的标准。


    “不早,场刊分可就是最终获奖名单的风向标,你这部《调音师》的质量要是没有横扫其他短片,我可能还不敢说这个话。”


    “你要知道遥遥领先其他短片的含金量,可不是字面意思。”


    王晓帅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吧,别想太多了,《青红》的首映开始了。”


    今天正是《青红》在戛纳的首映日,这也是为什么王晓帅从房间出来后向他报喜的原因,因为顺道。


    《青红》的首映可是比《调音师》时的首映热闹多了。


    王晓帅在国际电影节名声积累已久,来捧场的人有很多。


    另外两部入围主竞赛单元的杜奇峰和候孝弦他们都带着自己的剧组都来捧场了。


    作为目前短片竞赛单元金棕榈奖的大热门,陈朔自是也少不了各种交际。


    两天后。


    所有入围的影片全部落幕。


    侯晓贤的《最好的时光》在主竞赛单元的所有长片中,场刊评分3.1,位居第三。


    而王晓帅的《青红》在中间位置,不高也不低。


    但最后却是《青红》拿下了评委会奖,场刊评分高居季军的《最好的时光》颗粒无收。


    这能很好的的说明场刊评分不一定等于最终结果,他也只是一个风向标而已。


    5月21号晚上。


    戛纳的颁奖典礼准时举行。


    陈朔换好准备好的西服,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又是独自一个人走上红毯。


    他看着其他入围的三部华语长片电影的剧组,都是人才济济,有男有女。


    有点羡慕。


    这是他第二次独自走红毯了,一个人走红毯总是没有几个人一起走红毯有那么多的镜头……


    他内心还没吐槽完,就见电影节官方的镜头向他扫来。


    他微笑,做出自己最帅的姿势打招呼。


    电影节官方镜头在他身上停留了差不多二十几秒的时间,还有推进的大特写。


    这是怎么回事?


    上次去柏林电影节,官方镜头才给了可怜的两秒钟。


    难道这是在暗示我会得奖?!


    直到他穿过一片**短炮的闪光灯要进入会场时,电影节官方记者把他拦了下来要采访他。


    “陈先生,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