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每家送三条

作品:《赶海:整个大海成了我的后花园

    死掉的长江刀鱼,立刻就要冰鲜起来。


    这个卸货装箱的过程,比帝王鲑都简单。


    毕竟是小鱼。


    但是活着的刀鲚鱼就麻烦多了。


    必须要小心翼翼才行。


    一条一条捞起来。


    打包。


    充氧。


    保温。


    估计要一直忙到第二天早上才行。


    叶四海可没时间在这里耗着。


    肖建国和顾志强去做交易谈价格,他有更重要的事情。


    活着的长江刀鱼里,其中精挑细选出来了一百多条最好的,他要送去月牙湾。


    秦源开来快艇,陈有田搭手,叶四海全程小心翼翼的护着这些鱼,趁着夜色来了到月牙湾。


    隔着老远,小灰就欢快的带着小弟凑了上来,围着快艇打转。


    “啾啾!”


    “啾啾!”


    叶四海没舍得给它喂一条刀鲚鱼。


    几天时间,叶四海发现自己搭建的生态圈越发充满了活力。


    珊瑚虫在海洋之心的刺激下,生长速度居然又提升了很多倍。


    还有哪些浮游生物,也充满了活力。


    生态圈里的鱼类也完全把这里当成了家园,想赶都赶不走。


    “哎,可惜了啊,四海,这种品相的,一条至少七八千上万快。”


    秦源一脸肉痛:


    “这一放,就是一百万啊。”


    叶四海笑而不语。


    将来,长江刀鱼在这里成群成群的繁殖,那才是收获的时候。


    这一筐筐的看着不少,却是必须的投资。


    在海洋之心的加持下,刀鲚鱼不用试水,直接就适应了这边的水域。


    在捕获的时候,这些刀鲚鱼就已经把叶四海的意念当成了依靠。


    所以一下水也没有惊慌,反而是觉得很安全。


    当然,必须要限制它们的范围。


    超出了这个一千米的生态圈子,这些刀鲚鱼估计立刻就会跑掉。


    闽海海域其实也有刀鲚鱼,但是极其稀少,可谓是万中无一。


    等这边安顿好,小灰就多了一个任务。


    那就是守护这些刀鲚鱼。


    告别了小灰,叶四海又回到了码头。


    码头上的人散去了一大半。


    剩下来的都是关系亲近的,或者无所事事,明天不用干活闲人。


    一个透明塑料袋里只装五条鱼,然后封口,充氧,再放在筐子里,通过传送带送上岸。


    这边就不能再用低温冷链车运送了。


    有那种专门的恒温车厢连续来回转运。


    肖建国和顾志强在一边拉锯谈价。


    梅姨和梅叔身边,围了一圈人。


    刘小二他们的父母都在。


    林长青夫妇也被簇拥在了中间。


    大家时不时的说着些什么。


    见到叶四海,自然又是一阵不要钱的夸。


    夸得梅姨和黄仪君嘴巴都合不拢了。


    “这死了的都五千,活着的不得六千啊?”


    “六千?至少这个数。”


    “妈祖娘娘,一万块一条啊?”


    “是啊,看着架势,至少还有几千斤啊。”


    “天啊,应该多少钱啊?”


    “这一条条就这么一点大,就要……一万块。”


    “吃不起,吃不起啊。”


    “四海过年的时候,会不会送我们尝尝鲜?”


    “你他娘的是真敢想啊。”


    在大家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叶四海笑着大声说道:


    “各位叔伯放心,过年的时候,我按照户头,每家每户送三条,如何?”


    梅叔眼前一黑。


    每家每户送三条?


    老镇至少还有一百多户。


    一户就是一万五。


    天呐。


    这个败家儿子!


    围观的人先是一愣。


    随即轰然一声,兴高采烈的鼓掌。


    他们眼巴巴的等了一晚上,终于圆满了。


    还得是四海啊。


    这孩子从小我们看着长大的,果然是个好的。


    顾志强在一边吃味的小声道:


    “这小子,惯会收买人心,他应该当这个镇长。”


    肖建国笑而不语。


    梅姨也有些肉痛的低声说道:


    “真是便宜他们了。”


    黄仪君却觉得面上有光,浑身舒坦:


    “妹子,你家四海心头有数,放心吧,他不会做亏本买卖的。”


    梅姨没好气的说道:


    “还不亏本?又是修路,又是修养老院,还搬老镇,给他们修房子,这花钱成了无底洞。”


    黄仪君愣住了:


    “修房子?什么房子?”


    梅姨把叶四海不但花钱补贴老镇搬家,还专门给他们修楼房的事说了一下。


    黄夫人……!


    她看了一眼不远处跟渔民打得火热的女婿,咬着牙说道:


    “不是说修度假村,就搬迁给钱吗?这还给两份钱啊?你说得没错,这小子是该好好管管了,妹子,你得管啊,不能放任自流。”


    梅姨……!


    阿生这边,开始叫人换班。


    船上的老渔民一个个累得满头大汗,后背的衣服都湿了。


    但是他们却兴致高昂得很,根本不愿意休息。


    几个少年把叶四海为了起来。


    叶四海指着旁边留下的几框刀鲚鱼说道:


    “每个人悄悄拿几条,按照人口算,一人一条,别多拿。”


    刘小二嘿嘿一笑:


    “四海哥,我不拿了,留着卖钱吧。”


    程嘉树也点头道:


    “没错,那条三文鱼我们全家都够吃半个月了,家里还有一些海货,过年什么都够了。”


    叶四海笑着也不戳穿他们。


    这些小子,明显是恨不得都搬走。


    可嘴巴上还是会谦让两句。


    阿默幽幽道:


    “这么贵的鱼,给他们也舍不得吃,姐夫,你放心吧,给了他们,家里一定悄悄拿去福城给你卖了换钱,尤其是刘小二家里,天天吃杂鱼。”


    刘小二脸上一红,梗着脖子想反驳两句,却根本无话可说。


    阿默说得没错。


    别说刀鱼了。


    就连之前那条三文鱼,刚抬回家呢,老爹就在合计,要不要连夜送去福城给买了。


    一百块一斤呢。


    五十多公斤,怎么也是一万块。


    什么家庭啊?


    吃一万块一条的鱼?


    至于说吃?


    儿子天天在四海家里混吃混喝,什么吃不到?


    不光吃,还往家里拿呢。


    贵的鱼,闻闻味道就好了。


    不单单是刘小二一家。


    王河,程嘉树,罗南和水意家里也这样。


    水意老爹水二叔,甚至连水意拎回家的那些名贵海鲜,都一个不剩的全都悄悄拿去福城换了钱。


    没办法,穷怕了。


    能攒几个就是几个。


    孩子十五六了,家里要啥没啥。


    读书,结婚,买房,哪一样不要钱啊?


    不指望孩子变成叶四海,但哪怕有百分之一也好。


    水二叔他们算是看明白了。


    这四海天下就独一无二。


    孩子跟着他,总是不会错的。


    叶四海却没客气。


    他吩咐刘憨憨拎起两筐,朝着林长青这边走来。


    “老爹老妈们,回家了,犒劳一下自己。”


    这一趟出海,不但年货有了。


    还分完成之后,净赚三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