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谢迁:八百里加急奏请陛下天子守国门!

作品:《大明:刚登基,成了美帝群主

    《大明:刚登基,成了美帝群主》全本免费阅读


    京城内阁成替身了!


    这是杨廷和第一个念头。


    朱厚照怎么敢的啊?


    他以为他是太祖朱元璋啊?


    这是杨廷和的第二个念头!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大明太祖朱元璋挟开国之功,直接一举废除了传承千年的宰相制度。


    从此,中国大地这片土地上,就没有了宰相。


    不,更加准确的说,大明没有了宰相。


    在大明这里。


    皇权和相权之争,在朱元璋这里暂时画上了句号。


    皇权达到了几千年以来的巅峰。


    胡惟庸成了最后一個宰相。


    而没有宰相和宰相制度后。


    朱元璋的集权达到了巅峰。


    他一个人面对六部,大明方方面面的事情,都需要他亲自过目和批阅。


    朱元璋精力过人,对权力控制力几乎达到了变态的地步,整个大明在建国头三十年,可称为朱元璋时代,只有他一个人的声音。


    他的存在感拉得足足的!


    可以说是历朝历代开国皇帝当中,干事最多,对王朝影响力最大的第一个皇帝。


    在太祖里面,论制定天下规则和折腾打破规则的,他绝对算得上第一人。


    刘邦、刘秀、曹丕、司马炎、刘渊、拓跋珪、杨坚、李渊、耶律阿保机、赵匡胤、成吉思汗等等,在这方面,都比不上他。


    正是他的影响力太强,才使得他废除宰相制度后,大明后来的皇帝,哪怕是朱棣,都不敢打破这个规则。


    然而,朱元璋也给了一个错误示范。


    权力太过集中后,必然会被分散。


    没有一个人能够有他如此变态的精力每天处理这么多的事情。


    他的这种行为,反而为下一个皇帝挖了一个巨大的天坑。


    大明第二个皇帝朱允炆就不行,只得倚靠建文三重臣来协同治理国家。


    然后这个时期,面对骤然接踵而至的巨大权力,无论是建文帝朱允炆和建文三臣都没有好好的接住,甚至步子迈得太快,直接开始削藩,导致了朱棣被迫造反,被迫接棒大明第三任皇帝。


    朱棣接手后,面对宰相这个权力,他算是接住了。


    因为,他有太子朱高炽帮忙,接着就拉了几个品级不高的官员,专门给他处理奏章,筛选一下国家事务的轻重缓急。


    这几个品级不高的人,成了内阁雏形。


    朱棣死后,朱高炽继位,也延续了这个内阁制度,才出现了所谓的三杨重臣。


    朱瞻基上位后,内阁彻底慢慢固定了下来,而内阁也开始慢慢承载着宰相权力,朱瞻基甚至不上朝也可以使得大明良性运转。


    “三杨”可以说,成为了内阁重臣样版。


    甚至,内阁在朱瞻基死后,表现太过于完美了。


    因为当时朱祁镇九岁登基,皇帝年少处理不了国家大事。


    只能由太后和内阁组成大明议事处理机构。


    在朱祁镇亲政之前这段时间。


    有朱棣、朱瞻基抗击北元之威。


    有王朝国力发展上升期。


    再加上吏治总体上算是高压后的放松期。


    三期叠加,内阁在这几大时代风口上,勉强算得上蒸蒸日上,从幼年期发展到了青年期。


    而这个时候,好死不死就遇到了想要大展作为的朱祁镇。


    他亲政后,内阁还政给他,恰好就遇到了土木堡之变这个大明黑天鹅。


    皇帝被俘、大明又群龙无主,只能再次依仗内阁。


    内阁被迫在这个时候,再度接棒巨大的权力,甚至可以选皇帝了。


    而选出来的朱祁钰,只能妥协。皇权在这个时候,彻彻底底低于内阁相权的。


    朱祁镇回来后,似乎发现了这个事情,想要分散内阁权力。


    可惜已经没有勋贵、武将等等来限制文官组成的内阁了,再加上他自身北狩的巨大污点,也导致皇权受到质疑,没成功压住内阁。


    他儿子朱见深上位后,只能依仗西厂、锦衣卫,甚至搞出了几千人传奉官制度,来对抗内阁……


    这段时期的内阁,自然被打压了。


    万安等纸糊三阁老这种嘲笑般的戏称,就是内阁势弱的最佳明证。


    好在,朱见深活得不够长,再加上后宫关系也有些乱,他才壮年就死了。


    上台一个被深宫太后抚养、从小被欺负养成的讨好型人格的朱佑樘……又是年轻皇帝。


    于是,内阁再次势大!


    弘治三君子!


    弘治三阁老!


    威震大明官场!


    内阁的权力,更是发展到了巅峰。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内阁的话。


    太祖朱元璋:内阁,啥玩意?它有胡惟庸难杀?


    建文帝朱允炆:内阁?怎么还有这么好的东西?


    太宗朱棣:内阁,这不就是一个小小的秘书处吗?


    仁宗朱高炽:内阁,这不是咱的好帮手吗?


    宣宗朱瞻基:内阁,还可以,咱有些时候还挺怕他的?


    正统朱祁镇:内阁,什么是内阁?王师傅高见!


    景泰帝朱祁钰:内阁,你们看看


    我儿子能不能当太子?


    天顺朱祁镇:内阁?你们手伸得太长了吧!朕才是大明皇帝,你们会后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