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第370章 失败的会战计划

作品:《非洲建国记

    英布战争的泥潭越滚越大,数十万军队在南非战场上迟迟打不开局面。


    梅休因中将“那边闹就打那边”的战略被擅长运动游击战的布尔人耍的团团转。


    再加上3月份的时候,英军中伤寒大流行,士兵减员十分严重。


    截止到11月底,英军士兵伤亡数字已经突破3万人,且约翰.弗伦奇少将被俘,这份糟糕的答卷是配不上内阁的信任的。


    伦敦内阁那边压力山大也被消磨光了最后的耐性,于是梅休因中将被罢免,布勒上将再次光荣上岗。


    布勒上将之所以能够再获信任,在于他再次证明了自己。


    他的“稳妥流”终于建功,已经彻底稳住了东线颓势,英军站稳了脚跟。


    ……


    而金子总能放出光芒,道格拉斯.黑格在主官被俘后,主动承担起了责任,成为新的骑兵主将。


    他的战术风格犀利冷酷,带领骑兵部队来去如风。


    对于沿途遇到的布尔人农庄进行了残酷的毁坏,并开始捕杀布尔平民。


    这种策略有效的遏制住了布尔人的攻击势头,也让布尔人开始评估这种破坏战法的危险性。


    布尔人统帅部不得不决定把处在前线的布尔平民撤向后方。


    若是战争形势进一步恶化,他们会让布尔平民入境西南非洲避难。


    道格拉斯.黑格的“残酷清扫”战术引来了布尔人的强烈抗议,这让他在欧洲的风评引发较大的争议,梅休因中将因此多次批评他。


    但他依旧坚持自我,根本不理会老好人一样的梅休因中将。


    ……


    布勒上将经过几个月的对战布尔人摸索出了布尔人的弱点,布尔人缺乏重型火炮,也不擅长打大型会战。


    他们这些正规军将军却是最擅长这种战法,布勒上将本人十分推崇集群作战,多兵种共同推进的战术。


    是以他同内阁的答复中要求内阁给他足够的时间,他要逼迫布尔人进行大决战。


    内阁首相索尔兹伯里侯爵是个优雅而固执的绅士,他对自己的手下十分信赖。


    既然他选定了布勒上将再次上岗,他觉得应该给与将军们以绝对的信任。


    于是他做主同意了布勒上将的请求,只是要求尽可能快的解决布尔人的麻烦。


    下议院的议员们都快把他吵翻了,他不光要在下议院内同政敌辩论,还要应付媒体上的冷嘲热讽以及德国人的戏谑。


    德国的媒体这一年来,经常在媒体上刊登侮辱英国的漫画,大英帝国都快成了整个欧洲的笑话。


    英国的世仇法国人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在嘲讽英国方面,这些法兰西菜鸡都快同德国人穿一条裤子了。


    ……


    布勒上将制定了详细的会战计划,他决定在1901年的1月1日凌晨发动攻势,在奥兰治自由邦的首都布隆方丹举行大会战。


    而东线莱迪史密斯保持不动,乔治.怀特中将连同弗兰奇中将一起固守东线,然后在决战日到来之后,迂回到布隆方丹背后发动攻击。


    他要把手下的多兵种集群堆到中线的奥兰治自由邦这边,稳步推进挤压布尔人的活动空间。


    不得不说能当上将的人,军事素养通常都不会太差,他的眼光也很独到。


    虽然迟了几个月,他终于还是注意到了中线的奥兰治自由邦是布尔人阵营防线的弱点。


    而西线则是想通过南华公司的防区,联合出兵占领布尔人据守的金伯利镇。


    并在会战日期前清扫西线的参与布尔人游击队,主力部队顺着金伯利镇和布隆方丹之间的铁路线向前推进直接参与大会战。


    于是他同石锦堂协商,想要派遣一支五万人的英军队伍进入西南非洲境内,从橘林地区的渡口渡过奥兰治河攻击布尔人驻守的金伯利镇。


    此举遭到了石锦堂的严词拒绝,核心地域让你派兵进来,开玩笑呢?


    布勒上将不放弃,他直接给石老板许诺此次战略目标达成,可以给南华公司200万镑的军费。


    石锦堂根本不鸟他,直接对布勒上将放话:你有种派兵过来!


    布勒上将同石锦堂说不通,就想通过内阁给石锦堂施压。


    内阁殖民地大臣约瑟夫.张伯伦发电报给石锦堂询问理由。


    石锦堂根本无视张伯伦大臣的电报,还是那句话:有种就让他派兵过来!


    张伯伦大臣无法,只得询问石锦堂想法,同时严词警告他必须协助布勒上将完成此次的战略目标。


    石锦堂考虑了一阵后,对内阁提了条件。


    “布勒将军的战略目标,南华公司能够独立完成,但是军费一定要给够。”


    张伯伦大臣只好问石老板这次要多少。


    石锦堂直接回复200万镑,可以先给100万镑,达成目标后再给余款。


    张伯伦大臣气的牙根痒痒,但是这时候是真的不敢激怒南华公司,否则他们一撂挑子,西线的颓势就真的完了。


    只得同意先打款100万镑。


    <div class="contenta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