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反差【六千字】

作品:《火红年代从私人订制开始

    第389章 反差【六千字】


    白寡妇哆嗦着身子,不断朝身后的墙壁贴着。


    额头溢出的汗水,已经顺着面容的棱角,滑进眼眶。


    酸涩蜇眼的感觉,让本就不舒服的白寡妇更加难受。


    想要揉一揉眼睛。


    可面对面前的易中海,白寡妇心里根本升不起动作的念头。


    眼前的这一幕,同古旧的记忆对照。


    这木楞的眼神,她好像在哪里见过。


    “说。”


    易中海抓住白寡妇的头发,扯着脸拉起来。


    欠你的,我早就还清了伱.你不能这么对我.”


    轻车熟路的从一旁遮掩的杂物之中扯出一根长条木棍,稍后两步,垫步一跳,双手就扒拉在后罩房边上的墙头。


    在肩胛骨靠下的地方,赫然印着一朵小小的九朵花瓣的菊花。


    木盒子?!


    白寡妇哆嗦着,饱受惊吓的她,已经忘记了收声。


    木盒子本就是何大清用来存放家底的东西,抛开感情不感情的不说。


    “你刚才怎么不说他把装家底的木盒子留给了你儿子?!!”


    擦了擦手指,随手将手帕丢在白寡妇的脸上:“记得,要听话。”


    你也不希望,他们知道你当年流落到京都,是干什么的吧?”


    这才抬脚朝着死胡同的更深处走去。


    “老太太,是我。”


    躲在更远处拐角的易中海,眼睁睁的看着白寡妇去了一趟公厕,然后踉踉跄跄的进了四合院之后。


    “脏脏.”


    声音不轻不重,可每一个字,都落在了白寡妇的心头。


    白寡妇先是睁大了眼睛,随即身子又是不争气的抖动起来。


    白寡妇摇晃着头,层层荡漾,裹的易中海的神色都有些恍惚。


    易中海径直开口。


    想想你儿子,想想你娘家人。


    骤然灌入的冷风拍打在皮肤上,不算冷,但是羞意和屈辱却成倍的会增加。


    易中海没有回答,只是木然起身,从口袋中掏出一张浆洗到泛白,中间都有些抽丝的手帕。


    木楞的瞳孔恢复生机,挤起的皱纹层层堆叠,月光打在背后,阴影勾勒面容,看上去很是恐怖。


    “以后,要乖。再有下次,我会把你的卖身契贴在街道办的公告栏。


    单单就说这个东西,按照何大清的性格,那就不该是留在保定的东西。


    五分钟后。


    身子往后一崩,最上面的一颗扣子更是被拽断崩到了一边。


    身体依旧是那么半蹲着,压迫感却比之前还要夸张。


    “你不能这么对我!我就算当初你帮我赎身,我.我也听你的话,办了很多事!


    “我我知道的都说了.你.你不能.”


    方便起夜没有穿上的特别多的衣服,这会更是将部分白皙映在月光下。


    生怕什么时候从后院走,被李茂他们给盯上,然后听了墙根。


    白寡妇抬起上半身,慌乱的瞳孔,倒影着周围的影子。


    易中海双手撑着膝盖起身,垫着脚转身离开。


    “一张收来的老木床,一套八仙桌,一套厨房的橱柜,一套旧被褥,一套新背面,还有八十块钱跟何大清以前装家底的木盒子。”


    只要白寡妇不瞎,都能看到他眼中闪过的疯狂和说不清道不明的冷意。


    抹黑推开了房门,不等屋里人开口,易中海就先说了这么一句:


    “我准备明天的时候去一趟保定,您有没有什么喜欢吃的,或者别的需要交代的?”


    没有去看身后蜷缩起来,抱着双腿,狼狈哆嗦的白寡妇。


    就算闹出了一点动静,黑灯瞎火的,也只会当场猫或者耗子闹出的声响。


    这是四合院边上的死胡同,就算有人经过,只要捂住嘴,也不会有人听到。


    易中海的眼底炸出精光。


    出于个人的警惕,晚上的时候,易中海根本不敢去走后院。


    先前掐着下巴的手,早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换到了衣领的一边。


    黑暗之中,易中海佝偻着身子,看着靠在躺椅上闭目养神的老太太,口中这般试探着。


    上了年纪,心里藏的事情还多,夜里总是睡不踏实。


    加上现在不算冷,关上窗户,穿着衣服,身上盖着条毯子,在躺椅上比在床上睡舒服。


    聋老太太面无表情的顿了顿手边的拐杖,目光晦暗:


    “小易啊,那东西,有那么重要么?谭家也不过是帮人保管,他们都不知道那些东西是什么,你怎么就能肯定,那东西是你想要的。”


    易中海没有回答,只是方才进门的时候脸上挂着的假笑,这会已经隐隐收了起来。


    朝着一个方向拱了拱手,手臂的高度,比他的头还高:


    “是什么东西已经不重要了,熬了这么长的时间,我只想要一個答案。


    如果老太太您能说动何大清,让他把东西交出来,全了我这份念想,岂不是更好?”


    黑暗中,聋老太太没有回答,只是定定的看着易中海。


    手底下还不停地盘摸着已经直立起来的拐杖:“那年何大清走了,你在他家里翻了一夜都没有找到。


    今天忽然说要去保定。


    这是有了确切的消息?”


    “确切不确切不知道,可我总得试一试。左右我现在只是一个临时工。


    在京都的名声坏了,去外面转转总是行的吧。


    手艺是手艺,证书没了,手艺又没丢。”


    朝着地上跺了跺脚,又侧着耳朵听了听后院传来的动静。


    踉跄的脚步声没有朝后罩房这边走的意思,可也把易中海吓的不轻:


    “您要是没有什么要带的东西,那今天我就先回去了。”


    嘴上这么说着,易中海也真的准备离开。


    “等等。”


    就在易中海准备出门的时候,聋老太太垂下眼睑,拉开躺椅边上的矮柜,摸黑从里面摸出一捆被细麻绳绑起来的信封。


    信封上没有贴邮票,封面上的字迹,也明显刚硬许多。


    从上往下数,数到第七封,从里面抽出。


    “信封上有地址,你把信送过去就行。要是遇到了难事,也可以试着提一提,但是我不保证有用。”


    将手中的信封撇在地上,距离易中海跟前不过一步。


    看着落在地上的信封,易中海的瞳孔震了震,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低着头,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一条腿的膝盖微微弯曲。


    捡起地上的信封,默然的看了一眼聋老太太,而后转身离开。


    依旧是翻墙。


    沿着一直贴着墙根放的梯子爬过,将对面的那根厚实的木棍重新藏好之后。


    易中海这才从死胡同出去,按着往常的习惯,踏着重重的脚步,听着阎埠贵受惊翻身的动静,缩着脖子往院里走。


    第二天一大早。


    一片烟火气中,四合院的早晨开始忙碌起来。


    弄不到铁锅,就只能用淘换的铝锅和瓦罐锅熬稀饭,腾窝头。


    明明之前的时候,在大食堂早上也吃窝头。


    可不知道为什么,除了少数的几家,院里的街坊邻居总感觉,自家蒸的窝头没有大食堂的好吃。


    “呸秦淮茹,棒梗可还在长身体呢!你早晨就弄这个?


    不说跟那没良心的刘海中一样,隔三差五的早上吃一个鸡蛋。


    你这稀饭怎么都得熬稠一点吧?


    你看你这熬的,清汤寡水的,几粒米我都能数的清!”


    正在中院刷牙洗脸的李茂,听着老贾家传出的动静。


    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


    自打刘海中离了四合院,贾张氏口中骂骂咧咧的对象,就成了搬到筒子楼的刘海中。


    平日里一口一个棒梗以后会有出息,以后肯定会带着她住筒子楼。


    单单说这个也就算了。


    每次说完之后,还都得拿如今已经混到在门口睡觉的傻柱当筏子。


    更夸张的是,有一次李茂还听到贾张氏在背后说。


    傻柱已经成了没人要的野狗。


    等到何雨农长大了,他就得被何大清赶出家门。


    怎么说呢,虽然贾张氏这个人不行,但是就傻柱被赶出家门这件事来说。


    李茂还真就觉得很有可能。


    洗漱之中。


    秦淮茹端着一盆喝的干净,连边都刮的跟狗舔一样的瓦罐来到水池。


    借着排队的功夫,不想跟其他人说话的傻柱,乐呵的挤到旁边。


    舔着一张脸,毫不在意更远处张萌脸上升起的怒火。


    “我说秦姐,省着吃,也不是这样省的嘛?


    你看你这罐子干净的,怕是一共就熬了三碗的量。


    你这吃法,这一上午的活可顶不住。”


    傻柱晃了晃膀子,拧了拧有些受风的鼻子。


    到底是遮不了风的门口,缺了一身皮毛,就算裹着被子也没有那么舒坦。


    连着睡了这么几天,就算平日里不缺油水的傻柱,这会也有些顶不住头脑的昏沉。


    “三碗是三碗可我却一口都没喝上.不过上午的活热的六个窝头还有一个,等会我从家里带上个窝头,剁白菜的时候偷偷对付吃几口就行”


    说这话的时候,秦淮茹的声音那叫一个柔弱。


    只是听着,就让傻柱心里不受控制的痒痒起来。


    “啥玩意?三碗的量!一口都没喝上?”


    傻柱高声谈论,眼底藏着欣喜,嘴上却依旧是那般不饶人:“乖乖.都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我当年在城里走街串巷买包子的时候,可也没这么能吃!


    一顿吃这么多,棒梗以后一准长不矮!”


    傻柱到底是不傻,说着这话的时候,眼角的余光还不住的打量着换了一身衣服,在一旁洗漱的白寡妇。


    白寡妇的手边,包浆的铜箍木盆中,还泡着一盆夜里就浸到水里的衣服。


    同白寡妇对视了一眼,傻柱眼底升起一丝这是自己家,她不过是外来人的得意。


    “没,棒梗可没有吃多少.”


    一旁拿擀面杖将牙膏皮在水池边上用力撵了撵,好不容易撵出来一丝牙膏的秦淮茹,生怕院里人误会棒梗,赶忙开口辩解。


    “我们家棒梗还小,吃不了那么多。


    就是我婆婆昨个干活干的多,今天还得干活,饿的有些厉害。”


    没有说吃了几碗,只是说饿的厉害。


    可就是这么一句话,院里的街坊邻居心下都是一阵了然。


    “哈,你婆婆干活多?这可真好笑.咱们街道,轮耍滑头这一块,也就阎解成能跟你婆婆比一比了吧?


    要我说,你婆婆就是馋!


    之前大食堂开的时候,她就可着劲儿的吃!要不是每次吃饭的时候都有街道的干事盯着。


    你婆婆怕是能全都打成菜,一口干货都不带吃的!


    就这样你还能替你婆婆说话?真是为难你了。”


    说话的是新搬来没有多久的梁拉娣。


    别看都是寡妇,可自己有正式工作,自己还能不断往上面考级,家里孩子还争气,身边还有一个强力朋友张萌的梁拉娣,平日里不管是干什么,那都是一点都不带怕的。


    前脚听到了贾张氏埋汰机械厂的人。


    直到李茂不好放下身段跟贾张氏说话,后脚梁拉娣自己就找了一个口子,跟秦淮茹对垒起来。


    说的什么话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李茂面前拿出自己的态度。


    这院里剩下的机械厂的人也还有几个。


    可一群大老爷们,一样也不好跟一家两寡妇的老贾家计较。


    剩下的人里面,张萌着急了会动手,要是把人打坏了,更是给机械厂脸上抹黑。


    一来二去的,这院里能跟老贾家放对叫板的,竟然只有梁拉娣一个人。


    “嘿!我说小梁同志,你这话可不要胡乱说啊!


    你一机械厂的!怎么可能知道我们家阎解成在厂里什么样?


    别的不说,就这些天,我们家阎解成在街道干活那不麻溜么?!”


    秦淮茹这边还没有说话。


    那边阎埠贵就忍不住的叫嚷起来。


    父子之间有什么隔夜的仇?


    就算阎解成跟家里闹翻了,阎埠贵也依旧是他爹!


    就算心里已经看不上自家老大,阎埠贵这边还是帮忙出了个主意。


    在厂里偷懒,不锻炼手艺,不考核等级,他这个当爹的不管了。


    但是在街道,在高炉边上,阎解成可得手脚麻利点!


    要不然传出懒汉的名头,往后在这京都城,他阎解成可不好说媳妇。


    说到底,正儿八经的人家结婚,谁家会不问问对方家里情况就扯证的?


    受到之前一阵阵的刺激,考虑到同龄人之中,就算许大茂都玩了那么多。


    阎解成这个落后一档,却依旧挂在年龄段中间的人,心底总算是着了急。


    也正是因为这样,阎埠贵这会才有底气在院里给阎解成说话。


    “豁,麻溜?就当是吧。


    咱们这说的不是老贾家的婆婆,当长辈的却跟小辈抢饭吃的事儿么?


    您这好端端的,出来认骂干嘛?”


    梁拉娣也不怂,开口把阎埠贵顶回去之后,又把话题扯到老贾家。


    阎埠贵心中一想,也是感觉有些腻歪。


    看了一眼身边又盯着于莉的阎解成,心里那叫一个憋屈。


    他这个当爹的还在前面给儿子争名声呢。


    奈何自己这个儿子,他姥姥的一点都不争气啊。


    愤恨的摆了摆手,打了一盆水,端着到一边蹲着去。


    见着阎埠贵吃了一个闷亏,傻柱脸上的笑容也卷了起来。


    双手挤着牙膏,同样借了一盆水:“阎大爷,你可是咱们院唯一的教员!


    这种事儿,您不得到秦姐家里开解开解?


    别的不说,我们轧钢厂干的都是体力活,就算是在食堂上班,那也不轻松。


    一个窝窝头?这能顶半个小时不?


    要是在累的晕倒,那可都是咱们院里的事儿。”


    “去去去,就那我一个穷教员开玩笑。什么开解,这不是让我掏钱捐款呢么?


    我一个月那么一点工资,养活这一大家的容易么?


    你傻柱不着急结婚,打一辈子光棍老何家也不愁传宗接代。


    我们家可不行。


    书香门第,这可得传下去!


    你傻柱钱多愿意给你就给,别拖着我家。


    再说了,秦淮茹吃不饱,连带着两个小的饿着,这不是你们中院的事儿么?


    中院的事儿?你找我!你这未免有些不把老易看在眼里了吧?”


    不说易中海还好。


    一说易中海,院里的街坊邻居一下就好奇了起来。


    “就是嘿,易大爷去哪了?”


    傻柱憨憨的挠了挠头,扭着头左顾右看。


    要说四合院地方不小,可中院地方却也不算大,左右一扫眼,能看的不能看的都能收在眼底。


    垫着脚一看,直接就看到了易中海上了锁的屋门。


    “奇了怪了嘿,易大爷那边的临时工,工作这么忙的么?


    早上的饭都没有吃,这就去上班了?”


    傻柱口中嘀咕着,却没有发现,他嘴里说出这话的时候,在他身边不远处的白寡妇身子猛然哆嗦了一下。


    “算了,不管了,都是一个院的,也就是易大爷不在,易大爷要是在院里,肯定不能看着秦姐挨饿。


    这样,等会秦姐你跟我一起去食堂,我那一份饭,分秦姐一半!


    咱们俩对付一下,扛一扛就到中午。”


    说是这么说,可院里人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


    什么一份饭,就算是人在食堂上班,食堂的人也不过是有着一些购买补贴。


    根本就没有什么免费吃喝的说法。


    只不过规定是规定,他们在食堂干活的,轧钢厂那么多号人,手底下稍微让一点,几个人的口粮出出来了。


    最明显的,轧钢厂卖馍馍,是轮个卖,不是论重量。


    都说二两一个大馍馍,可蒸出来的时候,还是有大有小。


    大的给谁,小的给谁,这也都是有说法。


    就算是秦淮茹,刚才在院里的时候不也说了,剁白菜的时候对付对付。


    什么叫对付对付?


    还不是趁着剁白菜的时候,那洗干净的白菜当配菜吃。


    一点两点的,根本就没有人会说。


    傻柱的显摆,并没有在院里引起什么争论。


    自打许大茂被送走之后,这院里也是清净了不少。


    院里街坊吃过早饭。


    该上班的上班,该去街道帮忙的去街道帮忙。


    在去帮忙干活的路上,不少街坊邻居还在互相讨论,想着到哪里把剩下的细粮换成粗粮。


    现在跟之前不同。


    以前早上伺候了家里干活的壮劳力上班之后,妇女是不吃饭的。


    大多都是等到了中午,吃点东西垫吧垫吧,然后扛到晚上一起吃。


    现在不一样,街道的活,那是众人眼里都能看到的,就算偷懒,那也偷懒的有限。


    需要卖力的时候,不吃东西身体可扛不住。


    早上要吃饭,这口粮的开支就变大。


    为了能填饱肚子,只能想法的到处寻摸粮食。


    想法是个好想法,可落到实际的地方,多少有些不合适。


    没法。


    试点是从他们这开始。


    就算是京都城内,还有不少地方没有停止大食堂。


    往外面跑,那就更不要说。


    大食堂开着,粮食都在仓库里放着,谁家能弄到多余的?


    再说去鸽子市,鬼市?


    那价格,老早就不知道飘到哪去了。


    虽说都是工人家庭,一个月的工资也不少。


    可花那么多的钱去买这些,依旧让他们感到肉疼。


    “算了,还是扛一扛,在想想办法。”


    一名大娘幽幽叹了一口气,这么说着。


    这些人的话头停止,可机械厂这边的话头,才刚刚开始。


    机械厂,厂长办公室。


    一大早检查过生产问题之后,李茂就把厂里的车间主任,还有工人代表给喊到了办公室。


    作为街道的一环,机械厂的家属楼也在被试点的范围内。


    换句话说,机械厂的所有工人,和轧钢厂大多数工人,如今都到了回家吃饭的进度中。


    “刘主任,厂里工人家里,早上都能吃上饭么?


    不说能吃饱,至少得肚子里有东西,能扛到半晌午。”


    李茂开口询问着,就算说话,口中也没有把话给说的太满。


    只说肚子里有东西,压根就没有说吃到饱的事儿。


    提前就得到李茂命令,去厂里工人家中探寻过的刘海中,赶忙起身回答:


    “哎,回厂长的话,咱们厂的工人还好。


    有着之前发的面饼,真要是饿着急了,也能有带油水的东西把人给扛回来。


    短时间内,厂里工人家属那边,不会出现早上饿肚子的情况。


    不过要是时间长了,这就不太好说.”


    问过刘海中之后,李茂又问了问其他的工人代表。


    一个个的回答,跟刘海中的答案也差不了太多。


    至于说吃饱这事儿?那更是没有人说这一茬。


    厂里工人干的都是体力活,没有油水扛着,一个个的都是大肚汉。


    吃大食堂的时候可以,可到了自家吃饭,还是省着点吃才行。


    “这样么?”


    李茂心中沉思,得到的结果跟自己在心中估算的差不多。


    “都说以厂为家,厂里的工人埋头苦干,咱们厂也不能让工友过不下去!


    刘主任,去喊后勤科,咱们带着人,去盘一盘厂里放计划外物资的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