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蔡全无上门

作品:《火红年代从私人订制开始

    “嗯?啊!没事,我没事。


    那什么,谢谢海棠你的消息了啊。你今天是在李茂家吃饭吧。


    这样,你先回去,我抓紧开火炒个菜,算是刚才消息的感谢。”


    傻柱挠了挠头,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回家生起火来。


    “炒个菜?傻柱真的神经了?”


    于海棠看着极为反常的傻柱,浑身忍不住的打了個哆嗦:


    “不想不想,吃饭吃饭,回李茂哥哥家吃饭。”


    回到李茂家,于海棠一边吃着留给她的饭,一边跟李茂还有李晓梅转述着自己刚才的见闻。


    一边说,于海棠还一边加入自己的点评。


    等到这件事说完,于海棠的晚饭也吃完了。


    将碗筷往盆里一放,自觉做饭没有出力的于海棠就准备去中院的水池刷锅洗碗。


    别看于海棠在家什么活都不干。


    可在李茂这边,于海棠能干的活还真不少。


    等到于海棠去刷碗之后,李晓梅这才好奇的问起李茂:


    “哥,刚才海棠说,傻柱听完之后跟着了魔一样,那是什么情况?


    又是疲惫又是什么的。


    你说傻柱会不会是被许大茂给折腾的心里着魔了?”


    “着魔?我看未必。


    按照我的估计,傻柱估计是对秦淮茹的那句话动心了。”


    李茂摸了摸自己的下巴,瞳孔之中闪过复杂的神色。


    “动心?”


    李晓梅歪了歪头,模样格外的可爱。


    心中微微想了想,李晓梅忍不住的捂住了嘴巴:


    “哥!你说的意思是...傻柱想跟秦淮茹结婚?


    都是一个大院的,贾东旭还活着呢。


    就算拉帮套,傻柱也不至于这么傻吧!”


    没错,在李晓梅的评价中,傻柱的行为就是傻。


    住在一个大院,先不说这事能不能成。


    就算成了,傻柱也不可能跟秦淮茹有什么特殊的行为。


    不是他们不想,是外面有不停盯着的贾张氏。


    帮别人养孩子还吃不上肉,还占了结婚的名头。


    这样的行为不是傻是什么?


    乡下给人拉帮套的还能吃肉呢,傻柱这白给的行为,只能趁的上一个傻字。


    “傻?这事谁知道呢。


    说不准柱子还有其他的想法呢。”


    这一点上,李茂心中隐隐有些猜测,但是没凭没据的,却不好说出自己的推断。


    不过就算只凭借自己的感觉,李茂也觉得傻柱的计划跟许大茂脱不开干系。


    ......


    老阎家的事,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也不知道贾张氏付出了什么代价,原本还叫嚷着要补偿,要赔钱的老阎家。


    竟然连街道都没有通知。


    院里的街坊邻居好奇归好奇,可偏偏两家人就跟商量好了一样。


    一个字都不带往外说的。


    只是在晚上夜深的时候。


    阎埠贵跟着傻柱去了一趟后罩房。


    李茂听到了一些拐杖跟地面碰撞的声音。


    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什么。


    ......


    自打那天老阎家的事情发生,已经过去了两天。


    转眼来到休息日。


    李茂蹬着小三轮,正准备去京都外面弄一些鱼回来的李茂。


    还没有走出胡同,就遇上了坐在胡同的早点摊子上,把板车停在一边的蔡全无。


    “李主任,留步,留步!”


    蔡全无喊住李茂,把人给请到了早点摊子上。


    从一边端过来胡辣汤的同时,还不忘顺手带了几根大油条。


    “粗茶淡饭,您别嫌弃。”


    蔡全无手掌平摊,开口请李茂吃饭。


    看着摆在面前的早点,李茂多少有些弄不懂现在是什么情况。


    “我说老蔡,你这是唱的哪一出?


    这一大早上就在胡同里蹲我,难不成是有麻烦事找我?”


    李茂似笑非笑的看着蔡全无,手底下却是一动不动。


    “说不上麻烦事,但是确实是有事求您帮忙。


    知道今天这事有些唐突,但是之前跟老太太约好的。


    我也不好往四合院里去。


    礼数不周,还请您多多担待。”


    蔡全无这般说着,口气那叫一个恭歉。


    “嗬,你倒还是个信人。不过咱们丑话说到头里,这事要是跟老何家扯上关系了,那就免开尊口。”


    虽然已经吃过了早饭。


    但是白吃的东西,李茂感觉自己的肚子也能稍微撑一撑。


    倒不是说李茂占了小便宜。


    只是刚才蔡全无的话里也已经表明,这顿早饭,是他对没有上门拜会,而是在街边拦了人的道歉。


    “哎,谢您担待。”


    蔡全无拱了拱手,口中满满的都是歉意。


    “豁,看来不是跟老何家有关的事。


    既然这样,咱们就可以说道说道了。”


    看了看蔡全无的神态,知道这件事跟老何家没有关系的李茂,对于蔡全无的评价也稍微提高了一些。


    知道不给自己添麻烦,这么识趣的人挺好。


    “事情先不着急,您先吃饭。


    等您吃完了,咱们边走边说。”


    蔡全无依旧是那般恭谨。


    也不知道为什么,看着顶着何大清一般模样的蔡全无恭敬的说话。


    李茂心里竟然有那么一丝小小的舒坦。


    这顿早饭,李茂吃的不算快。


    在吃饭的过程中,李茂一直都在观察蔡全无的各种动作。


    求人办事,那就得有求人办事的态度。


    同样的,一件事能不能办,好不好办,也是要看经手的人。


    虽然不知道是谁委托的蔡全无。


    但是从现在的表现来说,这个人算是找对人了。


    “行了,吃饱了。


    咱们消消食,边走边说?”


    李茂起身,老蔡也跟着起身。


    这年头除了大饭店,苍蝇馆子,早点摊什么的,都是先给钱票后上菜。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茂之前才没有拒绝。


    钱都付过了,不吃?


    那不是浪费了么。


    “哎,听您安排。”


    蔡全无起身,从板车下面的挂着的布袋里摸出一块坎肩一样的东西,垫在拉着板车跨绳的下面。


    常年拉板车的板爷,多少都有一个有这么个功能的玩意。


    或者是减下来的轮胎。


    或者是买来缝了东西的皮革。


    除了新入行的犟嘴,老行当的人都知道这玩意的重要性。


    “手艺不错。”


    瞥了一眼蔡全无肩膀上的东西,李茂随口夸赞了一句。


    “哎,您慧眼。东家看我可怜,亲手给缝了这么一块。


    虽然是小东西,但是咱们心里都记着情分。”


    一向没有什么表情的蔡全无,在听到李茂的这番话之后,破天荒的笑出了声来。


    “豁,这情分怕是真不小,老蔡你竟然都笑出来了。”


    推着三轮车,李茂开口打趣着。


    这里距离四合院还是太近。


    真要是说一些事情,难保不会有什么别的风声。


    可要是不说些什么。


    都是请吃早饭的交情了,不说些什么那也不太合适。


    “哎?我笑了?”


    蔡全无愣愣神,抬手摸了摸自己的嘴角。


    “别说,在您之前,还真没有人跟我说过这个事。”


    两人朝着前面又走了一些距离。


    看着附近没有熟悉的人,而且方向也是院里四合院的方向之后。


    李茂这才开口询问:


    “都走到这地方了,咱们也不绕弯子了,有什么话,老蔡你就直说吧。


    看在早餐的份上,不管成不成,都不会影响咱们的交情。”


    这话就是场面话。


    李茂跟蔡全无之间,除了经常去小酒馆吃饭的交情之外,哪里还有什么别的关系。


    “哎,您大气。”


    说了这么一句之后,蔡全无整理了一下词句,然后才开口说话:


    “这件事比较复杂。


    可能得浪费您不少时间,您就且听一听,要是心里不爽利,只管直说就行。”


    李茂点了点头,没有多说别的。


    见着李茂没有提出反驳,蔡全无这才继续往后说:


    “范金有这人,李茂你应该是听过这个名头的。


    之前这人总是缠着我们酒馆的掌柜,甚至还想有一些非分之想。


    陈雪茹陈老板之前帮我们老板说过话,然后就被范金有给记恨上了。


    前一段时间,范金有人在街道消失了。


    我托人打听了一下,这才知道,原来背后有您的影子。”


    说到这里,蔡全无微微停顿:


    “哎?别这么说,范金有那种街道败类,仗着手里有点小权利,就开始各种为难街坊邻居。


    就算没有得罪我,肯定也会有其他看不惯的人收拾他。


    再说了,我又不是为了帮徐慧珍,就算你们受到了一些恩惠,也犯不着专门跑这么一趟。


    如果老蔡你是为了这事来的。


    那咱们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刚才的早饭,晚一点我去小酒馆点一些东西,请你吃一顿算是补偿。”


    李茂果断的开口。


    徐慧珍这个小酒馆老板,那可是个胆大的人。


    胆大的人做事,不管在什么年代,什么背景下,那都是一样胆大。


    平白无故的,李茂可不想跟太胆大的人扯上关系。


    “哎,您说笑,我们家老板的事只是一个引子,算不上是真正的大事。


    不着急的话,您还听我继续往下说。”


    听到李茂拒绝这番好意,蔡全无也没有别的情绪,只是收了收脸上的笑容,继续往下说道。


    这宠辱不惊的姿态,差不多也可以称的上一声沉稳。


    “行,继续说。”


    “哎,劳您受累听。


    我们家老板的事,只是一个引子,真正拜托我来找您的,其实是另有其人。


    其中一个是小酒馆的常客,牛爷,还有一个是在街边拉样片的片儿爷。


    是这两位有事找您。


    牛爷是个讲究人。没有交情,又不好跟过去一样投拜帖。


    就让我在中间当个工具人,帮您两位引荐一下。


    片儿爷那边也差不多,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想额外多问一些事。


    您看您要是方便的话,咱们是先应哪一家的邀请,还是咱们就此打住?


    这些事您说了算。”


    说完这话,蔡全无就跟个木头一样,真的一句话都不在多说。


    片儿爷?


    牛爷?


    这两人个人的名字李茂是知道的。


    用京都的话来说,这两个人说话做事都局气的很。


    牛爷是有家底,里子面子都局气,平时在胡同里,也算的上一个场面人。


    别误会,这个时候的场面人跟其他时候的场面人不一样。


    平时出个什么事,不想经过官门的路子,又是跨了院儿,就得找这样的场面人说合。


    要是在京都没有什么亲戚的人,等到结婚的时候没有长辈能来,也得这样的场面人左右招呼着。


    可以这么说,场面人虽然算不上什么正统的职位,但是在邻里街坊之间,有时候被街道的公职说话还有用。


    至于片儿爷。


    李茂知道这人有一些家底,跟院里老阎家也有一些关系。


    平时不显山不漏水的,说话局气,但是做事的时候就有些抠门。


    被这么两个人联袂找上门,李茂心中多少也有些烦嘀咕。


    “牛爷?片儿爷?


    他们托你请人,就没有先说一说都是为了什么事?”


    李茂玩味了看了一眼蔡全无,继续开口追问。


    这是一个信人。


    要是李茂不问,估计蔡全无也不会多说。


    可要是李茂问了,蔡全无估计就会把自己知道的事情都给说出来。


    “哎,您明镜儿。”


    蔡全无打了稽首,嘴里说着自己知道的消息:


    “牛爷是个局气的,之前因为一些事,被范金有上纲上线给燥了面子。


    他的身份不行,不敢跟范金有对着来。


    这一次顺带着出了气,心里高兴。


    也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的消息,听说您之前想买一个小院。


    干脆就托我来问问您,愿不愿意买他的院子。


    当然,不是一个大院,是院里的一个跨,或者一个门。”


    只是听到这里,李茂心中就开始盘算起来。


    一个跨,那指的东西跨院其中的一个。


    一个门,指的是大院的用来进门的月亮门。


    也指的是前中后院。


    过去的老话,一门不出二门不迈(跨)。


    说的就是指后院女眷居住的月亮门上的门槛。


    放到过去,那门槛砌的比较高,平时走路的角度不够,必须得抬脚才能跨过去。


    现在虽然都拆掉了,但是还是以这个门来作为口语中的区分。


    “豁,牛爷可也真够舍得的。


    一个院?这得多少钱才够?莪要是没记错的话,牛爷家传下来的院子可不小啊。


    还有你说片儿爷跟牛爷的打算差不多?


    合着这一位家也有院子要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