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牢冲突

作品:《大周逍遥王爷小贞德

    杨浦说罢,严茂青立刻道:“陛下,杨大人所言极是,臣举荐刑部侍郎顾红春,大理寺少卿柯从哲前去主审此案!”


    严茂青说罢,一旁的于廷益立刻想要说话,但刚一开口,他却又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这点细节自然是被萧帝发现了,他沉声道:“于爱卿,你有什么想说的?”


    于廷益摇了摇头道:“启禀陛下杨大人所言甚是,臣没有异议。”


    “那前去督审的人选呢?”萧帝又问。


    于廷益依旧摇头道:“二人皆是两部骨干,办案经验甚丰,臣也没有异议。”


    此话一出,倒让萧帝有些意外。


    严茂青举荐的人都是严党,很明显是要将这件事掌控在手中。


    至于掌控起来之后是敛财还是借机打击政敌便不得而知了。


    若按照常例来说,于廷益应该会去争执一番,至少也要抢下一个主审的名额下来。


    但如今他却是一言不发,这着实让人摸不透彻。


    思索片刻,萧帝又看向了一旁同样未发一言的严庆。


    “严庆,你有没有话说?”


    严庆闻言摇了摇头道:“回陛下,臣也没有异议。”


    这下萧帝更感到奇怪了,平日里一点小事严庆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大加评判。


    哪怕是他严党的成员发言,他也要指手画脚一番。


    可现在这么大的事情,这家伙竟连屁都没放一个。


    萧帝皱着眉头看了看几人,然后道:“好!都没有异议好,朕也省的清静,就这样办吧!”


    闻言,几人随即跪地山呼万岁。


    走出乾清宫之后,杨浦来到于廷益旁边道:“于兄,今日行事不像你的风格啊!按理说,你应该要与那严茂青争辩一番,为何一言不发呢?”


    于廷益闻言摇了摇头道:“科考舞弊案,没什么好说的,等他们到了之后荀文静应该也把案子审完了。”


    “至于花船失火案,究竟是意外,还是人为纵火还不得而知。”


    “若是前者则没什么好争的,若是后者的话,有荀文静在,他们也折腾不出什么风浪来!”


    听到这话,杨浦捋了捋胡子道:“我倒是把荀文静给忘了,好好好,就这么办吧!”


    另一边,严茂青也凑到了严庆身边道:“兄弟,刚才在陛下面前,你怎么没说话啊?”


    此时的严庆一只眼睛还包着纱布,算是带伤上班,听到严茂青的话后,他横了一眼道:“你都把话说完了,我还说什么?”


    严茂青一愣,他忙道:“平日里您可是……呃!没事没事,那我立刻去通知那二人。”


    “不过,这案子怎么办,还得您拿主意啊!”


    严庆低眉思忖片刻后说道:“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这种事不必来问我。”


    说罢便大步离去。


    看着严庆的背影,严茂青有些发懵,他喃喃道:“嘶,今天这小阁老是怎么回事?难道是我安排错了人?”


    “定是如此,不行,等会得让二人去小阁老府上拜访一番,拉拉关系!”


    而在大殿之内,萧帝也对这次的事件抱有疑惑,他沉声道:“吕方,今日之事你怎么看?”


    吕方伺候了萧帝这么多年,自然看得出来今日之事不寻常,思忖片刻之后,他说道:“陛下,据奴才所知,现任冀州巡抚荀文静和于阁老相交甚密,有他在我想于阁老应该不必举荐其他人。”


    “至于严大人,我就有些想不明白了。”


    听到提醒,萧帝这才想起来荀文静的事情,他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吕方的前半句。


    至于严庆,他却是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是前段时间对他的敲打奏效了?


    不对,若是奏效早便应该奏效了,如今严庆在京城之中依旧飞扬跋扈不知收敛,所以不太可能是这个原因。


    又是一番思忖没想明白之后,萧帝沉声道:“把朱七和元寿给我叫过来!”


    ……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本次花船纵火案及科考舞弊案实乃耸人听闻,责令巡抚荀文静十日之内查明此案,刑部侍郎顾红春,大理寺少卿柯从哲从旁辅佐督促。”


    “逾期未查明者,三人一同治罪,钦此!”


    听完了旨意之后,荀文静高举双手道:“臣,荀文静领旨!”


    将圣旨交到荀文静手中后,顾红春皮笑肉不笑地说道:“荀大人,圣旨上可都写明白了,限期十日查明此案,若误了时间,我三人怕是要一同下大狱啊!”


    荀文静点了点头道:“知道,目前科考舞弊案我已经查得差不多了,至于划船纵火案,目前也有了些许头绪,正在严查。”


    “请二位等候几日,我便会将一应罪犯和卷宗交给二位回京交差!”


    听到这话,顾红春和柯从哲立刻不乐意了。


    二人大老远从京城跑过来,可不是来当传旨太监的。


    捞银子才是二人的目的。


    眼见荀文静打算将他们排除在外,顾红春当即道:“荀大人,圣旨上可是说了,让我二人从旁辅佐督促,若出了什么差错,我二人也要一同论罪!”


    “所以,审案一事,我等自然也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