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曹操:谁说我要去打幽州?

作品:《董曜

    “曹操亲征?”


    身处蔡阳的董曜得知消息,有些意外。


    这是张辽给曹昂杀的大败,给曹操干急眼了?


    所以召集大军北伐,想要帮儿子报仇找回场子,那就太有意思了。


    自开战以来,曹操一直都在守着兖州,生怕是被人断了后路。


    没想到,这次张辽的主动出击,竟然把曹操都逼出来了。


    “张将军,我得离开了。”


    董曜合计了一番。


    曹操既然亲自赶赴北边战场,这南阳他肯定不能待了。


    “父亲是要去北边战场与曹操对阵?”


    董恒在一旁问道。


    “嗯。”


    “那为何不突袭兖州?”


    董恒追问道。


    “兖州作为曹操老窝,又与我们的势力如此接近,防范的极严。”


    “何况曹操已经决定北上,又如何不对后方做一些部署?”


    董曜摸了摸董恒的脑袋,为其悉心的解释道。


    “请大将军放心,由末将坚守此地,定不会让孙氏得逞。”


    张任回道。


    “嗯,孟起也留在这里吧。”


    董曜想了一下,赵云在襄阳防守,一时间脱不开身。


    论武勇,张任对上太史慈还是弱势了一些。


    唯有把马超留下,方能应对江东的武将。


    “父亲,能否把我也带去北边?”


    返程的路上,董恒不想回到洛阳。


    他发现这种金戈铁马的日子,似乎更适合他。


    “哼,我看你是贪玩了吧,想要逃避几位先生的教导。”


    董曜作为熊孩子出身,这个年龄段也不想上课。


    董恒一个人面对多名名师,整日的课程被安排满满的。


    现在等于是假期结束,肯定不想回归。


    “……”


    被无情看破,董恒老老实实闭嘴。


    “你便好好待在洛阳,接受先生们的教导,等长大了,自然有适合你去征伐的地方。”


    “等我长大了,天下都已经被父亲拿下,我又能征讨何处?”


    董恒抬起头。


    “你认为的天下,是指整个大汉朝的疆域吗?”


    “嗯。”


    “不,大汉朝的疆域还是太小了。”


    “大汉朝还小?”


    东恒的一张嘴张的很大。


    在他的认知里,统一原本东汉的疆域,便足够称其为天下。


    莫非父亲的志向并非如此,还想着把地盘往外扩张不成?


    “有生之年,我还是想去西边看看的。”


    董曜何曾不知将军队拉到西边,需要极大的物资支持。


    尤其是战线越长,需要的补给也要跟上,这并不能阻挡他往西边的决心。


    即便无法彻底征服这些异国,他也会告诉这些异国之人。


    曾经的汉人大军,来到过他们的地盘,留下过足迹。


    “父亲这个心愿一定能够达成。”


    董恒坚信,这世上没有董曜做不成的事。


    “主公,前方便是到了宛城,是否去与黄将军知会一声?”


    近卫禀报道。


    “不必了,尽快行军。”


    董曜沉思片刻,还是没有驻足。


    他也许久未见黄汉升了,上次来南阳也是匆匆路过,连面都没有见到。


    这次也是一样,他必须尽快赶往冀州等地。


    “诺,大军速行!”


    董恒一脸的惆怅,过了宛城,离司隶也就不远了。


    洛阳虽然吃喝不愁,但对他来说就是牢笼。


    整日对着几个老古板,一点都不逍遥快活。


    他得赶紧长大,那样便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会被束缚住。


    “什么,主公没有停留?”


    黄忠得到董曜车驾离开的消息,很是遗憾。


    “是的,大将军听闻曹操亲征,便命令大军速行。”


    “唉,可惜可惜。”


    黄忠摇摇头,继续擦拭着手中的宝弓。


    “可惜,可惜。”


    蒯良同样觉得很是遗憾。


    他也想见一下传闻中的董曜,看来是又错过了。


    “子柔啊,这曹操兴兵,看来南阳是有一场恶战。”


    黄忠放下手里的弓,言语中有些担忧。


    夏侯惇虽然势大,却始终无法过了博望。


    可曹操再为其增兵,又如何能抵挡的住?


    “黄将军莫要担忧,现在江东孙策已死,孙权小儿不足为惧。”


    “听说孙权可是外貌奇伟,颇有雄才,被人称为雄略之主?”


    黄忠看向蒯良,孙权在其眼里似乎并不是那么看得上?


    “孙权介以天险,仅想自存,有此偏安一隅之心,即使有雄才大略,也不足以畏惧!”


    蒯良近些时日听到的传闻,加上蒯越给他的传信。


    对于孙权虽说不能全知全解,但也能看出个一知半解。


    倘若有其兄一半志向,又如何只想着龟缩江东。


    “哈哈哈,子柔说的不错。”


    黄忠听后大笑。


    如此分析之下,似乎南阳之围用不了多久,便可以解除。


    到时候襄阳的兵力可以北调,他也不必面对着夏侯惇不敢出去。


    与此同时。


    许都大军集结完毕,曹操于高台祭天祭地祭祖。


    祭奠过后,三军正式开始进军。


    分别前往南阳,冀州。


    “父亲,您找我有何事?”


    出征在即,曹昂来到曹操身旁问道。


    “我让你再次率领一支兵马对抗董曜,你可有信心?”


    曹操看着曹昂,等待长子的回答。


    他怕经过幽州那一战,曹昂还是没有缓过来。


    “我……”


    曹昂犹犹豫豫,对于指挥战事,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阴影。


    他害怕因为自己的指挥问题,再度导致战事失利,最后损兵折将。


    近些时日,他不止一次梦到幽州奔逃时的场景。


    曹兵被董军穷追猛打,死的死,伤的伤,被俘的被俘。


    “看着我!”


    曹操厉声说道。


    曹昂抬起头,望着父亲的双眼。


    从中他看到了失望,这种眼神先前他从未在父亲眼里见到过。


    “曹纯为何战死,那是为了你能够活着,也是为了你有朝一日能率兵为他复仇!”


    “想想死去的将士,在看看你这副窝囊模样,我为他们感到死的不值!”


    曹操爬上战车,头也不回。


    此时此刻,他对于曹昂已经极为失望。


    “父亲,儿愿意领兵!”


    曹昂眼神中布满了血丝,曹操这些话深深扎在他的心里。


    “好,那你便率兵前往幽州,去把张辽给我打败!”


    曹操从战车上下来,极为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