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摊丁入亩

作品:《董曜

    襄阳城。


    “启禀后将军,敌方似乎内讧,孙策攻打山越大营。”


    传令兵来到大殿之上禀报道。


    “这就有意思了。”


    赵云有些意外,又是在演戏给他看吗?


    还是真的狗咬狗了。


    那他也不出兵,打死不出兵。


    “孙策与江东豪族不相容,我等看好戏即可。”


    阎象在一旁说道。


    “江东豪族是孙策的对手吗?”


    赵云巴不得孙策与江东豪族对着干。


    可孙策这人手段狠厉。


    真让他把江东给统治住,那还得了?


    “将军多虑了。”


    阎象笑着说道。


    赵云不是豫州、扬州之人。


    当然不知道江东四大豪强的厉害之处。


    这些家族在江东扎根多年,关系可以说是盘根错节。


    孙策若是强行与之作对,恐会招惹杀身之祸。


    这并不是他随口胡诌。


    而是江东豪强的底蕴。


    “但愿吧。”


    赵云苦笑一番。


    他也不知道襄阳还能坚持多久。


    只是希望江东豪强给孙策添点堵,让他也顺心一些。


    现在曹操也开始进攻南阳,他又得坐镇襄阳。


    他何尝不想率军出击击破一方,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后将军,宛城送来战报,黄将军占据博望坡,与敌将夏侯渊对峙。”


    “博望县还是丢了么。”


    赵云叹了一口气儿。


    博望坡再丢了的话,宛城屏障可就没了。


    只是最近为何没有师兄的消息。


    说是从汉中离开,按理说也该到洛阳了。


    莫非是有什么变故,让行程不得不耽搁一些。


    此刻。


    董曜刚刚抵达洛阳。


    这期间他去了并州一趟,前往张杨处。


    与张杨交谈过后,得知最近的鲜卑人还算安生。


    近些时日,张杨也听从董曜先前的命令。


    对并州百姓格外宽容,导致民心相当不错。


    听闻董曜要在并州施行新的政策,他觉得有些冒险。


    可当听说了具体内容后,他没有了任何意见。


    随后董曜又面见了张杨最近募集的新兵。


    整体面貌还不错,训练也是井井有条。


    到底是曾经做过诸侯的人,让张杨暂代并州牧他也安心。


    他听闻曹操进军南阳,便猜想着赵云与黄忠兵马不够。


    于是又带走了一万人,让其直接去往南阳。


    做完这些后,他才回到洛阳之地。


    “父亲。”


    董恒再次见到董曜,十分乖巧的喊道。


    “嗯,最近学的不错吧?”


    董曜一把将董恒抱在怀里,大踏步进了将军府。


    “嗯,贾师经常夸赞我,李师,童师说恒儿习武天赋很好,超乎常人。”


    “哈哈哈,你是我儿子,那能差了?”


    “就是,你是我重孙子,那能差了?”


    董卓在一旁补充了一句,随后又说道:“听说汉中有将领劝谏你称王了?”


    “嗯,被我拒绝了。”


    董曜边走边说道。


    “唉。”董卓一脸惋惜,“多好的机会,咱们董氏还没有出过真正的王侯呢。”


    “王有什么好当的,要当就当皇帝。”


    董曜毫不忌讳的说道。


    这话一出,迎接董曜的万年公主脸色微变。


    皇帝,是他们刘氏的。


    虽然她知道董曜早有代汉的那一日,可现在听到也觉得十分扎耳。


    “夫君,辛苦了。”


    一众美人围上来,将董曜给包围。


    “嗯,我还有事要商议,你们先下去吧。”


    董曜并未沉迷在温柔乡中。


    曹操屯田制已经开始,他也必须得跟上。


    半个时辰后。


    大将军府门停了诸多车架。


    蔡邕、贾诩等诸多文臣。


    “我等拜见大将军,相国。”


    众人来到厅内,齐声喝道。


    董曜此时虽不是天子,却有着天子的一切。


    “今日将你们召集来有大事要商议,都坐吧。”


    董曜挥挥手道。


    董恒乖乖坐在董曜怀里,不苟言笑。


    “敢问大将军召集我们来有何事?”


    蔡邕在私下里称董曜为女婿。


    但现在朝臣都在,喊大将军更为合理。


    “关于如何减轻百姓负担,提升人口的事。”


    董曜对众人说道。


    说完,他又补充了一句:“此次改革,其效果要比曹操那边还要好。”


    “那大将军是想要减少税收?”


    “这样的话的确能减轻负担。”


    “可这跟人口提升也没有多大关系啊。”


    众人议论纷纷,猜测着董曜的做法。


    只有这样,才能比曹操强吧。


    “我决定去除丁税!”


    董曜的话一出,下边顿时鸦雀无声。


    随后,众人炸开了锅。


    去除丁税?


    这可是祖上定下来的规矩,一直实施到现在,哪能说改就改?


    一旦出现大问题,整个势力都会乱起来。


    到时候曹孙刘看到机会,怕不是要玩完。


    贾诩沉默不语,董曜的行为,思想很古怪。


    他知道,去除丁税远远不是说的那么简单。


    肯定还有下一步,否则朝廷的税收怎么计算?


    “都闭嘴!”


    蔡邕身为文臣之长,厉声喝道。


    “大将军,您继续说。”


    “我欲把丁税取消,所有税收平摊在田赋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税。”


    董曜虽说设立了巡察使,监管着各地大大小小官吏。


    但经过他的观察,还是会出现偷奸耍滑,冒死也要搞钱的人。


    征收统一的地丁税,明面上也更加一目了然。


    对于他来只有利,没有害。


    这下,众人彻底安静了。


    一个个思考着董曜的改革。


    细想下来,似乎还不错。


    “暂时先以并州之地开始实施,为期两年,你们觉得如何?”


    董曜并没有傻到直接放手,一下让管理的所有州郡都动起来。


    并州人口尽管受到豫州百姓的迁徙,也远不如凉州,司隶等地的多。


    他先从并州试试水,效果不错的话就继续。


    不行的话便算了,等过个一两年,重新选定下一个。


    “谨遵大将军之意。”


    众人不想反驳,也没有反驳董曜的机会。


    明面上,这的确利于百姓。


    至于弊端么,暂时还看不出来。


    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最后发展成什么样再说吧。


    董曜见蔡邕,贾诩等人皆没有意见,便下定决心,干了。


    随后他以天子诏命,宣布新的政策。


    张杨于并州积极响应,带领百姓大刀阔斧改革。